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学小课练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手势表示法。
好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心态。手势表示法,一是满足儿童的好奇、爱动的特点,二是促进儿童手动、眼看、脑想,调动了儿童脚、手、脑协同活动,促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配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用手势表示数。
在教学中,将0─99这些数的手势教给学生。个位上的数用右手表示。十位上的数用左手表示。一般可用在表示计算的结果上。一年级的计算,一般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的,不表述计算方法,而是直接通过思维计算得数的。因而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坚持在弄清算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教学中可让学生看卡片,直接用手势表示计算结果,熟中求快,并使速度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可用于填各类方框中的数等。
2.用手势表示选择题的选择项的序号。
在设计选择题时,我们把各选择项的序号用数字表示。练习时,请学生用手势表示所选择项的序号。
3.用手势表示判断题中的对(√)、错(×)。
判断题中的对(√)、错(×),我们也设计了两种手势:左右手食指指端相接表示对(√),两手食指相互交叉表示错(×)。练习时,就请学生用这样两种手势表示判断结果,强调手势的规范化,速度明显加快。
4.用手势表示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三种符号。
在教学数的比大小时,将“>”、“<”、“=”这三种符号的手势教给学生。右手的母指和食指叉开,叉口向左,表示“>”号;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叉开,叉口向右表示“<”号;两手食指一上一下,间隔一定的距离,对齐平放,表示“=”。练习时,就请学生用手势表示。
手势表示法,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动作敏捷,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操作简便易行,反馈又最迅速,最全面,在单位时间内做题数最多。
二、学具操作法。
学具操作法的过程实质上是外显的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在操作中,学生的思维随之而发展。各种形式的动作操作能使视觉、触觉及运动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过程。
学具操作,不仅用于新授中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等,而且还可以用在练习中。低年级学生每人都配备着一套学具,其中有数字卡、运算符合卡、小棒、七巧板等。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提高学具的利用率。
学具操作法,一般可用在紧跟新授后的练习中,让学生边操作、边理解,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师又能快速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有重点的再行教学。
三、学生互查法。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练习的内容,创设学习氛围,将孤立的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
学生互查法就是指同桌两同学根据标准答案互相检查,并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老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
这种方法在口头练习中,它们形式有:两人对说,一人说一人听,然后在下一道题目中相互交换;“讲讲算算”中的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应用题教学中的互相说算理;计算练习中,互相说计算过程等均可采用,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说理能力。
这种方法在书面练习中,就表现为同桌两位同学交换本子后根据标准答案互相批改。此方法往往用于上课前2分钟的卡片视算写答案,新授课中的尝试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