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思路(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教学思路(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数学教学思路(3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思考

[摘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会受益良多,教学反思有助于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师生的心灵沟通。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对«正负数(一)»这一课的教学反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标明确,有效落实;突出重难点有效;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清晰有效;师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表现有效。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课堂语言需不断锤炼,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正负数

教学反思有助于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师生的心灵沟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受益良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正负数(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抵消,什么情况下能运用正负数的知识进行抵消等。笔者执教«正负数(一)»之后,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目标明确,有效落实

本节课笔者确定了四个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正负数的作用。如在比赛情境中,+1与-1的意义;在质量问题中,+2与-2的意义;在时间间隔中,0、-3、+5等的意义。笔者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正负数的作用,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个目标: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是可以抵消的。如比赛情境中的正负可完全抵消的情况,质量问题中的正负部分抵消的教学,都需紧紧围绕第二个教学目标,并有一定的层次性。

第三个目标:运用正负抵消或借助数轴等方法解决有关正负数的数学问题。通过比赛情境中的正负数、质量问题中的正负数、时间间隔中的正负数以及练一练中的1、2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正负抵消或借助数轴的方法解决有关正数和负数的数学问题。试教课后,其他教师认为笔者在教学中有必要出示一些简单的算式,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正负抵消。因此,在正式上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些简单的算式。第四个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中设计的所有情境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运用不同的情境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在备课中没有再设计其他情境。这也说明,在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只是提供教学素材的一个载体,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取舍,选择那些有益于目标的达成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突出重难点

有效在教学中,笔者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把理解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意义、正负抵消、解决有关正数和负数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时时处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正负抵消这一知识点体现在比赛情境中的+1和-1抵消,在质量问题中的+2和-2抵消,在时间间隔中的-5与+3、+2抵消等。

三、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清晰有效

第一个环节从复习数引出正数、负数,让学生提取旧知,激起学生原有的旧知与体验。第二个环节创设比赛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正负抵消,并初步感知怎样抵消。第三个环节学习在质量中的正负数,让学生尝试用正负抵消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与汇报,不断优化方法,体会正负相抵的必要性。最后笔者还设计了反馈练习。反馈练习的第1题及时让学生巩固用正负抵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反馈练习的第2题及时让学生巩固解决“相隔问题”的方法策略,如画数轴或分段计算。

四、师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表现

有效整个课堂活动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以生生合作、交流汇报为主,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脑想、动笔算、动口说。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在各教学环节中,学生合作、汇报、交流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碰撞的过程,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课堂中,每个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都留给了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总之,这节课笔者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力求突出重难点,教学中所渗透的设计情境、课堂提问、探索、练习、评价等策略都是有效的,特别是课堂中学生之间的四次探索交流是必要的并且是有效的。五、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要求学生倾听,作为教师的笔者也要注意倾听,对学生回答有误的地方要适时地指出、纠正。第二,根据学科特点,教师的语言不够言简意赅,还要锤炼。第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尽管课前预设了很多,但课堂还是会生成教师预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情况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历练,形成教学智慧。

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及课后反思,笔者深刻地感悟到,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和追求,笔者会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指引坚定地走下去,使学生不断收获、提高、进步、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人民日报,2001-07-27(2).

[2]张伶.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意识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3).

作者:谢华 单位:成都市新津县第一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契机探讨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展开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与学生实际贴合的讨论问题,开展不同类型的讨论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辩论,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让课堂讨论更加的具有意义。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展开讨论,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建议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讨论,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展开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现代的数学发展,将课堂讨论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展开科学有效的数学讨论,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课堂讨论的基本内容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课堂讨论也就是说在课堂之中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课堂讨论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出有效的讨论问题,展开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共同的探索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数学目标。在小学数学中展开课堂讨论,主要是由数学教师进行引导,设计相关的讨论主体,在全班展开相应的议论、交流和辩论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思考之中,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课堂讨论创设的情境更加的轻松和民主,能够更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二、我国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现状

(一)讨论主题不合理

现在我国的小学数学的课堂讨论之所以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讨论主题的设计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本内容进行考虑,设计出来的讨论主题不合理。第一,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吸收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出来的问题有时候过于复杂,有时候又太过容易;第二,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贴合学生的天性和实际生活,设计的问题“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实际。

(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想要有效的实现课堂讨论,就需要学生和教师都积极的进行主题的讨论,失去哪一方,都不能够有效的实现。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较差,往往都是教师在进行引导,大多数学生都无动于衷。另外,由于一些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枯燥无味,让学生不感兴趣,从而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活动。

(三)分组不合理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制定相应的教学问题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只针对某些小组或者学生,对班级上一些调皮的学生进行忽视。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的分配时,一般只以2或者4为单位进行分配,而没有结合实际的问题内容进行相应的科学分配。

(四)教师无法掌控大局

由于课堂讨论中学生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教师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来进行课堂控制,当学生的表现失控时,很多教师都无法合理的控制局面。比如说,课堂纪律较为混乱,学生表现的兴奋激动,教师无法合理的把控讨论主题,引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额外的兴趣,投入到了完全偏题的讨论之中,严重违背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五)双方的准备充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教案编写,以至于很多讨论主题都是在课堂之中临时生成的,如果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所临时生产的讨论问题,就容易与学生的实际偏离,降低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反复的进行主题的打磨,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有效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对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够清楚明白。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关建议

(一)对讨论主题进行精心设计

合理的讨论主题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让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讨论主题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既要满足课堂目标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实现讨论主题的真正目的。

(二)讨论形式的多变性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让讨论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自由组合讨论或者随机讨论。不要局限于任何一种讨论模式,要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制定不同的讨论形式,不断的变换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教师还要照顾全班所有学生的情绪,不要总是请某一些学生回答问题,还要根据个体差异性对一些学习吸收程度较慢的学生进行提问,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实现共同讨论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讨论,是无法高效实现课堂讨论目的的主要障碍。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课堂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主题不感兴趣,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正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们进行集体的讨论,来确立最终的主题,保证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对讨论内容熟悉化,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四)严肃课堂纪律,制定讨论制度

教师想要把控大局,就需要制定严格的讨论制度,让学生在讨论时能够实现遵循讨论规则,在井然有序的讨论环境中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地位的下降,而是让教师在保持自身威信的同时,和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在监督和引导的基础上,准确的掌控大局,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五)重视讨论本质

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强调讨论的本质,而非讨论这一形式,不能让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任务。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讨论内容和目标,考虑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来保证课堂的纪律,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展开合理的讨论活动。在讨论要结束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表现进行总结,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讨论问题的结果做出专业的评估。在结束讨论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总结。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课堂讨论,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的深入表现,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合理的设计讨论的主题,制定严格的讨论制度,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轻松合理的课堂环境中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掌握到所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30-32.

[2]党秀娟.试论讨论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4,(09):117.

[3]陈礼孟.试论讨论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5,(07):303.

[4]李敬忠.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教学[J].都市家教,2016,(01):118.

作者:翟凤利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有效教学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教学理念,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要求教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成长。在有效教学的视角下,当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存在诸多问题:三维目标混乱,教学充满随意性;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教学评价虚假,不及时全面。

[关键词]有效教学;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一、三维目标混乱,教学过于随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在教学中教师需提供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时多却效率低,这与教师设置的混乱的三维目标有关系,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应该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使三者相互渗透,形成整体。三维目标混乱,教学随意的示例———«四则运算»教学片段师: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景。

(播放幻灯片)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生1:我看到河水开始流动。生2:我看到垂柳。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我们现在一起看树上,谁能够列出这一组算式?(两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生1:55-44=11,11+32=43生2:55-44+32=43师:你们为什么会列这样的算式呢?生1:课本上是这样列的,我看到的。生2:昨天晚上预习的时候,爸爸教我的。师: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下面老师再出一题,有一个农家乐,平均3天可以接待660人游玩,那么请问,平均6天大约能接待多少人游玩?(教师开始在黑板上讲解相关题目)巩固:解答课后练习题。我们发现,教学片段中,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全不明晰,更没有明确的三维目标。没有清晰的三维目标作指导,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随意性。其实,该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明确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会计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并掌握运算法则;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在与同伴的协同交流以及教师的讲解下学习课程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会独立探究知识,学会与同伴合作。

回到教学片段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阶段并未按照三维目标进行准备,导致整个课程内容没有总的方向,而教学策略也只能跟随学生的思维走,最后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丧失了主导性。具体来讲,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但是并未明确关注点,这样学生就会回答出与教师预设的不相关的内容。再看教师的提问,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未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提问,最终导致课堂发展与数学关系疏离。另外,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主要是讲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极其有限。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以上教学片段启发我们,教师应该以课堂三维目标为主导,把握这根主线,不要让课堂看起来热闹却混乱无效。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笔者执教于农村小学,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深有体会,其实,大多数教师并未以新课改的思维看待数学课程。他们往往认为小学数学就是一些简单的计算知识,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即可,而实际上,小学数学看上去简单,却包含着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比如,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数学思想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这样的知识小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讲授法目前依然是小学数学课堂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农村教师将传统讲授法看作唯一的教学方法。他们教学方法单一,也就没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拓展,很多时候仅仅是将教材中的知识呈现出来。此外,应试教育仍然束缚着小学数学教学,很多教师依然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这样,贴近学生实际的、有着丰富社会生活的知识无法融入教学,数学教学也就难免陷入桎梏,缺少有趣的情境体验,长远来看必然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虚假、不及时全面

“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是指测量的过程,是用来判断人或事物的价值。”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一定的评价尺度,使用合适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学评价有宏观的评价和微观的评价,本文主要指微观的教学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把握三个方面:真实、及时、全面。而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价往往比较模糊,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笔者在听了许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课以后发现,教师的课堂评价非常单调。“好,说得非常好!”“你答对了,非常棒!”􀆺􀆺这一类简而化之的课堂评价非常笼统,评价的意义也非常有限。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以后,也不指出其错误之处,反而抱着鼓励的心态去表扬学生,这样造成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也就难以解决问题了。这一类虚假的评价不可取。另外,还有很多教师评价不够及时,也不全面。如,教师经常在一堂课结束以后才对堂课上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不及时的评价难以具有针对性,效果自然不佳。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2]李亦菲.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黄光扬.教学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作者:赵俭生 单位:桂林市资源县石溪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