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学校外语师资建构问题及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王爽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目前,全国各高校外语专业林立(以英语专业为主),都在积极进行外语专业的改革和创新,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也在对其进行专业方面的评估。故此,各高校外语专业办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专业在社会和高校中的竞争力。民族院校多在民族地区,学生多为少数民族生,这就更赋予了其很强的民族性。如何根据民族院校和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探讨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提升民族院校外语专业的竞争力,这是当前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将以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为例,突出分析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渴望探求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语言文化素养也不高
民族院校的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整体质量不高,此外,外语课程在中学开设的时间整体偏少,而且是多少不一,学生的外语水平总体表现为起点低、基础差、层次不齐。从表面来看,民族学生比起汉族学生来,还多懂一门语言(民族语言),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中学文科教育的相对滞后,他们的语言文化素养整体水平并不高。民族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接触的各种事物相对又较少,了解的语言文化常识和语言背景知识不足,对于礼貌用语和肢体语言等认识不够。总体上,民族院校学生整体的文科素养不高对他们的外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教法单一化的问题
民族院校学生多为民族生,许多民族生都懂一定的本民族语言,因此,少数民族学生较之汉族学生,他们语言学习的经历更丰富。由于其复杂的语言学习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学老师的不同教法的影响,民族学生较之汉族学生,语言学习方法更具多样化。比如,甘肃东乡族学生的东乡语学习就是通过听说学习的,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中也习惯于用听觉型、体验型的学习方法。尽管民族院校学生的语言学习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由于原因多种多样,许多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学仍是遵循着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课堂上的活动主要是老师讲明白课文,学生做好笔记。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使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心理态势中的很多不利因素
人类的心理态势包括许多成分,在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研究者主要聚焦于动力和自信心方面。对于民族学生而言,还应该加一点,那就是民族心理。民族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表现在与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就是这种心理所形成的排他性和可变性。这样,少数民族同学在语言学中缺乏与其他民族老师和同学的交流。Gardner和Lambert把英语学习的动力分为:“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受“工具性动力”驱使的外语学习者把外语当作获取某种证书或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工具:而受“融入性动力”驱使的学习者则是对目的语文化有浓厚兴趣,想了解对象语社会,并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民族院校学生既没有过外语等级考试的严格要求,也没有对靠外语找工作抱太大希望,这样,他们就没有很强的“工具性动力”,同时,他们的“融入性动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学习外语的起点低,又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外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消极回避、放弃的态度。因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消极情绪比较明显。
(四)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欠合理
民族院校,外语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很大缺口。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在校老师的教学任务都特别繁重。许多老师都忙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甚少。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都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民族院校的外语院系都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资历深、职称高的教师欠缺。青年教师队伍大多是硕士学位(大多是外语的文学、语言学方向)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缺乏综合素质(心理学、民族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训练,甚至中国文学与文化也了解的不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符合要求和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的要求迫在眉睫。另外,民族院校现代化的外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多数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校园网络化、多媒体以及外语学习课件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民族院校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课程开设的门类和先后等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学校都是照搬其他高校的做法,没有形成一个反映本学校实际和民族特点的课程设置体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经过以上对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研究分析,很多学者和专家也提出一些对策。但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好师资问题,根据教育部对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评估要求(见表1),我们民族院校外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现在英语专业共有教授7名,博士及在读博士3名,硕士占绝大多数,高级职称教师15人,其他都是中级职称,但面对全院来自各个少数民族的英语专业学生近800人,分为语言学、文学、翻译、商务、跨文化交际5个方向,但实际上还是一位教师讲授多门课程,很多方向的专业课程并未开设,尤其是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开设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坚强对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分类培养,提升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针对各位教师的兴趣爱好,积极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位,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如比较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学、人类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领域,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都应有深入了解。对于民族院校的英语老师来说,还要加强对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学习,从而提高对民族学生的心理、思想、价值观及语言学习特点的认识,以便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对于民族院校来说,应鼓励教师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这样就能使教师自己有一定的文化亲和力,交流起来就更容易沟通,他们也就能够采取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民族院校的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民族院校的特色,同时,又不能违背语言教学的最一般规律和最基本的原则。
(二)实现教学策略的多样化
利用多语言学习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和丰富文化。“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任何语言都是由许多语言成分组成,同时,“对比分析”理论又认为,学习第二语言就像室内装修,而非重建室舍。从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母语可以为外语的学习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前面也提到,习得语言对外语学习存在正负迁移。比如,藏语在发音、语法上与英语有相似之处,藏语与英语一样都有卷舌音和咬舌音,藏语也有动词时态的变化。这样,对于懂藏语的学生来说,藏语在他们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生正迁移。另外,少数民族学生比起汉族学生来具有更丰富、更复杂的文化背景。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及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找出其差异的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教育
语言学习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很有必要。对于这一点,老师主要可以通过同学们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等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外开放性作业的完成来加强。有了思想,同时也要有创造性的运用各种语言要素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四)要重视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课堂延伸活动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层次不一,同时又具有不同于汉族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要短时间内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就要求同学们既要加强语言学习的经验、方法的交流,还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去。这两个基本要求,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有大量的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课堂延伸活动来做补充。少数民族学生比起汉族学生来,有更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他们对于语言学习中的背诵、朗诵、听说训练等最基本而又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有更强烈的亲身体验,所以,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对这些方法的运用更具有自觉性。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引导,让同学们就好的学习方法互相借鉴、学习。另外,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克服民族心理的负面影响,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具体的,通过讲解求职、择业以及现代生活对外语的需求,激发其学习外语的欲望;通过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英美文学、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知识,感染学生以激发他们的“融入性学习动力”;通过挖掘英语国家中与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相近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消除捧他心理,帮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美感,比如逻辑的严谨性,表达的准确性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好外语的信心,克服其畏惧心理。
三、结语
总之,民族院校的外语专业存在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教学问题,民族学生的个体素质和差异问题,民族问题,心理问题等等,涉及到除语言外的诸多其他学科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教师除了在传统语言学科方面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也要求我们进行跨学科方面的学习,所以,各个高校现在也在鼓励获得外语硕士学位的教师,积极攻读其他学科方面的博士学位,包括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社会学,甚至医学和其他理工科方面的博士学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符合与时俱进、多方面涉猎的专业型和国际型外语人才,也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更具有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