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二突异翅长蠹的生物学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目前,国内外对于二突异翅长蠹的研究仅限于一些检疫发现报道。作者于2009~2011年进行了仓库调查和实验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摸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就2种常用熏蒸剂磷化铝和敌敌畏对二突异翅长蠹的熏蒸效果进行了研究,可为该虫的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1供试虫源于2009年6月,在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庆发集团柳编公司的杞柳仓库内,挑取表面有蛀孔的枝条600余根,带回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人工气候养虫室内,作为试验材料。柳条内的害虫经鉴定全部为二突异翅长蠹。
1.1.2试验方法采用实验室饲养观测与仓库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一部份柳条放于人工气候室中保存,另外一部分柳条分期依次剖开,取出枝条内的害虫进行饲养观察。将试虫放入铁质的养虫笼内饲养(长×宽×高为50cm×50cm×35cm)。在养虫笼底部放入数个剪成35cm小段的柳条,供其取食。每天上午9:00,傍晚6点各观测1次。采用俯视角度进行形态观察,成虫分别以背面观和侧面观,幼虫和蛹以侧面观和腹面观为主。用分割规进行形态测量,将分割规的两针尖端对准所要测量的部位,看其长度,记录各虫态的大小、发育特征和发育历期,并及时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同时,在杞柳仓库随机选取并解剖柳条,观察记载虫态变化,调查自然状态下二突异翅长蠹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活习性,综合分析其年生活史。
1.2药剂熏蒸技术研究
熏蒸试验共设2种处理方式,一是对含有试虫的柳条进行熏蒸,以确定熏蒸剂的种类、剂量;二是对裸露的试虫进行熏蒸,以了解不同虫态对熏蒸剂的敏感性,从而根据生活史的研究结果确定熏蒸防治的有利时机。熏蒸容器采用市售的真空密封袋(长×宽×高为60cm×70cm×80cm)。对柳条内的害虫熏蒸:每个熏蒸袋中放入长度相等带有蛀孔的柳条10根。在电子天平上称取磷化铝片剂,并用多层纱布包好,放入熏蒸袋的底部,同时在熏蒸袋中放入湿棉球,用塑料布和胶带封口,并向袋内充入空气,使其膨胀,放于温度为28±1℃的恒温箱中,熏蒸72h。对裸露的试虫熏蒸:将有蛀孔的柳条剖开,获得幼虫、成虫和蛹3种虫态各30头。试虫放入直径15cm的培养皿里,每剂量处理虫态相同、活力大小相近的试虫30头,把放有试虫的培养皿移入熏蒸袋中,同上方法熏蒸24h。以上2种熏蒸方式各设8个处理:磷化铝6g•m-3、磷化铝9g•m-3、磷化铝12g•m-3、敌敌畏0.5g•m-3、敌敌畏1ml•m-3、敌敌畏2ml•m-3、磷化铝6g•m-3+敌敌畏0.5ml•m-3(混合熏蒸),以不放任何药剂作为空白对照。熏蒸后的处理:熏蒸结束通风散气后,将柳条从熏蒸袋中取出,并逐一剖开,将柳条内的各虫态害虫转入培养皿,并加入新鲜的柳枝,放在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75%左右的恒温箱中饲养。放在培养皿中裸露的试虫取出后,也同上法饲养。2d后检查成虫和幼虫的死亡数,2周后统计蛹的死亡数。成虫和幼虫死亡标准是用解剖针触动其胸足,无反应即为死亡,蛹的死亡标准是以不羽化为死亡。按以下公式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死亡率=[处理后死虫数/(处理后活虫数+处理后死虫数)]×100%。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对照组死亡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特征形态观察结果图1。成虫:体长8~15mm,宽3.5~4.7mm。虫体黑褐至黑色,呈圆筒形。头部黑色,边缘具细粒状突起。复眼较大。触角10节,锤状部3节,锤状部长度超过触角全长的一半,端节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前缘呈弧状凹入,覆盖住头部,前缘两侧各有5~6个锯齿状突起,左右对称,前半部密布颗粒状突起。鞘翅上刻点清晰,排列成行,有光泽,刻点行间有很短很细的软毛。鞘翅两侧缘几乎平行。雌虫和雄虫主要区别是:雌虫鞘翅上的钩形突很短且仅稍内弯,雄虫鞘翅上的钩形突较长而内弯。卵:长2~3mm;宽1.5~1.8mm。椭圆形,略扁,表面光滑,有光泽。初产时乳白色,后为淡黄色。幼虫:成长幼虫体长5~12mm,体色白色至淡黄色,蛴螬型,体肥厚而圆润。上颚黑色,圆锥形。蛹:体长8~12mm。初期蛹米白色,晶莹剔透;随着蛹期的延长,体色逐渐加深,由白色到暗红色再到黑色,蛹的腹部末节狭小,末端呈半圆形突出。
2.2生活史二突异翅长蠹的年生活史见表2。该虫在安徽省阜阳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柳条及木材内部越冬。越冬代幼虫在来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蛹期一般10~14d。5月中、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越冬代成虫寿命可达60d左右,到7月中旬越冬代结束。第1代虫卵初现于5月下旬,卵期一般7~10d,6月上旬第1代幼虫初现。第1代幼虫期较长,一般55~60d。第1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开始大量出现,这一代成虫寿命较短,只有28~35d左右。至9月底第1代结束。9月上旬第2代(越冬代)卵开始孵化成幼虫,并继续为害柳条,一直持续到11月新柳条收获后。幼虫一般发育至老熟,进入越冬状态,直到来年3月末4月初开始活动。
2.3生活习性二突异翅长蠹和双钩异翅长蠹类似,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其寄主广泛,主要为杞柳、合欢、橡胶树、木棉、芒果、桑、紫檀、柚木等[1]。成虫傍晚至夜间活动取食,有微弱的趋光性,喜为害直径在2.0cm~3.5cm之间的杞柳枝条。入侵时大都是从枝条上部开始向下为害,枝条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蛀孔,直径5mm左右。蛀入后的害虫在枝条内形成纵形和环形2种虫道,极易折断。纵形虫道长度一般是深入木质部4~5mm,受害处有木屑流出;环形虫道是韧皮部下绕木质部1周,虫道宽大约5mm。新羽化的成虫一般不为害新的枝条,而是在原来的虫道内为害。傍晚时成虫大多会爬出虫道转移至新的柳条中继续为害。雌成虫交配后返回原虫道内产卵,卵散产,1个虫道内产卵6粒左右。幼虫孵化3d后开始蛀木取食。首先在木质部导管中取食,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与导管平行的幼虫坑道。坑道直径约7mm,长约35mm,蛀入深度可达6~8mm,常数条坑道相互交错。幼虫的排泄物及木屑紧密堆积在坑道后面,不排出坑道外,所以被害状不易被发现。羽化孔呈圆形,直径在5mm左右。2.4药剂熏蒸效果由表3可见,杞柳枝条内部二突异翅长蠹经磷化铝熏蒸72h后,各虫态试虫的总体校正死亡率以12g•m-3剂量最高,达到100.00%。而敌敌畏熏蒸处理的最高剂量为2mL•m-3时,校正死亡率只有26.32%。可能是其渗透力较弱,很难作用到枝条内部的害虫上。调查时发现,被击倒的试虫多数是在枝条上的孔洞附近,气体较易渗透到的区域。磷化铝6g•m-3+敌敌畏0.5mL•m-3混合熏蒸未见明显增效作用。
裸露的二突异翅长蠹不同虫态在相同条件下熏蒸24h后,在厂家推荐的剂量范围(磷化铝为3~12g•m-3,敌敌畏为0.5~2.0ml•m-3)内,磷化铝的熏蒸效果比敌敌畏好,混合熏蒸增效不明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比蛹和成虫的高,不同虫态对磷化氢的敏感性强弱大致为:幼虫>成虫>蛹,说明幼虫对熏蒸剂最敏感,而蛹的耐药性最强。
3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仓库调查和实验室饲养观察,明确了该虫的年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该虫在安徽阜阳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柳条内部越冬。采用56%磷化铝片剂和80%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以磷化铝熏蒸效果较好;对柳条内部的害虫熏蒸,以12g•m-3的剂量熏蒸72h后各虫态总体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到100.00%;对裸露的不同虫态害虫熏蒸,以幼虫对磷化氢最敏感。因此,在生产中要抓住防治重点时期,即为每年的3月底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并取食危害时。可以选用56%磷化铝片剂12g•m-3进行熏蒸处理,熏蒸时间以72h以上为宜。可采用库房熏蒸或帐幕熏蒸的方法。
二突异翅长蠹是木材、藤枝、竹枝及其制品一种非常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近年来,该虫通过货物、运输工具携带传播的风险不断加大。安徽阜阳地区仓库中喷洒过多次农药,但收效甚微。因此,除了发生情况较严重时采用药剂熏蒸外,还应利用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控。(1)加强检疫该虫在枝条内越冬繁殖和危害,不易被察觉,成虫飞翔能力弱,远距离的传播主要靠人为的携带运输。因此,从外地调进杞柳枝条时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发现应立即隔离杀灭,虫情严重者应禁止其调入,防止该虫进一步蔓延。(2)做好人工防治如发现室内木质地板、门窗上出现圆形空洞,并有木屑溢出,里面很有可能就有该虫,要及时更换这块地板或门窗部件。换下的有虫地板和门窗部件集中焚烧处理。(3)物理防治选择日光较强、气温较高的天气,将收获的柳条置于日光下连续曝晒2~3d,能很好地防虫。李咏军等(2006)研究表明,60Coγ辐照可明显降低光肩星天牛的繁殖力[14]。Singh等研究用硼酸防治木材的钻蛀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15]。因此,二突异翅长蠹的辐射不育技术及柳条的化学防腐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何玉杰陈青林林华峰李茂业张玉美李世广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省六安市植检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