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一、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经济原因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产业也不断市场化。知识经济兴起以后,教师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教师的劳动慢慢地被赋予商品的价值。但是,教师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教育也面对着社会经济的诱惑。此时,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价值,受到个人利益至上的负面影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村教师的工资低、待遇差和工作环境恶劣,部门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导致现实中许多职业的待遇和发展前途,短期上都较教师待遇好。有些教师迫于生活压力,将教学中心更多地向经济层面考虑。教学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部分老师的第二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意识的加剧也加大了各个行业的危机意识,部分教师的传统价值观此时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部分教师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尊师重教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现状却令人失望。受编制、经费不足和待遇较差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这个行业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师资队伍也得不到完善。小学教师的频频辞职和转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学校自身原因

学校,是承担着教育活动的场所。因此,学校的教学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师德水平的高低。在现实中,制约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师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具体如下:学校制度不完善、师德考核体制不科学、师德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自身不完善,是一个制约师德建设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实现,许多小学的教育理念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对于教育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成绩上,并不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学校内部评比和选拔的标准,一般并没有将师德考虑进去。除了学校制度不健全以外,也有许多农村小学对有限制度的执行,也没有严格到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了对于师德不合格的教师考核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但是在执行中,学校并没有严格执行。由于师德的评价难以量化,许多学校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并没有严格地制定一套量化的考核体制。“最重要的是,对于师德的考评,学校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学生评价的缺失,也使师德评价体制效果甚微”。此外,师德教育制度也没有有效建立起来。目前,许多地区都缺少经常性和体制性的师德教育活动,

(三)教师自身原因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师德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化大环境和学校自身小环境,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滞后是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就是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两方面。知识构成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是限制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是有条件限制的。目前,在农村小学任教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也越来越狭窄。与此同时,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出大而无力接收。因此,有一些老师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给学生上课都是按照教案设计上面的照本宣科,既降低了教育效率,又耽误了学生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是制约我国师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些人容易受我国封建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导致现实中一些优秀的师范专业学生,由于害怕辛苦或者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等原因,对到农村当教师有排斥心理。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以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为引导

学校教育担任了传播兴国之魂的重任,在我国今后农村小学师德建设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原则来引领师德建设的方向,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来推进师德建设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教师的爱岗奉献精神。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坚持师德建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教师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必须用主流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应该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各方面。国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德才兼备、允公允能的优秀教育人才。同时,坚持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新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上,要敢于创新,善于转化,因人制宜,积极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断提高自己职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忠诚于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二)优化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

改革教师职业终身制,实现教师聘用制,在市场中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提高我国小学师德缺失的重要举措。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必须与时代同步。目前,上海、北京均传出消息称中小学教师资格终身制将打破,教师每5年将认证注册一次。如果考核不合格,将退出教师岗位。一个行业只有不断更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既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更好地教书育人,也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因此,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优胜劣汰,有利于激励教师终身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同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国家也应该严格农村教师进入制度,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在师德建设上,国家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教师的基本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

(三)改善教师的物质条件

“教育脱贫,首先是教师要先实现脱贫”。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师队伍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数量扩大了,文化与学历水平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也远远不如城镇孩子。这既是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也是农村小学老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任务重等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常年工作、生活在条件很差的地方,而且由于农村教师资源匮乏,很多教师一个人要承担多项教学任务,甚至还要担心生计问题。因此,国家要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岗位津贴普遍较低,教育改革有待进一步发展,国家要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程度,适时地提高教师岗位津贴。此外,国家要建立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机制,对教师师德的培训进行长效资金保障。

(四)建立师德考评和监督制度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典范,是提高教师自身形象的法宝。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师德监督制度建设,有利于促使农村小学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考评和监督体系,真正落实师德建设。师德评价是一项规范教师教学的复杂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一整套可操作性的长效运作机制。因此,学校在制定考评制度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在评价主体上,应该将教育活动各个参与者纳入进来,尤其是作为最主要主体的学生,可以采用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师和领导之间互评的方式。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师德监督制度,鉴于师德体现在教师教学、生活、学习和交往各个方面,有必要加大监督主体,确保对教师师德进行长期的、定时的、有效的监督。在监督方式上,除了上级监督以外,可以引入外部监督,比如学生和家长监督,教师和教师之间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有效地监督农村小学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师德的水平和道德素质。

作者:林静静 刘翠霞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