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蒙古族汉语教育改进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蒙古族汉语教育改进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蒙古族汉语教育改进研究

本文作者:于丽娟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民族的通用语———汉语,对于民族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共同繁荣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民族汉语文的教学质量,加快少数民族汉语文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一直受到各界学者的共同关注。近年来,随着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校民族汉语文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目前汉语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一、内蒙古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特殊性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构成以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藏族为主,其中蒙古族占优势。一般来讲,母语是他们的本民族语,汉语是第二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学习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第二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虽然母语是本民族语言,但由于成长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所处汉语语境较好,语料充沛,部分学生甚至完全生活在汉语的语境中,因此,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汉语既不似外语生疏,也不如母语流畅,是介于母语和外语之间的“第三种状态”。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学生们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没有障碍,能进行一般的日常交流,听力普遍过关;另一方面,要满足大学教育的需求,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亟待提高。从这个角度讲,跟我们通常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正好相反。正是这种可上可下,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导致许多学生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汉语水平,特别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极端自我判断:或者过于自卑,觉得自己跟周围同学比起来汉语说得不好,有口音,不敢开口,害怕使用汉语交流;或者过于自负,觉得自己说得和汉族学生一样标准,满足于现有的汉语水平,不能认真对待汉语学习。这两种情绪对于高校的汉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学习最困难的是对于语义场的深刻理解。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来讲,最困难的是基于文化理解的语言掌握。而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法门便是阅读。文本最能体现一种语言的特征及其变化,最能展示语言不同层次与结构,也是一种语言特有的修辞、隐喻和象征的最直观、最整体的呈现。对文本的阅读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前提,也是学习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必然且重要的过程。此外,语言是活的语言。通过文本阅读,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语感,直观体认汉语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在阅读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因此,汉语阅读教学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文阅读现状

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方法不正确。Gardner&Lambert(1972)提出了“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概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没有汉语这个“工具”,大学的学习不能顺利完成;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日后步入社会,熟练地使用汉语,都将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汉语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欣赏性。掌握好汉语,对于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两者兼备,非常强烈。与此相矛盾的是,在汉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明显的问题。尤其是汉语文阅读的学习,过度依赖课堂,依赖教师,思维定式比较严重,甘当“配角”,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足,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现阶段,汉语文阅读教学仍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围绕着老师这个中心来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很难实现阅读的拓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很明显,这不但与开放式的大学教学精神相违背,也不符合语言阅读学习的一般规律。在课堂上,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教学内容仍主要停留在解字释词、语法教学、段落大意讲解等基础知识上。与学生的互动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扩展性思维,汉语的应用性没有充分发挥。

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民族地区汉语基础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同一个班的同学汉语水平悬殊。来自城市的同学整体汉语水平较高,来自偏远牧区的同学由于缺乏汉语的语境,普遍存在表达不流畅的问题。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由此衍生出统一的教学难度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为教师的教学制造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对策

(一)引导学生正确估计自己,明确汉语学习的目标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学习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基础准备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对他们来说有着最直接的功用。针对学生或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或急于求成等不良心态,教师要认真做好引导工作。首先,要与学生零距离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尤其对于汉族老师来说,因为存在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更要多了解学生的需求,体认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的不同。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估价自己的汉语水平。既充分肯定学生的既有水平,又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指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法。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言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坚持。此外,针对部分学生狭隘的民族观和语言观,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汉语观。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同世界上的任何语言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好汉语,是打开更广阔世界的一把钥匙。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只有学好汉语,才可能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才能满足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对高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掌握双语甚至三语也是他们非常独特的优势。

(二)课前准备,整体感知,开展合作学习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缺一不可。为了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在进入文本之前,要学生先行,教师围绕文本的相关内容,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发动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进行延伸性阅读,背景拓展阅读,带着充分的准备和自己的想法走进课堂。为展开课堂讨论打好了基础。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汉语文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的普遍参与,在平等、轻松的状态中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大家参与归纳问题,赏析文章,总结收获。少数民族学生活泼好动,勇于表达,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教师中心模式。

(三)以读为主,强调言语感受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古训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除了大量的阅读,还包括大声的朗读。言语感受一直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对于阅读和说话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凭借文字的感知,通过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等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和感知、理解、欣赏的心理过程,从中获得文章的旨趣,接受美感经验。通过朗读,不但可以发现文本当中的词汇、语法问题,更能纠正语音,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投入地朗读。朗读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可长可短,但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语音的停顿,语气、声调的起伏变化自然感受原文的思想和情感。实践证明,文本的朗读和理解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在阅读中加强朗读,可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加强文化的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文化,就谈不上掌握一门语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其文化的体认。在汉语阅读教学中,能“读懂”文本,却不能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要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文本,就必须把文化的导入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上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提高个人的民族文化素养,既要提高自己汉文化的知识储备,了解汉民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也要积累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这样,就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的比较,完成汉文化的导入。通过故事、历史、传统习俗的介绍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然,亲近语言表象下的深层逻辑。此外,通过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对比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共鸣,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汉文化的体认。

(五)阅读指导中,注意启迪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透过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在阅读教学中,能够领会文本的终极含义,把握反讽、暗喻,才是读懂文章的深层价值所在。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本解读时流于平面。这一方面受制于民族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教育模式下欠缺相关的训练。为此,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通过有目的的提问,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发掘文本深层次的含义。另一方面,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教师应杜绝僵化单一讲解模式。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方向上的引导,不能给出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储备,转换视角,结合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去进行自由的欣赏和表达,畅所欲言,完成自己的再创作。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培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反观自己在思维方式、知识掌握和文化体认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

(六)合理使用电教媒体

少数民族学生整体活泼开朗、积极外向,他们乐于表达,也善于表达,对于新颖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加感兴趣。与此同时,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来,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在情境设置、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使文本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因此,在汉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电教媒体,成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途径。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多方面结合声、像、动画等手段,制作出精美实用的课件辅助教学。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围绕相关的主题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通过小讲座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既发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也让教师更多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达到了良好的互动。

汉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与其说是一个汉语知识积累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文化学习、思维开发、个性拓展的综合过程。把握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是灵活运用汉语的决定性步骤,教学得当,师生都受益无穷。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阅读教学,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充分重视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文教学改革,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汉语文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