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教学美育体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经常费尽心思、努力寻找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由实践证明我们得出:作为“中介”手段,寓美于教仍然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好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向学生传授有关美学理论知识
体育中的“美”有别于一般自然领域中的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领域中的扮饰美,体育美具有自然美(形体美)、社会美(精神美、心灵美等)和艺术美(技艺美)三者统一的特征,它是一种内在美,需要人们对其认识、运用才能实现,比起其它领域中的美更具有实践性,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美则要有一种较高层次的体育修养——对体育美的感受能力。
经验告诉我们,人要进行审美活动、获得美感,首先要有审美能力的感觉器官,不是任何一双眼睛和耳朵都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美的:精彩的高低杠上下翻越,花样多变的艺术体操表演,在不懂得观赏的人的眼睛里,还不如看公园里的小猴子玩耍。所以说,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有一定的鉴别欣赏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才能发现体育美,感受到体育美的无限魅力,进而去发掘自身的“美”,领略和创造美好生活。
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体育中美的存在,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审美知识教育,传授一些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和基本美学规律,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会去感觉、去领悟、去回味美的存在,并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充分展示出体育美的丰富内涵。
第二,注意教师榜样的审美教育作用
在审美欣赏中,由于审美形象的刺激作用和审美情感的感染力量,审美欣赏主体身不由已“入乎其中”,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使其产生一种审美渴望和审美期待,当欣赏主体内心受到强烈震动,感情受到巨大驱使时,就产生了激情,欣赏激情爆发时往往又是心理因素的单项激进。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审美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自身的仪表美和教态美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也不行。”教师本身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日常生活中,如果穿戴大方、整齐,举止端庄,就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愉悦的感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反射,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反一个教师只要求学生服装整齐,而自己衣着不整,要求学生不怕冷,不怕热,而自己缩脖揣手、荫处乘凉等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师作为垂范于青少年的人,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完美的人:优雅的仪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这也是寓美于教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讲解、示范和谐统一
平日我们时有发现:有的体育教师示范动作很美,例如:跨栏教学过程中,他能清楚地做出攻栏、前压上体和协调的栏间步节奏等,却拙于言语表达,不能把自己所做的动作清楚的表述出来;有的又恰恰相反,讲起课来口若悬河,听得学生神魂颠倒,但又不善于做示范动作,甚至有的示范了之后,反而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尽管他讲解得如此清晰、透彻、淋漓尽致,但在示范动作时却不是跌跌爬爬就是臀部触箱等,学生又怎么敢练习呢。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力求做到讲解、示范的和谐统一:上课时言语要注意从审美的角度,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进行传授,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示范动作要力求做到舒展、轻巧、优美、大方,给他们以一种观赏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比如,女生的艺术体操教学,女生,特别是高中的女生,自身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就不是很积极,再加上艺术体操教学对于练习者的身姿、协调性、柔韧性、节奏感等的要求又特别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该首先运用一些精练的语言来挖掘艺术体操中的“美”的因素,使学生感觉到通过艺术体操的学习,可以塑造健美的人体形态,形成矫健的风姿,再通过准确、优美、舒展而又合拍的示范动作,和谐而又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美的所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第三,注意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美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是“就事论事”,很少从审美的角度考虑。比如,队列队形教学,往往讲完动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或者仅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让学生去做,很少注意有选择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姿态美的教育,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结合教学任务、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和有选择的运用合理、新颖、优美的教学手段方法,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设趣味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以队列队形教学为例吧,当我们讲了有关的基本动作方法之后,采用一些相关的游戏形式或者竞赛形式(比如反口令游戏或同学之间相互对比练习)去进行练习,这样便可以克服那种单调、古老、枯燥无味的兵式体操教法。再如在准备操中,不一定总是做那些老套的徒手操,可以穿插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对某些电影场面的回忆,教师一边语言提示电影上当时的动作及场景,一边引导学生练习,让他们觉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既提高了准备活动的效果,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动作从美的角度进行鉴赏和评价活动。比如,在前滚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让学生示范一边请其他同学注意从团身、滚动、方向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既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对动作建立正确完整的概念。
等等以上这些方法既能体现当代最为时髦的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减少了动作认知阶段学习所需的时间。
第四,注意场地器材的整体布置美
场地器材的布置,多数教师一般是把器材往那边一放了事,或者干脆由学生上课时候再去拿来草草布置。当然,对此不能苛求,只要能把课上好。然而美学理论告诉我们:赏心悦目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是一种无声美育。美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使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激发人的学习工作的热情和保卫美、创造美的情感。因此我们应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多注意从审美的角度考虑,设计多种新颖的图形,器械布置爽心悦目、井然有序,线条清晰、整洁优美,这既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安全、舒适、良好的物质条件,又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之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新颖的氛围和美的感受,尽管美的映象是暂时的,但给学生的感觉却会耳目一新,使其赏心悦目产生愉快的情绪。比如篮球行进间变向运球教学,如果我们能在球场上画出清晰的石灰粉线,学生上课练习时既有了清楚的运球线路,又不易形成因无方向而导致的相互碰撞,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也便于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以便达到预期效果。再如,进行铅球教学时,在场地上画出一个葵花式的大小圆相结合的图形,既形象地划出了铅球投掷圈,又固定了学生的位置,既为教学提供了安全保证,又提高了练习密度。
第五,注意运用现代化媒体
我们知道,创造体育美,是一种较高水平的体育文化能力。对于普通体育教师说来,教学过程中的动作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得尽善尽美,特别对于体能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一些教师来讲,大多数动作都是不能够完成的,更谈不上创造体育美,对于他们自己不能完成完整动作示范的教材,往往只有通过口头讲解有关动作要领、动作过程以及运用合理的保护和帮助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容易导致动作泛化、错误,甚至因此而导致某些不该有的教学事故产生。但是,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能充分结合、利用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平时很少接触,甚至有些想象不到的动作技巧美,而且还能弥补我们体育老师因体能或技术水平而导致的运动能力的不足。比如说:高低杠上巧妙惊人的上下翻腾、排球的鱼跃救球、足球守门员的横空飞扑、跨栏运动员的明显的韵律感、背越式跳高的竿上横穿等等,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的教学既展示了成功体育动作的优美,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从而对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六,注意加强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美的教育体育课堂教学较其它文化课课堂教学气氛相对要活跃许多,能为学生之间创造更多交流和接触的便利条件:学生在集体运动项目中的相互合作、在危险及高难运动项目中的相互保护与帮助、在完成动作之后相互的评价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认识和相互了解的机会增多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公关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及相互评价的机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加强他们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美学的培养,这样既能融恰课堂气氛,又能使之在感同身受中,发现、鉴赏和认识那些伴在身边的美好社会生活,养成对丑的厌恶和对美好的爱好、想往和追求,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美是人们想往和追求的,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一个社会对美的追求,可以反映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则反映了这个人的自身的素养。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法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和体验美,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的自身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