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畲族教育影响要素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郭少榕作者单位: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历史发展的曲折和生活的艰难,使福建畲族形成了其特有的道德观,如“互助”、“俭朴”、“勤劳”、“刻苦”等等,其中“忠顺”、“谦让”、“耐”等道德观既使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繁衍,又使他们形成了怕事、不愿冒险、不够勇于进取的性格,如“嘉庆年间有出应童子试者,畏葸特甚,惧为汉人所攻,遽冒何姓”[3]。现在一些乡村畲民的“等靠要”思想是这种道德观的折射。这是畲族教育历史起点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福建少数民族的文盲率高达98%。据1953年调查,福安仙岩乡有畲民1055人,只有22人略为识字,其他均为文盲。畲族人民长期过着“画画记事、刻木记数、结绳记帐”的近乎原始的生活。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虽然人民政府对畲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采取了诸多优惠扶持措施,但仍难以使畲族教育与福建其他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怕受汉人欺负,性格内向,难以融入汉族学生群体等等性格弱点成为少数民族学生不愿进城读书,或者半途辍学的原因之一。要促进畲族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针对畲族的历史文化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改善其文化教育环境。如编写通俗易懂的畲族历史教材,对畲民和畲族学生进行认知历史文化、反思历史的教育,在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对其民族文化进行有选择的继承,进而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这样既能促进畲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又通过科学的教育,使畲民能积极主动发扬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扬弃其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弱点和性格弱势,养成积极进取,勇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民族精神,促进畲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自然、经济条件对福建畲族教育的影响与改善
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在农村,全省有18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另有51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37.93万人。占福建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的畲族生活在偏远山区,畲族在乡人口比例在90%以上,比福建全省人口的在乡比例高出约5个百分点,其农业人口比重比全省高出近4个百分点。如福州有少数民族人口6.5万人,其中仅4000人居住在城区(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迁进),约6万人(以畲族为主)散居在全市81个民族行政村,300多个民族自然村,这些民族村多是偏远的山区或海岛。畲族群众的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改造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许多地方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的高山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才0.5亩,且多为山边的烂锈田,日照和温度不足,一年只能种一季稻谷,亩产只有400多斤,还有400多人完全没有耕地。恶劣而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加上历史上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他们不主动与外界交往,视野十分狭窄,存在严重的小农经济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走出了山区,但仍有“等靠要”的心理,自立自强、竞争发展的意识较低。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畲族教育的发展,福建少数民族山区学校的教育水平都低于全省的教育水平,农村少数民族学校无论在学校设施、还是师资水平上都比较落后,单人校多、民办教师多。仅霞浦县民族中小学危房就达4273平方米,占全县中小学的13.7%,一半以上的民族中小学没有配套的教室、宿舍和厕所,没有应具备的电化教学设施,缺少图书资料,许多学校的教学仍停留在“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状态。因而少数民族学校教学质量差,学生流失率也高。虽然实施9年义务教育制度后,少数民族的子女有了较多的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但薄弱的小学基础又导致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辍学。
与此同时,落后的教育对畲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帮助十分有限,长期以来,农村畲民的生产方式仍以农耕为主,其农产品科学含量低,畲民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不合理利用甚至破坏自然生态现象大量存在。虽然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有限度的,过度的改造不仅收不到最佳效果,还可能导致大自然的报复。所以,要减轻自然条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良影响,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我们实施了近20年的“造福工程”。让小村落的少数民族群众搬离自然条件恶劣的家乡,帮助他们搬迁到交通较为方便、自然条件较好的大村或乡镇,使他们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而且他们的孩子可以就近进入教学条件较为优越的完全小学或乡镇中小学学习,这是有效改善少数民族教育条件的根本措施之一。但是,“造福工程”存在资金大,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不愿离乡,搬迁后难以融入当地生活等等问题,目前还无法在全省全面实施。同时,搬迁后的少数民族教育逐渐失去了其民族文化特色,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福建保持多元文化特点是不利的。因而,我们在继续实施“造福工程“中,除了要加大投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少数民族群众积极主动搬迁外,更应注意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使当地学校成为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主渠道。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农村的自然条件,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的教育条件;同时,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畲族群众学习各种农业科学知识和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知识的中心,这应该是更易为少数民族群众接受的,更节省资金的有效方法。福建大部分畲族农村山高水寒、土地贫瘠,发展单一的农业生产是无法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的。但我们可以对之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变其弱势为优势,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福建畲族农村大部分都没有工业污染,山青水秀,极适合开发为旅游区、无公害果茶种植区等。如罗源霍口畲族乡开发的岱江民族风情漂,连江小沧民族乡开发的畲山湖民族风情游,福州晋安区日溪乡开发的日溪村民族风情游,华安县坪水村引进科学技术改造低产果园,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美蕉、毛竹,开发反季节蔬菜,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使这些村庄的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
畲民教育投资理念与畲族地区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与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大部分人的教育观念都是通过读书改变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这种观念在农村仍然顽固地存在着,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送子女读书的目标仍是希望其子女能离开本乡本土到大城市工作、生活,而不是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人才流向的马太效应:贫穷落后,缺少人才的少数民族地区却长期向发达的沿海地区输送人才。福建畲族地区也是如此。2001年,福建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数是230人,而少数民族村每万人口拥有的大、中专人数只有82.69人,这些数量不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只有极少人回家乡服务,除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其他大部分人到了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或选择留在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工作。
同时,畲族地区的教育结构十分不合理,为升学教育服务的普通教育占90%以上,而投资回报较快、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学培训所占比例极低,职业学校数量少、规模小:2001-2002学年,全省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以下同)职业中学校只有2所,9个班级,远远不能满足全省173个少数民族小学和3463个民族教学点,9415名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的需要;而少数民族职业中学在校学生859人,全省职业初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仅100人,而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普通中学有12所,256个班级(初中218班,高中38班),在校初中生27871名、高中生3665名。可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比例远远低于全省职业中学的比例。因而,畲族地区需要的农业科技、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卫生保健人才奇缺,畲民缺乏走出经济困境的技术、资金和能力,缺少卫生知识,小病不能就近得到医治,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返贫。
教育要发展,投资很重要,但改变人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以促使整个体制改革能跟上甚至超过经济改革更为重要。畲族地区的各级部门、各级领导和干部首先要深刻理解党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意味着在农村,在畲族地区,更要注重发展职业教育,以便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这样既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化农业,使少数民族地区快速超越传统农村,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又增加了畲族学生的出口,解决了许多畲族学生的出路问题,并使畲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此,福建畲族地区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族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要从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设置有较高办学质量的职业学校或在民族中学开设部分职业课程。重点调整畲族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也应该学习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如:开办专门的少数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专门招收初中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设适合当地经济需要的种植果树、茶叶、养育家畜、缝纫、工艺美术、美容理发、享饪技术、家电维修等课程,为民族地方企业和个体企业培育人才;在普通中专中开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利用中等技术专业学校的设备、师资优势开办民族群众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民族初中实行“初三分流”的方法,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专门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增强他们毕业后的谋生技能,等等。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观念,要让群众认识到能彻底改变自己以至后代命运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因而教育的目的应是通过提高个人的素质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认识到读书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更是每个人的事,从而改变他们的教育投资理念。同时,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价值观,成为带领畲民致富的领头人。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畲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机制。
畲族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反过来促进畲民教育投资观念的更新,并使畲族地区的教育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从而使福建省教育逐渐实现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