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课堂以人为本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课堂以人为本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课堂以人为本教学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体育的发展和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学者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在此,我们所要致力于营造的文化体育就是以生命的完整性、需要性、精神性和现实性为依据,以完整的生命、精神生命的提升为最终目的的来重建课堂操作体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相互激励、相互完善、共生共长的动态生长过程。

一、体育文化神韵的展示

文化视野下的学校体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是理智活动的中介。体育自身是一种育体、育心的文化———心理活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中,并非仅仅把智力、技能投入进去,而它的所有完整性,包括他的情感、态度、个性、一性格、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每一个人通过教育也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

伽达默尔认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为基础,使个体的人的‘自然’、‘自在’达到人所具有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因此对于现代学校体育只有把科学与人文、知识与品性、理性与非理性、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然而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现代经济、政治、科学、文艺、哲学和日常生活已丧失了它们原有的丰富性,致使人成了单向的人,精神危机和感觉异端化日趋严重。”为此,学校体育应该注重文化精神的提升,重建和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体育人文精神。

顾拜旦在1912年写的《体育颂》一文中曾说,体育就是美,体育就是正义,体育就是勇气,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现在有人说,体育就是和平、友谊、发展或者是更快、更高、更强。一句话,人文精神的体育,就是尊重人、锻炼人、教育人、熏陶人、提升人的体育。体育的人文精神就是显现体育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体育文化之灵魂、之核心、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维护人的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追求一种生命过程中的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体育文化精神的塑造,要注意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因为这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基础。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人文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是全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基石、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犹如无源之水。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作为内涵,文化就缺乏丰富性及生命力。同时,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真正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祟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因而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朝夕之间便能完成的,要获得人文精神,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形成与健全人格相融的生命,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的主体。“教育不在于使人获得僵死的、理性化的知识,而应借助于摄取文化价值,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假如个人不具备体验价值的能力,文化价值只能是客观地存在着,不会被学习主体理解和内化。”只有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体验能力,才能使所学习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提升体育的人文精神。

二、设计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如果教师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体育教学内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富有体育实践特色。青少年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学校体育应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学校体育根本任务。同时对学生而言,掌握运动技术,增强身体素质等受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用一种终结性结果来评价每一名学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得到满足,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并不过分倡导采用行为性具体目标(只要达到的终点或所期待的结果),而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内在的需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奋进的乐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感受,并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的满足而获得内在的、直接的愉悦,这才是学校体育的宗旨所在。

三、展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文化课程把“课程”作为动态的、意义生成的“文化”过程来理解,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普适的程式或方法,它也不追求甚至讨厌那种客观主义、科学主义、行为主义外塑论模式及机制和精确的目标及提高目标的达成效率。它追求的是课程意义的创生,而不是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而不是对外在文化的盲从,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知识的传承与掌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就是一种课程意义的动态建构过程,这种文化课程观的确立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征,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方向。

什么是过程?“所谓过程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何上和空间上的表现。过程是世界的普遍性。过程概念是对世界的这种普遍性的反映。”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North,hitehead1561~———2947)的过程思想开辟了反传统的理论视野,并带给课程理论研究新的启示和指引。在怀特海看来,过程是根本的,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过程的,过程继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他反对“自然(机制)是死的”那种机械论观点,认为“自然是活的”,只有赋予自然以生命、生成、目的、创造、享受某内涵,它才有意义。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他的最高概念不再是存在、本体,而代之以生成,变化的“过程”与“现实实体”。课程过程模式的倡导者,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智判断和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观点无疑给我们以诸多有益的启示。学校体育作为促进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它的目的、功能和价值均实现于体育过程中。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学校体育的特点、目标决定了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是它的过程性。从学校体育特点来看,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品质达到育人的目的。

总之,体育课堂应该是一片文化生长的沃土,在这一片沃土中,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文明成果在这里生长和繁衍,并且通过有效的传递被年轻一代所吸收、同化,由此而孕育生成、发展与创造。因此,这里应当看到的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社会经验与个体经验的融会,知识积累与开掘利用的互为,接受学习与主动探究的结合,客观规律与主观理解的兼容。重视体育课堂生活的重建就是要打破了单纯生物观的局限,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的角度重新审视体育课程,体育课不再只是“增强体质”的简单操练,更加入了思维、情感和道德的因素,努力挖掘体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倡导理解与交往、伦理与秩序、自由与责任、人的尊严和敬重自然。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岩.什么是体育学.体育与科学,2004(5).

[2]赵虹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学解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8).

[3]赵艳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走向及启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周爱光.论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体育科学,2002.

[5]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

[6]周传山.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中国学校体育,1998.

[7]周登青.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体育科学,2002(9).

[8]周庆元.实施素质教育三要领.湖南教育,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