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发展建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发展建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发展建议

摘要

农村乡镇体育作为农村体育的基础内容和群众体育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作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典型代表,湖南农村乡镇体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归纳总结了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的现实状况,并分析了影响乡镇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农村乡镇体育的对策。

关键词群众体育;乡镇体育;农民;发展;因素;对策AbstractAsthebasicincludingofthesportintheruralareaAndTheimportantpartofthesportforall,thesportorvillageintheruralareaplaysanimportantroleinimprovingpeasantsbodyqualityand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intheruralareaThestudysummariz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villageSportintheHunanprovinceanalyzesthosemainfactorsinfluencingThedevelopmentofVillagesportandgivessomecountermeasurefordeveloping

KeywordssportforallvillagesportpeasantdevelopmentfactorMeasure

1前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对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事来抓。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同志曾题词号召:“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协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于1998年9月和11月先后对北京、大连和上海三市体育俱乐部进行调研后指出:目前,我国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工人、科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部分地区农民仍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在我国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患病率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研究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乡镇体育,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超重要的角色。研究分析乡镇体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湖南位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连接带上,面积21万平方公里,1998年末总人口为6501.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65元,居全国第14位,处于中游水平。由于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湖南农村体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对于中西部诸省市区具有普遍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人口比例很低,而且,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虽然在形式上存在某些差别,但在体育消费观念、资金投入和参与情况上并无显著区别,所以专门针对农村体育的研究较少。国内有关农村乡镇体育的研究多着眼于珠江三角洲、江浙等发达地区,针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省市县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大量查阅有关农村群众体育活动以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料。

2.1.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县市为调查样本单位,由县市体育部门综合辖区内全部乡镇的情况后填写。研究共发放问卷88份,回收48份,回收率为54.5%。

2.1.3座谈调查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县市、乡镇和学校找人座谈,实地了解情况。

2.1.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本研究利用CASIO—3900处理调查数据。

2.1.5综合分析方法。运用比较的、历史的多种方法对现状进行因素分析。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南省全部2352个乡镇(1998年底数据,含99个民族乡)为总体研究对象,以88个县、县级市所属的2006个乡镇为抽样调查对象,以48个反馈信息的县市所属的1170个乡镇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情况见表1。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现状

湖南的群众体育一直具有良好的传统和较好的基础,在三次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群众体育综合评估中均获先进单位奖。作为群众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工作的开展,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大大改善;体育宣传形式多样、深入人心,受其影响,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超多的领导开始重视支持体育工作,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群众日益增多;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特色。根据湖南的实际,省体委确定武术、舞龙舞狮、龙舟为农村体育的三大传统项目予以重点推广和扶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显现出优势和特色,不仅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业已走出乡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娄底、邵阳、永州市及新化县、冷水江市、东安县的武术活动,成为当地的品牌。东安县提出全县习武人数达到总人口50%的目标,把武术作为全民健身的必修项目,列入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县级以及学校体育比赛必设项目,从制度上给予保证。新化县的武术活动蔚然成风,己成为农民健身的主项,“不会梅山功,愧为新化人”,从几岁的娃娃到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几乎都会拳脚功夫。衡阳、长沙、邵阳市和湘西自治州的舞龙舞狮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提高。祁东县1998年春节举行的百龙闹元宵通讯赛,全县有82支龙队和28支狮队参赛。祁东武术院龙狮队多次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均名列榜首,享有“北狮王”美称。龙舟在湖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全省农民体育节均有数千艘龙舟下水。岳阳市举办的龙舟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沉陵、永兴县每年的龙舟节活动,影响很大,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湖南农村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涌现出不少典型,但发展极不平衡,整体仍然落后,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农村体育的重要内容,湖南农村乡镇体育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3.1.1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较少,参加的人次也少。举办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不仅给群众提供了亲身参与、体验体育的机会,而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吸引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比赛不仅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群众体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统计表明,湖南省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48个县市平均为4.9次,平均参人次为12554,占县均人口的2.06%。乡镇平均举办比赛1:8次,平均参赛人次为688,占乡镇平均人口数的2.75%。《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对乡镇体育工作规定,每年组织体育竞赛不少于4次,参赛人次不少于总人口5%。上述调查结果与标准相差较大。在1998年,有3个县没有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全县比赛,其中某县所有25个乡镇均没有组织体育比赛。

3.1.2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己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根据调查,1998年各乡镇体育活动经费平均为0.85万元,人均0.33元。有少数单位误将正常体育事业经费与体育专项活动经费等同,所以实际使用的经费还要更少一些。如此少的经费,只够举办一两次中小型活动。这与乡镇平均举办1.8次比赛的调查结果也是吻合的。有的县平均每个乡镇体育经费只有130元,人均还不到1分。据了解,各地投入体育基础建设的经费也非常有限。对于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的问题,10%的受调查者认为,乡镇体育经费有一些缺口,另外90%的人认为,经费缺口很大;与此同时,96%的受调查者认为,缺乏经费是乡镇开展体育活动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已成为制约农村乡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瓶颈。

3.1.3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是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湖南全省农业系统拥有各类场地总计2593个占全省总数的8.9%,其中小运动场6片,篮球场2419片,相对于需要而言,数量明显不足。在这次接受调查的所有县市中,平均每个乡镇拥有200米跑道以上田径场的个数不到1片,仅为0.83片。有11个山区县(共辖247个乡镇)竟然所有乡镇均无200米跑道以上田径场。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的篮球场个数为3.7,平均每万人1.4片,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0%。调查结果包括了乡镇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但很多学校的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届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由此算来,真正供农民群众使用的体育场地少而又少。私人所有的经营性乒乓球台、桌球(台球)近几年来经济效益不佳,数量不断萎缩。

3.1.4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骨干队伍较小。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人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就很难开展起来。为此,省市体委要求乡镇一级应配备体育(文体)专干。在接受调查的48个县市中,有35个县市的767个乡镇建立了文体站并配备了809名文体专干,占乡镇总数的66%。有13个县市没有配备乡镇文体专干,体育工作在这些乡镇没有相应的支撑点,影响了上下联系,体育活动在这里便成了盲点。另一方面,农村的体育骨干尤其是经过正规培训的体育骨干很少,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就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言,目前湖南全省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0多名,其中农村只占十分之一,平均数万农民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3.2影响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既有一定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它又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中,体育与其它社会活动如经济、文化、教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农村体育也是如此,它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它的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表明,经济、文化、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是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经济因素。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经济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

3.2.1.1经济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入体育的经费就越多,反之亦然。尤其是在我国,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政府财政收入多,投入就相对多一点:收入少,给体育事业的投入就少甚至没有投入。最近几年,湖南省的县和乡镇两级财政普遍困难,要让乡镇政府投入较多资金开展体育活动,实在勉为其难。与此同时,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出资兴办体育的能力减弱。至于社会资助体育活动,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很少有直接的利益回报,当他们的经济效益好时,资助体育的积极性便高,当他们自己都入不敷支时,投入体育的资金便少。

3.2.1.2经济制约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体育场地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大。表2反映出京、沪、浙、粤等省市人均GDP水平高,其场地设施投入也高。湖南农村乡镇的经济现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拿出很多资金修建大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但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缺少场地器材,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

3.2.1.3经济制约体育消费水平。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就需要配备必要的器材和服装,这两部分物质的消费构成了体育消费的主体。体育消费水平受消费者收入水平制约,而收入水平则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湖南省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消费为1889元,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三项消费支出为1450.41元,占总额的76.81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06.6元,占消费支出的10.9%,无论是绝对数还是所占比例都较低,而其中绝大多数用于教育及文化娱乐,体育消费微不足道。

3.2.1.4经济条件影响受教育程度。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对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体育健身习馈,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不同的人群中体育人口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其体育人口的比例是受过初等教育人群的5倍以上,是文盲人群的900倍以上,说明教育对群众体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影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教育条件落后于城市。农村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民群众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低。经济,通过决定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3.2.1.5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体育需求。思格斯把人类生活分为生存、发展和享受三个部分。人类首先必须完成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当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一一衣食住行解决之后,人们便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和享受,寻求工作一一解决生存基本条件以外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追求,正是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自身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余暇时间不断增多的必然结果。湖南省经济欠发达,有相当比例的农村人口还在为生存的基本条件一一衣食住行而奔波,处于温饱线以下;进入“小康”水平的人口比例很低,处于富裕阶层的人口比例则更低。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群是不会顾及健身的,他们几乎与体育无缘;进入“小康”水平的人才有光顾体育的可能,在农村,真正涉足体育健身的是那些富裕阶层的人们。其他人群,每年除了参加屈指可数的几次传统体育活动外,对体育几乎作“壁上观”。在贫困地区,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群众脱贫致富,在此项根本任务之前,根本不可能把发展体育运动摆在议事日程上。

3.2.2传统文化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绵延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对群众体育活动内容的产生与发展,对人们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乃至体育健身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谓传统文化,系指本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华民族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即:大陆民族文化,农业社会文化,宗法制文化。几干年来,中国古代制度不管如何变更,都是建立在农业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建立在以父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上的。到封建社会时期,宗法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最深层,由历代的君主、文人修饰完善。再加上儒道思想的互补,使“三纲五常”、“中庸之道”、“修身养性”、“君子无争”、“读书做官”等伦理道德观念自成体系,铸就了人类文明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文明,第三个高峰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形成了深深的积淀。直到现代,我们仍把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作为革命的基本目标。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植根于传统文化母体的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主宰——儒家思想的支配,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倡中庸轻竞争。体育运动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竞争,而儒家的处世哲学则与之相反,强调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循中道而行,不偏不倚。在这种中庸体育观念的支配下,提倡安于现状,不为人先。中庸的体育观念严重限制了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力,也谈化了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意识。第二,重群体轻个体。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要求人们统一、和谐,反对个人独立于封建伦理道德之外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的欲望。这种思想深深渗透到传统体育观念中,影响传统体育的发展。“礼”将人的个性、主体性消融在贵贱有别、尊卑有等的名分之中,结果造成民族不平等心理,使体育比赛无法展开公平竞争,使个性淹没在共性之中。在这种大一统的封建专制背景影响下,导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自主精神和创造力,毫无进取追求意识。第三,重文轻武。在儒家思想处于主宰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成为地主士人的座右铝,读书做官则是人们的终生奋斗目标,轻视劳动和体育运动的现象风行于世。自汉武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汉代大兴。结果汉代抛弃了文武兼备的选士标准,而以“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代之。重文轻武的思想从汉代开始,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愈演愈烈。体育活动为士大夫所不齿。“秀才挟弓矢出世人以不才目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育运动被儒家视为“玩物丧志”的末举。受此影响,体育运动受到社会的冷落。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有了彻底改变,但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它仍然影响着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信息闭塞地区的农民群众,他们大多没有体育意识,普遍存在“体力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思想,加之本来就缺乏时间、技术、条件方面的支持,不可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历史的国家,中国古代的体育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对于平民,它只是一件奢侈品。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害怕看到平民的健康强大,在思想上宣扬“天命论”,在行为上禁民习武,客观上阻碍了体育运动在民间发展。

3.2.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素。从整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是处于由政府管理型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群众体育管理系统由群众体育政府系统和群众体育社会系统共同组成。政府管理系统包括政府专门管理系统和非专门管理系统。政府专门管理系统是由政府体育行政管理系统中各种群众体育管理系统组成,它是群众体育管理的主系统。在这个主系统中,国家体育总局是最高职能部门,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接受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行政领导。政府非专门管理系统是指在政府其他一些部门,如教育、卫生、民政等也设有体育管理部门负责本系统的体育工作。群众体育社会管理系统由体育社会组织(主要有各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各种人群体育协会三类)和其他社会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所设的体育机构)组成。

在农村,由于群众体育社会管理系统极不健全,影响很小,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对于发展农村群众体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乡镇体育的上级业务指导机构,县级体育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促进乡镇体育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县级体育部门由于受人员素质和人数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领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影响了乡镇体育的发展。“领导重视”是影响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人们有切身体会。表4充分说明“领导重视”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程度。我们在调查中也真切感受到,如果乡镇的领导喜爱体育、重视体育,体育工作的一些困难就容易解决,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乡镇体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往往得到了领导的支持。这种现象同时反射出一个现实问题,即:

乡镇体育工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随意性强,如果乡镇领导不关心、不支持体育,工作就很难开展。调查中发现,乡镇领导不重视体育导致体育工作举步维艰的现象在湖南并不少见。

作为管理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农村乡镇体育活动需要有人组织,否则就无法开展。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乡镇连管理、组织文体活动的专干都没有,更毋论管理水平的高低了。在现有的文体专干中,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从事基层文体工作条件差、地位低、待遇差而缺乏积极性。没有文体(体育)专干以及管理水平较低已经成为限制乡镇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4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因素。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为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与群众体育存在密切关系。

学校是学习体育锻炼方法最重要的场所,学生时期掌握的体育技能、养成的体育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学校体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成为一名体育人口,与此同时,学校体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体育骨干。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的质量和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娱乐性不强,是一种“准竞技体育”或“类竞技体育”,它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场地到器材都具有明显的竞技特色,并普遍存在“轻个体重群体”的倾向。由于学校体育注重大球类等集体性活动项目的教学,这类活动同时对场地也有专门要求,所以,农村学生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后,一旦没有了像学校那样的标准竞技场馆,或者缺少“球伴”,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愿望就会落空。久而久之,在学校养成的坚持锻炼的好习惯也会丢失。更为严峻的是,不少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严重的“重智轻体”倾向,体育场地设施落后,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体育师资严重缺乏,学生所受到的体育方面的教育少而又少,以至于一些农村学生中学毕业了却连最基本的体育技能都不具备。

竞技体育的竞赛和表演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观赏性和激励性的活动,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对目荧屏,都已成为群众余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昭示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丰富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还可普及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技能,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动员人们参与锻炼,从而推进群众体育发展。在湖南,农民群众现场,观看高水平体育比赛的可能性非常小,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比赛的机会也不多(与城市丰富多彩的电视荧屏相比,农村所能收看到的节目要单调得多),而且,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不可能也不适宜在农村开展,竞技体育对于农村体育所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远未发挥得像对城市的那样充分。

另外,湖南是一个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要地形的省份,农民群众居住相当分散,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乡镇体育的开展。

3.3湖南农村乡镇体育发展对策

基于对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现状的认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3.1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对此,《宪法》和《体育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当前的条件下,强化政府职能于发展乡镇体育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搞好体育工作,乡镇政府应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常研究体育工作,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农民体育协会以及老年人体协等,由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与领导;建立文体站(或体育办)等机构,配备文体(体育)专干,关心、支持、督促他们的工作;保证一定的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体育活动和比赛形成制度,每年举行多次较大规模的活动和比赛,扩大体育影响,等等。

为促使乡镇政府重视体育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应确立乡镇体育发展目标,将体育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内容,纳入乡镇主管干部政绩的考察内容。为确保乡镇体育工作有人管理有人负责,县级人民政府应强制要求乡镇建立文体站并配备文体专干。

“领导重视”对于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乡镇体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乡镇的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关心、不支持,这无疑阻碍了乡镇体育工作的发展。所以应该把提高领导认识、争取领导重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那么,如何提高领导认识、争取领导重视呢?

第一,邀请领导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代表队组队等组织领导工作,争取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与关心;第二,创造有利条件,促使领导亲身参与感受体育,如提供必要体育活动条件,举办领导干部体育比赛等;第三,有针对性地传输各种信息,如定期汇报工作,赠送体育刊物等。

3.3.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在农村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非常重要。乡镇应建立体育工作(或全民健身)里领导小组,由乡镇领导担任负责人;设立健身指导站和文体站(体育站),县文化、体育部门对其实行目标管理,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应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和多个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单项体育协会;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组织、民兵和妇联的作用,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为改变农村乡镇体育骨干少的现状,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体站应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3.3.3因地因时制宜,开展特色项目。由于农村客观上存在场地设施少、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实际困难,因此,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节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墟日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活动和比赛项目也应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为主,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等等,在那些软硬条件较好的乡镇,可以逐步推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

3.3.4推介先进典型,实现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可以激励后进者奋起直追,也可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避免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抓农村基层体育可以先从经济较富裕的乡镇和有体育传统习惯的乡镇抓起,滚动发展。为及时发现推介典型,除组织参加国家开展的评比,省、市、县各级都要持续开展体育先进乡镇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召开农村体育现场会,把优秀典型推向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同时也介绍外省的一些典型单位,以典型带动一殷、促进一般。力争经过数年的努力,把农村乡镇体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3.5强化学校体育,促进习惯养成。学校体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学校体育的极端重要性。基于此,应不断加大学校体育的管理力度,促使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按照教育和体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保证经费投入,配备足够的胜任的专兼职体育教师,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除开设常见的田径、大球类课外,还结合农村的特点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如武术、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适合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进行锻炼和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如果乡镇想利用学校的人财物力资源开展活动,学校应给予支持配合。

3.3.6落实基本要素,创造外部条件。要发展乡镇体育事业,一些人财物方面的基本条件必不可少。乡镇政府每年的体育事业经费应该列入年初计划,并保证落到实处。现阶段力争突破人均1元钱,并逐年有所增加。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在现有条件下,建议以镇(或乡机关所在地)为基地逐步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集中力量搞好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农村体育场地数量,力争达到室外场地1000M2、室内场地200M2的要求,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举行体育活动的需要。成立办事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组织体育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妇联的优势,举办体育活动,以活动带动和促使人们参与体育锻炼。

3.3.7发挥技术优势,加强业务指导。县级体育部门对乡镇具有业务指导职责,应经常深入乡镇检查督促工作;举办乡镇领导体育法规和体育知识培训班,增强体育法制意识;定期对文体专干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壮大骨干队伍;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以活动促工作;为乡镇之间、乡镇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友谊比赛牵线搭桥。

3.3.8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在目前的湖南农村,社会办体育的力度还很小,但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办体育的潜力将增大,为此,应充分挖掘潜在的能量,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对于投资办体育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来投资。

3.3.9建立体育会所,发挥示范功能。以一个村或相邻的若干村为单位建立体育会所,如龙灯会、狮子灯会、武术会、龙舟会等,培养和训练骨干,通过骨干带动其他。

3.3.10实施体质检测,推广科学方法。进一步办好体质检测站,实施国民体质检测,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止群众在锻炼时不得其法甚至误入歧途,要积极推广科学的健身方法,以武术、篮球等方法为主。在农村,尤其要防止有害气功毒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如果乡镇想利用学校的人财物力资源开展活动,学校应给予支持配合。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有所增强,农村体育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但极不完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较少,参加的人次也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群体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需要;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骨干队伍小。之所以呈现以上全本特征,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发展乡镇体育的几条措施: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特色项;推介先进典型,实现以点带面;强化学校体育,促进习惯养成;落实基本要素,创造外部条件;发挥技术优势,加强业务指导: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建立体育会所,发挥示范功能;实施体质检测,推广科学方法。

4.2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

4.2.1建议加强对农村基层体育工作如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研究,为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献计献策。同时,加强农村群众体育科研工作。

4.2.2建议加强《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争取各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

4.2.3建议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省市县群众钵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农业、财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对体育先进乡镇的检查和表彰力度。

4.2.4建议将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资助重点调整至农村,帮助农村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4.2.5建议制定全省性的《农村体育工作条例》或《乡镇体育工作条例入保证农村基层体育工作有章可循。

5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何祖新等.试论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体育的影响体育高教研究,1992.3

[3]王德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浅论.山东体育科技,1991.3

[4]湖南省计划委员会.湖南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5]徐家杰、孙汉超.体育管理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6]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