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弘扬师德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一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适应在大学一年级,辅导员要注重引领学生勾画大学的蓝图,使得学生赢在起点。新生教育工作是对大学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辅导员应主要围绕着科学学习方法的探讨、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课余生活的安排等问题开展工作,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在思想上,积极向上,对有表达入党意愿的学生,鼓励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业余党校培训。在学习上,虚心请教,从各个层面了解所读的专业,学会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思考工作和职业的区别,着手规划职业生涯。在工作上,争当班干部、学生组织和社团或协会的干事、宿舍长等,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集体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种课余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例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等。
大二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进步在大学二年级,辅导员要注重引导学生拓展自身的能力,使得学生赢在执行。经过大一一年时间的锻炼,度过了迷茫期,学生普遍有所成长,从懵懵懂懂到了逐渐学会了独立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呈现新的特点:例如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处于鼎盛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辅导员在这个阶段不能松懈,要及时提醒学生免受诱惑,排除万难,可建议学生: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带领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往党组织靠拢。在学习上,在扩展自己学习范围的同时,保证好必修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上课出勤问题。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其争取早日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取本专业资格证书。在工作上,努力成为学生干部或学生组织的骨干,以便通过任职来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生活上,珍惜寒假和暑假的美好时光,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多接触社会,汲取宝贵的社会工作经验。
大三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在大学三年级,辅导员要注重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赢在路上。大三学年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是大学生确定人生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关键时期。毕业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这将影响着未来,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理性地做出坚定的选择,大学生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目标,实现梦想。辅导员在这一阶段要有针对性地细化工作内容,引导学生找准选择的基点,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建议学生:在思想上,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学习上,要决定是否继续升学,是否需要继续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学历提升的相关考试,同时认真完成顶岗实习等任务,确保顺利毕业。在工作上,充分做好思想准备,接受自己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身份转变,积极寻找实习单位,努力找到了一份满意且合适自己的职业。在生活上,认清社会现实情况,若不是选择在家乡就业的学生,得为解决吃住问题而奔波。
理解学生的差异性行为,做好导航者角色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为此,辅导员要学会因材施教,承认学生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从个别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扬长避短,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辅导员要学会赏识教育,让这种充满关爱的智慧在教育中得到实践。这就要求辅导员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个性张扬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把自身的优势在恰当的地方展现,使学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构建一个充满向心力的集体。例如在选拔班干部时,尽管学生是缺乏经验,若是学生本人非常乐意承担责任,敢于尝试,辅导员则可重用,把他们纳入到班干部队伍中去。适度的欣赏能激活学生的活跃因子,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加倍努力来回报老师对他们的赏识和肯定。
2.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因势利导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复杂,既有普高学生,又有职校学生,还有退伍军人等。普高生中学生情况各异,有的学生是考试成绩到达本科A线,但因报读志愿不合理等原因而落榜;有的学生分数到达本科B线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昂贵学费而自动放弃录取;还有的学生是距离本科分数线几分,抑郁不得志的心态很严重。普高生中不乏高中时期的佼佼者以及拥有多年学生干部工作经验者,这部分往往带有傲气,自视甚高,在短时间内难以割舍和放下曾经的辉煌成绩。另外,有不少学生自小就被套上了“差生”的枷锁,上大学就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缺乏对梦想追逐的动力,久而久之,就成为“默默无闻”大众之一。面对不同心态的学生,辅导员必须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心结所在,再因势利导,尊重和关爱他们,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理性地评价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让学生在关怀中得到健康发展。
3.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依形度势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尊严,让学生有一个主动探索、张扬个性的时间和空间。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一方面,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计划、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消除偏见,尊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意见,发表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在辅导员工作中需要通过情感关怀的投入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多地包容学生,给学生犯错和改错的机会。学生年轻气盛,难免会有很多缺点显露出来,例如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没有乐于助人的观念,没有感恩的心态等。作为辅导员,必须用一颗宽容的心来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知错而改,及时对自己因缺乏克制而犯错误进行忏悔,知耻而勇,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剖析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做好指引者角色
1.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如何助其成长和促其成材是辅导员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内容组成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在这新时期的形势下,辅导员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详细了解掌握班级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体情况和个体情况,深入实际,对症下药,重视对奖助学金评比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缓解了其心理压力,使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关注心理素质脆弱学生
在当今社会变革、人才竞争、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正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若不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很容易酿成悲剧。因此,安全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般来说,每年都会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程度不一,辅导员必须认识清楚,适当地加强人际关系教育与挫折教育。为了准确掌握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及时化解问题,辅导员要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好新生和毕业生的心理排查工作及心理测试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问题学生若不能够帮助其解决问题,要劝说介绍到心理咨询中心,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关注课外表现积极学生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提升激励唤醒和鼓舞。”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不仅是要求他们扎实地学习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因此,辅导员需要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展现所长。尤其是为思想活跃、身怀一技之长并渴望展现自己的学生创造舞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活动,以各种竞赛活动为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总而言之,师德修养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提升辅导员应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指引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媚媚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