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摘要:现有的消费统计指标来源于各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和一些自制的调查问卷,没有形成体育消费自己的统计体系,不能全面地反映体育消费统计的内容。文章就目前体育消费的统计指标的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新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旨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体育消费统计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

体育消费是近几年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在研究中发现体育消费内涵、统计指标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难以形成较为完善且可比性强的研究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现有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统计指标体系的松散性

现有的消费统计指标来源于各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和一些自制的调查问卷,没有形成体育消费自己的统计体系,不能全面地反映体育消费统计的内容。从现有的诸多研究来看,目前体育消费统计主要是侧重消费水平的统计,对消费水平分类也未达成统一的意见,主要有两大类意见:第一类将体育消费形式分成三类,即体育实物消费、体育劳务消费(体育健身消费或参与型消费)和体育信息消费(体育精神消费或观赏型体育消费)。第二类把体育消费的内容形式分作两类,即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产品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或称非实物性消费)。统计指标较为混乱,各部分内容相互交叉重复,不同地区的统计结果难以横向比较。

1.2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性

重视体育消费支出指标的设置,忽视体育消费时间指标、场馆供需指标、体育用品供需指标的设置。现有的体育消费统计的指标中,对消费水平指标的设置很详尽,但是对体育消费的时间占用、体育场馆设施的满足程度、体育用品的供需等一些指标却较少涉及。

1.3统计指标体系的的滞后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现象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能及时地反映体育消费的发展和变化。而现有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仍存在着滞后于体育消费发展的现状,缺少能及时反映人们体育消费的最新动态的指标体系,如体育旅游消费、体育博弈消费等。

2体育消费统计指标的设计原则

建构合理的、全面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定量性原则

体育消费活动从广义上讲是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行为。体育消费统计是研究社会文化生活消费的基本方法之一,并构成消费统计学的基本内容。与消费统计学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不同,是以定量分析为基本特征的,并以此作为研究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和变化的主要依据。

2.2可比性原则

体育消费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体育消费的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又要考虑指标设置的统一性,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统计指标具备可比性原则。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反映它,如何确定这些指标的口径、计算方法,都要充分地考虑到统计体系的可比性这一原则。

2.3开放性原则

体育消费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关性,体育消费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着其特殊性,在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性,对一些能反映体育消费的新时尚的指标应及时给予发展和补充,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揭示体育消费的客观规律。

3体育消费指标体系的设计

3.1体育消费时间使用的统计

体育消费时间的使用,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体育消费统计首先应反映体育消费所占用时间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时间的分配状况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消费时间占用指标应包括体育消费时间占用和分配两方面。

3.1.1反映体育消费时间占用情况。主要指标有:消费时间占用总量、消费时间占用率和人均消费时间占用量。

消费时间占用总量,是指一定时期体育消费所占用时间的总和。它是编制体育消费服务业的发展计划,研究体育消费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条件是否相适应的重要依据。

人均消费时间占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体育消费时间占用总量与人口数的比率。人均消费时间占用量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衡量地区群众体育生活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大拇指写作中心。消费时间占用率,指体育消费所用时间占全部余暇生活时间的比重。体育消费时间占用率的高低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该指标表明人们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3.1.2反映体育消费时间分配状况的指标主要有消费时间分配结构比。

消费时间分配结构比,是指各种类型的体育消费活动或人口群体占用的时间与全部生活时间的比重。

体育消费活动占用的时间按活动内容性质不同可分为:运动参与时间、竞赛观赏活动时间、体育旅游时间、体育培训咨询时间和其他时间。

体育消费活动占用时间按年龄结构分为: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占用时间,以及按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分类的各类人员占用的时间。

研究体育消费时间分配的状况,优化体育消费的结构,以便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下,使体育参与时间的分配有利于人们健康素质、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并为研究和解决与此有关体育的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3.2体育消费用品的统计

要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有关体育消费品拥有的数量。体育消费品包括易耗品和耐用品,反映体育消费品拥有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体育消费品百户拥有量和人均拥有量。体育消费品百户拥有量是指每一百户家庭平均拥有某种用于体育消费的耐用消费品(如家庭组合健身器材、羽毛球拍、乒乓球台、哑铃等)的数量。人均拥有量则是指平均每人拥有体育易耗品的数量,如运动服装、鞋帽,体育书刊、杂志、光盘等的数量。这两个指标可以表明居民对体育消费用品购买能力的高低,并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分析,用来研究这些消费品供需平衡状况的主要依据。

3.2.1体育场地设施的统计

反映体育设施供需状况的主要指标有设施满足率和设施投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比率。体育设施满足率是指用于体育消费场地设施的容量与人口数的比率。这些设施包括:用于运动、观赏方面的设施,如各种类型的体育场馆、健身路径等;用于体育培训方面的设施,如各类体育学校、体育培训机构等;用于体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体育设施,如各种体育娱乐部、舞厅、公园等。这是研究体育消费设施的供给满足人们消费要求状况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可以计算体育设施投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体育消费设施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及对人口增长需求的满足程度。

3.2.2体育服务消费方面的统计

反映体育服务消费方面的指标有服务业规模和服务设施分布密度。体育服务业规模可用体育服务在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亦可用机构数或固定资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等指标来表示。用绝对数表示的规模大小,可用以反映体育消费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体育消费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条件;用相对数表示的规模大小,则可以表明根据人口的增长,体育消费服务业适应人口增长需要的程度。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可按某种设施平均服务的人数或平均服务的地域面积计算密度指标,并按城乡分别统计,用以反映居民体育消费的方便程度,还可以计算正指标和逆指标。

3.2.3体育消费支出方面的统计

体育消费支出是反映人们的体育消费各活动内容情况的指标,是消费活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以人们对体育消费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为前提的。体育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风气和个人文化素质的影响,在各个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阶层和文化层次中是不相同的,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并构成了各个不同的体育消费方式的结构和内容。同时,体育消费货币支出的增长,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高的程度。因此,体育消费的支出方面的指标应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反映体育消费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人均体育消费支出、相对体育消费率、绝对体育消费率、体育消费增长率。

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是指个人用于体育消费的货币支出,是反映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相对体育消费率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市场用于购买体育消费的支出同全部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率;绝对体育消费率是指体育消费支出占个人收入的百分比[15]。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表明人们对体育消费参与的热情程度。

人均体育消费增长率是指不同时期体育绝对和相对体育消费率的比差,表明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

(2)反映体育消费结构的指标有体育消费支出结构比。

从结构层次上看,体育消费可以分为娱乐性、消遣性的体育消费和智力性、发展性的体育消费。娱乐性、消遣性的体育消费是较低层次的消费,而智力性、发展性的体育消费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消费。分类计算各类体育消费支出占全部体育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可以反映社会体育消费的层次情况。

从消费的类型来看,根据当前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体育消费结构的指标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七个亚类指标:第—类为“参与类体育消费”,包括两个指标:①健身类体育消费;②体育旅游类消费。第二类为“辅助类体育消费”,包括五个指标:①实物类体育消费;②观赏类体育消费;③信息类体育消费;④体育培训类消费;⑤博弈类体育消费。从体育消费各种类型的货币支出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消费货币支出的构成情况。体育消费类型的货币支出水平也是当前体育消费领域研究的核心指标。

(3)反映体育消费价格变动的指标主要有:体育消费平均价格和价格指数。

体育消费平均价格是指一定时期市场上单位体育消费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货币。体育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体育消费市场价格动态的指标,该指标的资料主要来自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社会集团体育消费支出调查及体育消费市场平均价格统计,其编制方法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类似。

参考文献:

[1]连桂红,刘建刚.谈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促销对策[J].中国体

育科技,1998,34(5):7-10.

[2]栾开封.加深认识促进体育消费[J].体育文史,2000(2):13-16.

[3]涂志远.关于我国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9(5):870-873.

[4]林建君,从湖平.我国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与科学,2001,

22(2):18-22.

[5]欧阳柳青,赵高彩,封飞虎,等.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指标体系

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