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物办学论文:生物科技办学状况及方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办学论文:生物科技办学状况及方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生物办学论文:生物科技办学状况及方略

本文作者:王俊丽聂国兴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提高办学门槛和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

应改变目前生物技术专业设置混乱的状况,压缩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规模。生物技术专业应由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或者确有办学实力的地方性大学承办,对于经费紧张、设备落后、师资薄弱的高校建议其不再开设生物技术专业,同一地区多所学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合并,把国家有限的教育投资和优势资源用在培养生物技术精英上。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只有在研究生毕业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具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能力,而大多数生物技术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是研究开发型人才[7]。因此,研发人员的培养责任更多在于企业本身。但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刚刚起步,相关企业多数规模小、资金少,无力承担研发人员的培养责任,而且我国的企业家们目前还普遍缺乏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每招一个员工就想让他尽快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认为培养人才是政府和学校的事情。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具有高深理论素养、缺乏动手能力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已不为企业所青睐,企业欢迎的反而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由于理论水平不够,永远只能做熟练的操作工,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和开发新产品无能为力。企业要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想扩大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还得依赖既懂理论又有技能的人才。因此,有必要革新办学机制,建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大批精通理论、技术和管理的业界一流人才。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

我国的生物技术专业具有多元化特点,分布在理、工、农、林、医、师范等各类大学,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不同,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也不完全一样。为体现不同类别学校的培养特色和满足职场对不同类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制定各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培养方案,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保障,而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相应的新学科不断产生,而新学科的产生是继承和发展旧学科的结果。这样新学科之间、新学科和旧学科之间就出现了知识内容的渗透和交叉,反映到大学课程体系中就是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较多。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对旧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整合和重组。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理论课与实验课应分成不同的课程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形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必须依赖教材建设。教材改革是生物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目前高校教材种类繁多,同一门课有多种版本的教材,不同教材的侧重点不一样,知识结构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程度也不一样。为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具有递进性和连贯性,应该使用系列的专业课教材。建议国家建立专门的生物技术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其成员应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培养方案,编写系列教材,每2~3年更新一次。各地区或各高校也可参考国家统编教材,编写适合自身教学与发展需要的系列教材。

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国内重点高校应多与国外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成功的高校进行交流,定期派遣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并聘请国外有经验的高校教师来国内讲学。另外,国内的普通高校应与重点高校加强联系与合作。重点高校由于拥有更优秀的师资、更多的国家投资和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不仅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还应对普通高校进行“帮、扶、带”。在政府指令和双向选择下,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实行手拉手的合作,重点高校定期派遣优秀师资到定点合作高校进行教学服务和教师培训。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适用人才,所以高校不仅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还应熟知社会需求。因此,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高校不能回避的现实。这种联系应该是双向的,不能仅仅是把学生送到某个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就够了。学校还应经常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和交流,让老师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管和技术骨干到学校讲学,向学生介绍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并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与企业的联系不能眼光只盯着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还应和当地不同层次的生物技术企业加强联系,了解不同层次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毕竟国内生物技术产业还比较薄弱,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企业还廖廖无几,能够大量吸收毕业生的还是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通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可以明晰高等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善生物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结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

高校应密切关注和指导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2007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并计划在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桥头堡,专家学者应积极向高校献计献策。笔者认为,高校确实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单靠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需要从小抓起,尤其是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就是一种应试教育,重应试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没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是高校的生源,而高校要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扭转这些学生十几年养成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并把他们培养成既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难度极大。但有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那就是基础教育之所以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是与高校的招生录取标准密切相关的。如果高校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小学教育就会专注于争取好的考试成绩;如果高校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小学教育就会着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思维和行为。如果大学只关心自己内部的事情,不去考虑中小学的发展,那么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是难以改变的。过去几十年里,大学极少关注中小学校的教育情况,没有真正为改进中小学教育切实做些事情。现在是我们应该做些事情的时候了,首先要呼吁提高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加强生物基础教育;其次高校应与当地的中学密切联系,经常对中学生物教师进行培训,并指派有丰富教学经验并懂得中学生心理的教师定期到中学去讲课,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还要参与和指导中学生物教材的改革,使中学生物教育与高等生物技术教育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