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部农村教师素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涉及甘肃18个县的农村学校,调查教师2672名,其中64.9%的为男教师,35.1%的为女教师;90.3%的为公派教师,9,7%的为代课教师;98.4%的为汉族教师,1,6%的为少数民族教师。
(二)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甘肃18个县(区)的267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访谈法:问卷调查结束后,在个别样本学校随机抽取访谈对象,共对30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3.实地考察:考察了被调查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宿舍、校园、操场、体育器材、教具等,查阅了部分教师的教案。
4.实物收集:调查中收集到教师所在学校关于教师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课程表、教学活动安排表、作息时间表、教师奖惩制度细则;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
教师的生存状态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群体所处的物质及精神环境。近年来,教师的生存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专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制度保障。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教育的发展状态,如果教师处于不良的生存状态,教育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重视教师的生存状态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但长期以来,对西部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注远远不够,尤其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注和了解比较缺乏。本文通过对甘肃农村教师大面积的深入调查,以期对西部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进行全面的揭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待遇
相对于公务员的工资来说,公派教师的工资偏低,而代课教师的工资更是无法与之相比。56.0%的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工资待遇不满意,88.1%的教师对工作福利不满意。调查中,公派教师的月工资为718-1600(元),平均月工资为1058元,代课教师为95-675(元),平均月工资为360元。目前出现新型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学历也达标,但不是公派教师。产生的原因是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毕业生走向农村学校任教,一些地区编制紧缺,但学校又急缺教师,这些毕业生就被学校聘用为代课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代课教师相同。本调查中有55.6%的代课教师属于这种情况。“合格”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本不足以补偿教师个人求学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对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素质的影响很大。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
本调查中有30.8%的教师想换职业,41.3%的教师希望能换学校,17.7%的教师表示自己不能安心从事教师工作,64.5%的教师认为所在的社区不太尊重教师,这就说明西部农村教师整体上缺乏一种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多的时候是无形的、偶然的或过程性的。教师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这种收获有时是即时的,有时是长期的。教师的成就感可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即从评价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可能是学生及自身的进步和成就使教师产生一种成就感。尽管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不高,但不乏有高幸福感的教师,下面李老师的案例就说明了职业成就感是如何让她爱上教师职业,坚定教师职业的。
“刚开始工作,自己总是带着情绪,觉得当老师没意思。但有一次,在做拔河游戏时,我和孩子们玩得很高兴,我和孩子们都摔到在草坪上了。这个场景无意中被校长看到,当时我觉得很难为情,但想不到校长在一次大会上还表扬了我。这件事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更让我欣喜的是之后学校推荐我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这更让我觉得校长和老师们很看得起我,自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准备。结果不负众望,这次竞赛我得了一等奖,突然我开始不郁闷了,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觉得自己有出路了,这让我开始爱上老师并坚定教师这个职业。”
(三)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有三个层面:微观的课堂教学角色,宏观的社会角色,微观的社会角色,即作为常人的角色。作为微观课堂教学领域中的教师角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但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现实中更多地要求教师成为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的楷模。在教师宏观的社会角色上,往往被赋予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国家利益的实践者的角色。教师作为个体的价值常常被忽略,仅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宏观社会的角色作为关注点是不够的。对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西部农村教师来说,教师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即是常人实现生存的手段。但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具有高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缘于对教师角色中社会价值的极大关注和期待,而忽略其作为常人的角色。甚至使教师对自己也产生很强的期待和要求,自然也就承受更大压力。但长期以来,人们缺乏对教师作为常人角色的理解和关注,马老师的经历就是一个证明:
“我不敢在学校住,晚上总有人敲门,但我不敢开,害怕是坏人。我家离学校比较远,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有时爱人来看我,但以后的事我不敢想,有了小孩怎么办?而且老师晚上的生活天天都一样,太单调,每天晚上只能看着屋顶,老师们之间也很少交流。以前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现在环境让我不得不变,开始不爱说话了。学校里很不安全,宿舍连电视都不敢放。有两次下午下课回来,门被撬了,大开着,在学校我没有安全感。每想到这些就不想当老师了。”
在学校感受不到安全感和人文关怀、过着单调业余生活的马教师是西部偏远农村学校女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教师不是万能的,他(她)们都需要领导、同事、家长和社会将其作为一个平常人来看待、来关怀。作为普通人教师也想关爱亲人,也渴望与人沟通,也希望有时间娱乐,同样更需要安全感。
(四)教师压力
调查中77.1%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压力大。他们的压力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
1.生存压力:教师聘用制度对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本调查中有
39.0%的教师认为学校聘用制度不合理,存在不公平现象。就教师聘任制度本身而言存在着教师与学校关系的不对等,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而且,教师聘任制度在学校往往“有名无实”,形式化、封闭化,甚至以考核和评价为手段来控制教师,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真正的聘任制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教师的出入、兼职应与其他职业的要求相同。
2.应试教育的压力:目前应试教育还是西部地区许多贫困家庭孩子跳出“农门”的捷径,因此在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教育却异常火爆,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很高。这样造成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调查中37.5%的教师认为班级规模过大,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兼顾全班学生,这无论对教师的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很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从政府到学校、家长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考试成绩不佳,家长、学生和社会各方面对学校的压力将随之而来,这种压力最终施加到教师身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来进行。应试教育同时压制了学生和教师的自主性。为了提高成绩,教师既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发挥能动性的机会,只能按设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在不断重复教学、追逐成绩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充满复制性和灌输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角色的异化,使教师难以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和反思,也使教师难以体验到高层次的职业幸福感,从而造成教师生存状态的恶化。
3.教育改革的压力
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最突出的是课程理念以及课程观的不适应。在新课改以前,教师基本上不参与课程开发,只是解释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课程意识淡漠。新课改使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但如何发挥这种主体性是许多教师的困惑:“现在的课程、教材变了,我却不会教了,没有了知识点,不知从何下手?”其次,对原有教学习惯和方法的挑战。20.8%的教师表示新课程否定了他以前用的教育方法。23.5%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再次,对原有知识体系和能力的挑战。“我感到自己能力有限,作文教学存在很多困难,只能让学生们写真实的事,再加一点感想。知识面狭窄,讲课文时不能结合历史、地理等知识把课文讲透。”最后,缺乏相关的支持。一方面是家长的支持比较缺乏,25.7%的教师认为家长不支持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支持不够,“评价机制没改变,如何又能提高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且没有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是不行的,在学校实行“大循环,小调整”的教师班级流动制度下,老师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老师们之间的讲课方式要有衔接性、持续性,不能这个老师做得刚有些起色,到下个年级其他老师又回到以前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回去了。”教师是在应试教育与新课程的夹缝中生存,既要满足家长对孩子升学的短期需要,又要满足课程改革实施的长期需要。
4.教育工作本身的压力
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大。教师担任课程门数多,其中上2-3门课的教师比例为45.3%,22.5%的教师要上4-6门课。所教的年级多,55.2%的教师只上一个年级的课,41.7%的教师要上2-3个年级的课,其余的教师要上4-6个年级的课,上多门或多个年级课程的教师首先在备课工作上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因为这些课程大多没有重复的内容,同时往往会使教师课时数增大。如李老师的工作“一周20节课,还有10节自习,一般带4—6年级。所教科目包括1年级两个班的音乐,5年级一个班的自然,5年级一个班的思想品德,3年级一个班的英语,学校老师都是这么教的,没有专职的教副科的老师。”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主要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包括:批改作业、备课、参加教研组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参加政治学习和校内业务学习、家访、课外时间对学生做思想工作。
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支持,其中74.1%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材料与仪器,70.8%的教师反映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52.4%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得到有效地帮助。学校往往是有实验室但基本上不用,有图书馆但一般不开放,体育设施更是匮乏。这样更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五)教师管理
从制度层面上看,国家有关教师的政策法规越来越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但具体到地方和学校层面,各级管理者又往往通过各种具体制度和实施细则,将教师的自由范围限制得越来越狭小。学校中的一些具体管理制度往往不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特点制定出来的,而更多情况下是为了管理和约束的需要。因此制度变成了束缚教师思想行动的“脚镣”和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枷锁”,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在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在“分数一统天下”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变得因循守旧、盲目顺从,教学缺乏个性和创新。学校往往实行刚性化管理,张老师的经历是西部农村教师的普遍遭遇:
“校长对教师管理很严。印象较深的一件事是:我在上一年级的音乐课时,副校长让我去填一个表,因为我是班主任,这个表很重要,必须马上填,没办法我就让学生写作业,让隔壁班的老师帮着照看一下,也就几分钟,碰巧校长看见教室里没老师,就直接在全校大会上批评,我感到心里特委屈。
学校对教师考勤抓得也很紧,一般不容许请假,每月出勤奖10元,请一天的假就不发,若一学期全勤,期终发100元奖励。学校对于作业和教案都检查得很严,教案每周一检查,要求详案,主课至少一页半以上,副课至少一页以上。”
四、建议与对策
综合以上的情况,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应给予高度重视。为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为农村教师创造一个更加愉快、和谐、自主的生存状态。
第一,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一方面,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要提高达到标准的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待遇的提高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另一方面,保证教师教学所必须的教学资源,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总之要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二,解决农村教师的在校生活问题,尤其是农村女教师的在校生活。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往往需要住校,一周或几周才能回一次家。因此,要为这些远离家庭、亲人的教师提供更多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首先要保证教师有一个安全的住校环境;其次要改善这些教师的就餐环境、住宿环境;再次要关注教师在校期间业余文化生活需要,为教师开辟业余文化场所,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让教师在一个安全、愉悦、丰富的氛围中生活。
第三,建立对校长权利的制衡和约束机制。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在某些情况下变成了“校长集权制”,尤其农村偏远地区“山高皇帝远”,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学校管理根本谈不上民主和人性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走关系盛行,认真工作的教师未必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奖励,致使农村学校的许多优秀教师外流,对农村教育造成损失。
第四,教师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前提是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尤其是学校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如对教案的要求,硬性规定页数,分主课、副课,这种规定本身就缺乏合理性,为什么把一页半作为最低标准,科学性在哪里。另外从以上教师工作的负荷情况看,许多农村教师要担任多个年级、多门课程的教学,如果按此要求,这些教师要完成教案量的规定只能是应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研究教学。量化管理在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上,的确不是人本主义管理所能比的,但管理的机械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压力的增大,也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促使农村教师安全感和成就感的提升,为教师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J].2001,(12):12—16.
[2]王玉秋。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34.
[3]郑茸,高慧敏。“人”与“专业”:教师生存状态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74—75.
[4]金艳红。从“失根”到“归根”:教师生存状态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1—53.
[5]杜萍。农村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问题研究的新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6,(23):39—41.
[6]吴霞飞,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J].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4):15—17.
[7]赵毅,胡守敏。教师之痛: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8):67—70.
[8]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活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5):10—12.
[9]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34—38.
摘要: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果,目前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从教师待遇、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角色、教师压力、教师管理五方面入手对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揭示。结果表明,西部教师的经济地位偏低,尤其是代课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职业压力较大,教师管理过于刚性化。
关键词:生存状态;教师压力;职业幸福感;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