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耐久跑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前言:
在几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学生体质没有明显的提高,有些素质却在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的幅度更大。这一现状的产生,固然有家庭教育及饮食营养的问题、有社会习俗偏见问题,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响,但也与学校体育教材、考核标准以及教学措施不当很有关系。为此,我们对学校耐久跑教材问题进行了长期多次的调查、实验、分析与论证,认为目前学校耐久跑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的实施,不利于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建议学校耐久跑的考核标准应尽早废止,耐久跑考核办法应尽快改革。
一、耐久跑教学的现状:
为了改变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现状,许多体育教师想了许多办法:在耐久跑教学中增加了趣味性的活动,有的提出按能力分组教学,有的采用“分段限速”教法,有的采取大单元(多课时)的教学安排,有的用“超量恢复”的理论指导学生等等。总之,其目的都是使学生们的耐久跑成绩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
然而,我们在耐久跑教学及考核的实践中,却常常看到许多学生跑至终点或在途中就支持不住了,脸色苍白,有的倒在地上,有的呕吐等等。40~70%的学生出现难以忍受的不同症状,检测心率都在200次/分以上。尽管如此,仍有众多的学生达不到及格标准。
二、耐久跑教学的调查、探讨与实验:
1、调查。我们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喜欢耐久跑教学课吗?”,用喜欢、一般、不喜欢来回答,并说明“为什么?”(见表一)在135人有效答卷中,不喜欢的有37人,占27.4%,持一般态度的有76人,占56.3%,回答“一般”和“不喜欢”的学生都能从理性上认识到耐久跑是一项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在跑的实践中,又都觉得这是一项“超过体力范围”、“头发昏”、“带有强制性剧烈活动”的活动。有的说:“我体弱,对于我确实吃不消,希望降低点速度跑还行”等等。调查结果,学生们对耐久跑教学意义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肯定的,但跑后对身体产生的强烈刺激也确实难以承受。学生们的矛盾心情及他们的愿望不能不引起我们体育教师的重视。
2、探讨。我们时常议论,什么是耐久跑?耐久跑的锻炼价值表现在哪里?让学生们提高1500米(男学生)800米(女学生)跑成绩的目的是什么?1500米跑、800米跑和小学生400米跑是否是耐久跑?从而,对《体育教学大纲》中的耐久跑和耐久跑的考核标准的制定产生质疑。
(1)、什么是耐力素质?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而耐久跑规定的距离和考核标准与检验学生的耐力素质并非完全相符。或者说,规定的距离和考核标准是检查学生们的速度耐力水平及他们的差别的,不是学校学生耐力素质检测标准。用来考查和选拔竞技运动员更为合适,而学校里99%的学生并不从事揭示人类体能极限或自身体能极限的竞技运动。
(2)、就跑的耐力而言,有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同一速度对于经常参加训练的运动员可能是属于一般耐力,而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就可能是属于高速度耐力。而高速度耐力的获得,在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的有限教学时内是难以实现的。并且,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学生们尚未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绝大多数学生抽不出时间进行大强度的耐久跑锻炼,因此,耐久跑的考核办法也就不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实际。
3、实验。(1)、为了进一步探讨学生们耐力素质下降和学生们不喜欢耐久跑教学的客观原因,我们进行了长达三个学期的耐久跑教学实验(撰有实验论文,收录于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择要汇编)。结论是:目前制定的学校耐久跑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符合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践,不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和考核方法。而是在拔苗助长。(2)、我们根据实验中学生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以学生们适宜的心率为前提,以跑的距离作为耐久跑的考核标准(见表二)。采用这种考核办法,我们试验了两个学期,学生中没有出现极度难受的。在270名参加考核的学生中,男学生最多的跑了4800米,最少的3000米,平均3346米。女学生最多的3600米,最少的2100米,平均2640米。抽测学生心率男女生都在25~31次/10秒之间。之后,我们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210张有效答卷中,有182人认为改革后的考核办法好,占86.7%。赞成传统考核办法的有10人,占4.7%,有8.6%的学生认为两者各有利弊。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6%左右的学生心脏有疾患,或心脏、肺功能极差。因此我们认为,传统的耐久跑考核办法对于他们是很危险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害大于利的。
三、对跑步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考证:
1、学校耐久跑考核标准的来历:它是以前苏联《劳卫制》的模式和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一个素质项目的等级制定的。我们没有查阅到有关耐久跑考核标准制定的生理依据材料。而如今俄罗斯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国家教育标准中,删除了800米和1500米跑的等级标准,而代之以小学10分钟、初中15分钟和高中20分钟的匀速跑作为耐久跑的教材。
2、耐久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耐久跑,耐久跑的锻炼价值表现在那里,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体质,磨练自己的意志。而目前的耐久跑考核办法,起不到渐进增强体质的作用,是在拔苗助长。反而使学生们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产生逆反心理,以至逃避耐久跑教学课。
3、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有名医华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之说,有明清学者颜习斋“养生莫善于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之说,有隋唐时期大医学家孙思邈先生“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极不能甚耳”之说。都表明了健身养生之道理。
4、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体育专家,在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认为超强度运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有损于健康。
5、美国心脏病学家,乔治.希恩博士评论跑步:“从生理学上说是一项完美的运动,跑步是按照自己控制的速度,以一种有节奏的形式使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这是安全地,最大限度地增强心肺功能所需要的”。他还说;“慢跑起初是痛苦的,至腿部肌肉酸痛,感到疲劳。但只要坚持下去,一个月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会感到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工作更愉快、有热情,而且睡的也更香甜。”。这位美国医学博士的见解也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6、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构建课程内容的原则是科学性和可行性,健身性和文化性,然而,耐久跑的考核标准及其相应的教学手段,很难体现出科学性和健身性,更体现不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古今古今中外的理论和我们的教学实验表明,中小强度的体育运动对于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我们认为,十几年来学校传统的耐久跑的考核标准及相应的教学手段的实施,已不适合当前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通过实验,认为我们的新耐久跑考核办法是可以借鉴的。
五、新耐久跑考核办法的意义:
1、学生们对于新办法,不仅比较喜欢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各自适宜的心率下连续跑15~25分钟的时间,都能承受。
2、新耐久跑教学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课余锻炼都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3、这种有氧代谢的跑步运动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肺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学生耐久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也是有帮助的,对于体重超标的学生减少多余脂肪也有积极意义。
从理论上讲,学生多余脂肪的减少,耐久意志品质的养成和心肺功能的提高,也必然会促进传统的耐久跑成绩的提高(尚未实验)。一些以祛病健身为目的的男,女跑步者,后来成为在基层运动会上获名次拿冠军的赛跑选手,足以证明这一点。他们在健身跑中无意地积累了坚实的一般耐力素质。另外,北京78中学张琳生等《改善肥胖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一文,也证明了我们的观点。也可以说,具有中长跑天赋的学生,在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基础上,其天赋也会得到很好开发的。
六、主张与建议:
1、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中,要切实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适合和服从人的需要,必须强调科学性、渐进性和系统性。而目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体育教材和课程设置与时代的要求很有差距。至今,在学校的《体育锻炼标准》、《体育合格标准》中,以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中,仍沿袭着传统的耐久跑考核标准。按我们的观点说,仍在损害着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这一具体问题,还需要学校体育教育专家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进一步研究与认定。因为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体质增强与健康的大问题。
2、希望有关教育部门对这个问题注重起来。在新耐久跑考核标准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府行为,大力宣传健康的身心对人生对社会的意义,并号召性的掀起健身运动热潮(人人争得一百分,以及越野跑、爬山、象征性长跑、单人跳绳、游泳和健美操等活动)。相信,我国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就一定能够大幅度上扬,并将会对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表一:学生对耐久跑教学课的态度的调查
喜欢一般不喜欢讨厌小计
男学生17438371
女学生53321564
合计2276298135
百分比16.3%56.3%21.4%6%100%
表二:以适宜心率(150~180次/分)完成跑的距离评分表*
成绩
距离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
男生2200240026002800300032003400360038004000420044004600
女生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320034003600
参考资料:
1、《体育保健》------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
2、《跑步》---[美]詹姆斯.菲克斯----新华出版社---1980年
3、《俄罗斯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国家教育标准》---唐宏贵—-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三期。
4、《改善肥胖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2001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六期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