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工作创新体系是融体育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一体的三维构成。推进高校体育工作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树立健康第一、全面体育、主体体育和适度体育的教育观,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三个结合”,必须改革学生学习评价、课程评价制度和贯彻落实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高校体育工作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
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方面面。就一般普通高校而言,其教育工作创新应以提高人才培养量和人才创新精神、能力为核心,确定与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改革管理制度,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高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环节,其创新体系的构成既具有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创新的普遍性,但在内涵上,又具有本学科的特殊性。因此,高校体育工作的创新体系是构建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融体育教育观念创新、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学制度创新为一体的三维体系。在这三者中,观念创新是先导,教学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高校体育工作,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在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关于体育教育观念创新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目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理念。健康的生存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传统的“体育—锻炼—发展体力—做功于物质生产—财富”模式已不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更新为:体育—娱乐—发展智力(身心健康)—作用于知识经济—财富。其次,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观念改变、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等等方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体育作为促进个人健康的手段和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全面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服务于快乐的幸福生活,是新世纪对体育的期盼。就高校而言,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高校已逐步把传统的“体育”在科目和课程上拓展为“体育与健康”。因此,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树立全面体育观
全面体育教育观所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体育的全面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脆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这就十分清楚地把健康作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等指标相统一的全新理念呈现了给人类,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体育不仅包含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而且包含饮食营养、卫生、身体技能技巧与身心健康发展等因素,也包含掌握、应用与创造3个发展层面,还包含知、情、意、行等方面。因此,实施全面体育教育,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三)树立主体体育观
主体体育观所强调的是体育教育的主体性。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学生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主体性,其中包括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又包括学生主动地适应教师;二是教师施教的主体性,即教师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地适应学生。主体性是当今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特性。它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教育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使学生自立、主动、创造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健康体魄,增强身心素质的目的。
(四)树立适度体育观
适度体育观要求必须从“度”的视角去开展体育教育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两种客观的规定性,都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的变化。而做为质与量的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与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因此,适度体育就是为了保持所需要的体育的质,应当有意识地把体育的量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也就是说,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的运动负荷应适当,过小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健康,影响学习。
三、关于体育教学创新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增进其身心健康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新体系,让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新体系应既含有人体健康、科学健身、传统养生、运动文化等理论知识,也应含有技能性、竞技性、娱乐性、保健性等内容。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进行符合健康要求的学习和生活行为。新体系中活动类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本,淡化竞技,注意健身。开设一些有广泛群众基础、大家喜闻乐见、适合终生或不同阶段参与锻炼的运动项目。同时还应开设综合性、趣味性的运动处方课程,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新体系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成长的规律选择内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力争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另外,要改革体育课程的设置,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弹性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体育课由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转变。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变重教为重学。新世纪的体育教学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独奏者改为导演或促进者。教师只有很好地充当导演或促进者,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与练,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体育的终极关怀。
2、变被动练为自主练。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在体育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往往以强迫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练,从而达不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要实现体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当然,这种转变不是削弱对教师的要求,更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由重视说教向导学或导练转变,由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向重视课前准备转变。
3、变重视共性为重视个性。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千人一面,简单施教,强迫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既要重视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如男生与女生的差异、班级与班级的差异、年级与年级的差异等,还是重视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学生个体对体育认识、兴趣爱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等,尤其是要重视部分特殊学生的情况,在保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
4、变强制性体育为引发学生内在需要。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不管学生的兴趣、需要、强行施教,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必须研究和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对生存、发展条件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的倾向,内在的体育需要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引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使愿望动机和行动相统一,才会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实现“三个结合”
1、普及与提高结合。高校体育是全员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重提高、轻普及,重训练、轻教学,重比赛、轻群体的现象,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这势必会影响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因此,高校体育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全员的普及,就没有全面性的提高。即使是少数人的提高也缺乏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要做到在抓普及的基础上促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竞技水平。
2、阶段教育与全程教育结合。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大部分设置为2年,少数为3年。而事实表明,在体育教学的中后期(即2、3年级)学生素质指标则逐步下降,学生从事身体锻炼的动力也逐渐减弱。因此,必须改革体育课程的设置模式。通过适当延长课程设置的时间跨度,固定选课学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左右体育锻炼、开展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继续和延伸整个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实行大学体育教育的全程化(四年一贯制)。
3、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结合。课内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外锻炼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证明,课外锻炼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弥补体育课内教学的不足、巩固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课外锻炼,从而使高校体育教育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努力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四、关于体育教学制度创新
体育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改革体育教育评价制度。目前,体育教育评价只注重横向评价(学生之间相对差距的评价)。然而,根据不同的目的,体育评价应考虑多角度的综合性,实行相对评价,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通常采用学期末、学年末统一评定的方式给学生评分,成绩评定后课程也就结束。这种方法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充分的调节作用,并且也不能顾及学生的先天能力差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反而对某些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丧失参与体育的动机。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不仅重视学期末与学年末的体质与健康的评价,更应对学生的健康、体质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的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过程的评价,即时反馈、即时有效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即时矫正或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促进学习不断发展。同时,要把评价的结果与学生评优奖励和毕业结业挂起钩来,以形成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对体育课程的评价
建立科学的基于三维健康观基础上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体质等方面做出客观的综合的评定,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程效果。另外,从体育学科的特性来看,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都有真实的感受和评价。体育课程效果的自我评价对个体而言是绝对的,但从评价的具体情况分析,必然具有相对的性质。注重个体的自我评价,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贯彻落实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研制并正式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一个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新标准是一个目标管理,不管学校怎样开展体育活动,也不管学校体育课上什么,怎么上,最终用标准去检测,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也就是说:学生体质,健康说了算;教师的教学和课程的效果,学生体质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