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师德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意义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师德建设不仅涉及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略,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催生动力,由内而外地推动高校不断发展。师德建设在保证高校顺利实现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师德建设;内涵式发展;高校
师德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方略,提升教师群体的职业素养和德行修养。习讲“: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党的十八大后,全国高校确立了内涵式发展战略,即充分依靠内生动力,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能否完成教育目标,关键在于能否造就一批学识渊博,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职业价值和教育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人格魅力和师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有助于教师职业群体社会价值的实现,更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一、师德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教育活动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要想完成好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创新的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德行修养,才能完成“传道”之任务。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他们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行为模式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标准、处世原则形成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道德示范作用,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道德内在动力。另外,师德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还体现在整个“授业”过程中。由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治学态度、言行举止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有责任意识、师德状况良好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研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学习效果。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获得,更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着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新媒体交往方式的道德与传统伦理标准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们渴望找寻答案,尽管可以求助书籍、网络、名家,但在纷繁复杂的理论学说和社会现实中仍感到困惑无助,这需要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来答疑“解惑”,带领他们拨云见日,以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勤于思考,探寻人生的真谛。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青年的政治立场、心理状况、道德品质、行为模式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14年9月,习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2]高校教师要以此为鉴,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二、师德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当前,高校的竞争最终要归结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因此高校内涵式建设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是相等意义上的表达。“从对大学核心力的本质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核心竞争力只能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精神,一是大学制度,一是学科成长机制。”[3]
(一)师德培育与大学精神的延续一脉相承
大学精神是大学全体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是从大学长期发展中凝结和积淀的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用以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共同意识,包括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政治品质,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民主、宽容的科学精神,独特的校风、严谨的学风等,它渗透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上,具有内隐性,体现在大学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过程和道德准则等各个方面。师德是高校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职业相关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那么大学精神则可以说是这些道德观念被升华为群体意识的高尚精神,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大学精神的核心本来就是高校教师的精神,师德建设也就是教师大学精神的培育。高校教师以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这就是大学精神的传承,它不是教条式的延续,而是实践证明的结果。
(二)师德建设与实现制度功能的良性互动
大学制度应是一整套现代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为协调和维护人们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所做的一种人为设计,用以整合教育资源,对师生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的外显,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大学制度必须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遵循教育管理规律,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现代大学必须认识到,建立高校师德建设在加强思想教育同时,必须依赖于制度,重视对高校师德建设制度的完善,以及对这种制度进行道德层面上的价值评判,把职业的道德要求和制度相结合,变成可操作的具体规范,使教师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制度规定,接受制度安排的同时,自觉地遵循制度内在的、合理的道德精神,转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这也就是师德建设的过程。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制度之间形成一种立体的、生态的、良性的互动。
(三)师德建设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密不可分
大学学科成长机制包括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内涵发展的大学必须重视特色学科,依托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培育大学的高质量学科,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对高校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凝聚科研队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科带头人能力建设在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其中,道德力是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师的重要的能力。教育部要求“师德教育应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将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4]。因此,学术带头人的师德建设关系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总之,师德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和大学精神的传承一脉相承,与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形成良性互动,是大学学科机制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师德建设是唤起高校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挖掘高校自身潜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突出学科特色,发挥高校自身动力的发展模式。高校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内部资源相互作用、良性互动构成了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高校相关的社会外部环境的支撑和推动构成了高校发展的外在动力。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一所高校能否完成其历史使命,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关键在于是否能真正唤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动力的关键在人,包括教育者、管理者及学生本身。也就是说,学校的各项建设、各项发展、各个要素必须以人为本。马克思讲,“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有了人,就必然有人的关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众多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以往的实践证明,高校不能实现内涵高效的发展,主要是在人的关系上没有协调好。师德相关的制度建设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还能够调节校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帮助调配校内资源,促进发展内生机制的运转。与教师相关的制度化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形式,主要调节的是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等的个体、群体间的关系。校内各项关系处理得好,不仅有利于校内教育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教师专心致志的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更有利于高校内部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在高校内部,除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师德的主要功能是规范教师的从业行为。师德的规范通过一定的制度化规定,逐渐被教师所理解和认可,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内在约束力量,规范其在教育活动中道德行为。另外,师德建设还有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要求在不断增多。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现实,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防腐拒变等能力。当前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敬业精神淡漠,学术境界不高,甚至出现违背基本道德标准的行为。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高校的师德建设通过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和机制设置,旨在规范教师个人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群体的德行修养,协调高校各项人际关系,催生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中国文明网,2014-9-10.
[3]郑佳成.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4]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N].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10-9.
[5]张哲.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适用与局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9).
[6]蒙陆萍.唤起学校发展的内动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4(2).
[7]朱旺力,罗亮梅.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3).
[8]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作者:刘凌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