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体育主要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学功能、教育学功能、社会学功能。体育的生物学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试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及相关依据出发,探讨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其互动作用。
2研究方法
2.1采用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的论文论著及文件。
2.2对比、分析与综合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比较,提出本文观点。
3分析与讨论
3.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
3.1.1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适应是各人通过作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1]。”而“发展是指个体的成长和才能品质在时间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2]。”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综合要求,美国提出要为学生的成长设置四类课程,不仅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第一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向上的动机和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同时也贯彻在其他类课程中。日本、德国、韩国、泰国等都纷纷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省市大中小学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发展很不平衡,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许多学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二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处理好与德育、健康教育等的关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课程化、医学化、德育化等倾向。
3.1.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以心理保健为手段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它以心理适应为重点达到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它以心理发展为目标达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1.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学生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和升学与择业问题的教育与辅导。主要包括:
(1)培养健康人格;
(2)树立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
(3)进行情绪教育;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其他诸如性心理卫生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等。
3.1.4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二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文体活动进行;其三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其四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3.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它直接关注学生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与此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烦恼和障碍,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以及培养学生耐挫、乐群、敬业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3.2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依据
3.2.1欧美等国的实验与研究性报告
欧美发达国家关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认为体育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德国的K.Bos与F.Grobe(1991年)公布了他们从出版物中收集的73个研究,其中30%是实验研究,其余是准实验研究或相关研究[3]。在体育运动中,对心理健康与其关系的研究已形成共识,即大多数处于发展中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水平相辅相成[4]。
关于体育运动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价值探讨,麦金尼(Mckinney.F)在1949年出版的《PsychologyofPersonalAdjustment》一文中指出:一是能增强社会的安定感和自发性;二是能提高独立性;三是能解除紧张;四是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斯拉夫逊(Slavson.S.R)还补充一条,即能提高对自己的价值观(ChidPsychotherepy.1946年)。近年来,德国政府甚至采取措施引导青少年将过盛的精力用于体育运动,以减少社会犯罪。西方社会学称体育运动为安全阀和出气孔。
从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就身体练习对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Kobasa等人指出,身体练习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可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Kirkcaldy等人(1990年)指出:身体练习已作为治疗心理疾病(包括慢性忧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的一种方法。
3.2.2关于心理因素的理论研究
目前理论界已经基本认可把心理因素划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其核心是思维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力。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由W.P.Alexander于1935年首次提出(NonintellectiveFactors),指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心理因素的总称。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高智商学生作了数10年的跟踪研究,其中150名最有成就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智力上并无大的差距,主要差距在于非智力因素。体育教学属智慧行为,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相结合的结果。智力因素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具有操作功能。而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同时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甚至可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
3.2.3我国学校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作为未来人才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生物体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央《决定》以及随后几次全国性体育教育工作会议都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但至今也有人轻视或反对把通过体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认为这是“过分地夸大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功能,使人感到无所适从”;“企图把增强体质的目标淹没在多目标的大海之中”;“空话一堆”;“根本无法操作”。
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同时从实质上加强体育与卫生工作的相结合;三是处理好与德育的关系,既不能用体育中德育代替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取代体育中德育。
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三大系统(即卫生系统、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在教育系统中,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3.3学校体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3.3.1身体活动和运动锻炼是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
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其可能性的理论依据一是转移机制,二是内啡呔释放机制,三是一些实验性研究,显示有氧练习对情绪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个体有积极性影响。
3.3.2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校体育通过体育竞赛(包括竞技体育)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以相互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使学生自觉按照真、善、美的尺度,变外在必然为内在心然,变他律为自律,从而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并不断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需要。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体育教学竞赛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机体的疲劳和肌肉的酸痛,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实践与锻炼。
3.3.3体育群体活动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家基本认同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某一特定适应水平随个性生理环境的改变,原有的适应平衡被打破,需要高一级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若适应水平侧重于个体与环境关系的现状,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5]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师生、学生之间群体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课堂社会”,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德育的范畴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独立一育。
4.2学校体育不能自发地成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载体。中央《决定》和体育活动、运动锻炼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作用(尤其是已形成的共识和目前的实验报告),为学校体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
4.3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同等重要,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第一功能是育体育心,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
4.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知识和相关理论水平。体育教师没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丰富的心理卫生知识是不可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
4.5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操作和检验。但这项工作争议多,挑战性大。国内外各种心理健康标准就有30多种,尤其是心理健康标准由“适应社会”向“适应和发展”并重的标准过渡,新的心理健康标准还在源源不断出台。
学校体育中要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的检测和评量,需要研究者作出更大的努力。
5参考文献
5.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5.2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
5.3Bos.K.SportandGesundheit[J].Sportpsychologie.1993(1):9-16
5.4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学校体育科,1997
5.5王长生.刍议体育运动中心理健康的研究历程及标准设定[J].湖北体育科技,2001
5.6赖天德.学校体育要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体育教学,2001
5.7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教育发展研究,2001
5.8杨贵军,张新安.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的影响和改善作用[J].体育学刊,1999
5.9王保成.更新观念,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教学,2001
5.10季克异.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01
5.11赵连山.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