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后进生转化体育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后进生转化体育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后进生转化体育教学

摘要:“后进生”,一个大家都不愿提起的字眼,一个大家都不想提起的话题,然而,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班中都有为数不多,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后进生”的存在。教育不是工厂,不允许有一个“次品”产生(个别弱智生除外);教育不同于工厂,不能报费一个“废品”。而后进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教师、同学们中的地位是低下的,所有的表扬、荣誉与他们是没缘的,他们不仅承担着学习上的重压,而且承受着心理上的负荷!因此,如何转化、从而“消灭”后进生的存在,使他们能够健康地发展,一直是学校、老师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体育课教学这一层面,对后进生的转化作一粗浅的探究,希望能对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老师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后进生迁移转化

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非常明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的教育,某些智能受到压抑,甚至摧残……”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总有品学兼优的好干部和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品学兼优的好干部如同十五的月亮一样引人眼目,而后进生宛如夜空的星星暗淡微弱,常常被人遗忘。老师撒气还常发在后进生身上。同时,转化后进生工作常常被看作是语数学科的事情,很少有人从其它方面和学科切入进行转化。本文试从体育教学这一层面,剖析后进生的“后进”之原因,了解他们的需求,贴进他们的心理,为后进生的转化作一粗浅探讨。

对后进生隐性品质的分析与思考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诸方面显著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学习不用功,好动而又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言行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等特点。后进生的心理比较复杂,长期落后的境地,特别是学习成绩上的落后,导致其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从而对正常的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这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不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与老师、同学之间产生距离感,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可见这种对自我的放弃态度,对学习的排斥情绪,师生、生生这间的敌对状态,是阻碍后进生进步的重要因素,如何让后进生产生健康的、积极的学习动机,则成了整个转化工作的关键。

我们暂且把上述作为影响后进生进步的负面心理因素(本文称为隐性品质),找到了症结,也就有了解结的钥匙,对症下药,针对后进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地利用迁移原理,发挥体育课教学的优势转化后进生,特别是转变其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所谓迁移,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迁移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知识或动作技能的迁移,另一类是原理态度的迁移,而原理态度的迁移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就目前而言,体育是非应试类学科,这一学科与其他各科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对学生意志、性格、情感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方面具有自身学科的独特优势,加之体育教师所从事的系非应试类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因考试“压力"而形成的对立因素,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这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因为体育课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和课堂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满足了他们喜欢活动的行为要求,故而小学生会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待体育课,特别是那些精力充沛、好动、言行具有明显情绪性等特点的后进生,他们更喜欢体育课,因为,他们具有体能上、运动技巧上的优势,所以相对其他学科而言,他们的态度是放松的、积极的。抓住后进生的这一心理优势,利用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教师对学生施加积极向上的影响,让后进生把弱势项目上集中的比较狭窄的学习心理扩展开来,克服从其他方面带来的消极心理因素,树立信心,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常的学习心理的迁移,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面貌,促进其健康转化。

转化后进生的实践策略

一、发现优势项目,呈现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自尊心。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在实际中,后进生往往因为品德、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后进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一次表扬所产生的触动可能胜过十次批评所产生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树立起自我激励的自尊与自信,从而强化个体意识的自觉性,增强个体的自制力,促进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教师逐步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我校进行的分类分班协作教学中,六年级有一个同学,哪个队的老师都不想要他,哪一个同学都不喜欢他,原因是他的手脚总是闲不住,极易惹事生非,搞得同学非常讨厌他,排斥他,孩子处于一种被人轻视的境地。因此,在好常一段时间内,他属于一个“游击队员”,今天到这个队混一天,明天到那个队混一天。有一次,他又到我所带的羽毛球队中来“混日子”,我虽然也不喜欢这个捣蛋鬼,但我也并没有把他赶走,而是让他站到了队伍的里面。后来我发现这名后进生竟笔直地站在队伍里,认真地等待我上课,比以前的状态要好,于是我微笑着朝他点了下头,并且改变了向右看齐的惯例,发出了以他为中心,向中看齐的口令。同学们都很诧异,队伍里发出了“嘘嘘”声,我及时地表扬并说明了原因,强化了这位后进生的行为结果。也许,他这次“标兵”表现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并没有想到却引起了教师的极大关注,得到了教师的表扬。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一个“散兵游勇”了,每次都准时出现在羽毛球队中,他更加努力地克制自己,积极地、努力地表现自我,每当此时我就十分及时地当众表扬他并且满怀期望地逐步提高要求,给他一种满足感和信任感,促使他进步,虽然他有时“本性难移”,但我都能宽容地一笑了之,于不经意间对他进行点拨。终于,他大大减少了对同学的骚扰,同学们开始接受他,愿意和他在一起进行各项活动。他也能“抬起头来走路了”。

二、利用集体项目,表现自身价值,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平等的对待,心理常常被扭曲,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从而形成言行不一、情绪化明显、性格孤僻、好动好胜等外显特征。他们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对教师、同学自我封闭,有不信任的自卑心理。体育教师在明确后进生的优势之后,利用集体项目,可以有效地调动后进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有一名后进生,由于其过于肥胖,进行各项活动有明显的不协调感,稍一运动,体力又不能支持,以往的体育活动,同学们都不愿意她参加,对她冷嘲热讽,她只好远离集体,独自一人进行活动或羡慕地望着正在活动的同学发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她跳长绳的技术动作很好,只是练习时间一长,体力跟不上。正好,学校要举行跳长绳比赛,我极力向班级推荐这名同学,同学们(包括班主任)都有些不理解,认为会拖班级后腿。此时,我请她当堂示范动作,并将她的技术动作详细地分析一番。她,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请她担任小组长,负责长绳队的组织与训练。事后,我单独找她谈话,分析她参加长绳队的优势与不足,肯定了她漂亮的动作,同时也说出我的担心──体力可能不够。这次谈话,让她明确了自身的情况,并做出了积极地反应: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她在操场上跑步,虽然是大汗淋漓,步履艰难,但是她顽强地坚持着;跳绳训练时,她又总是"轻装上阵",忙组织,忙练习,忙指导,完全是一个负责、能干的小干部,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孤僻的小女孩模样了。

三、运用竞争项目,全面认识自我,增强上进心。

后进生的文化学习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他们被迫地习惯了“差”给其带来的各种打击,心理上支持进步的上进心在一点点地减弱,心理正常不正常地产生一些适应能力,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节自己的情绪,淡化学习上失败带来的痛苦。但是,应该清楚,任何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处于孩童时代的后进生,他们承受的心理负荷一旦超过承受、调节能力的范围,其意志必将崩溃,结果只能是更难进行教育、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上进心,展开心理引导,使其增强上进心,恢复学习的动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把握后进生的心理承受限度,开展各种类别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其潜能,发挥其体能上、技术上的优势,激发学生活力,增强上进心,让后进生全面了解自己,认清他人,“我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夺第一,在另一个项目上则不一定是最好,但我可以努力,争取获得第一。”清楚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就有利于消除后进生心理上存在的片面的、消极的评价,增强上进心,并将这种健康的心理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产生全面进步的动力。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也不是靠一时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并研究后进生的各种因素,找到突破点,进行转化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教师之间的协同努力,从多角度,多层次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后进生的健康转化,全面进步。我仅在体育教学中从心理迁移的角度做了浅显的尝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刻苦研究,反复尝试,掌握规律,学生是可塑的,只要教师能够以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后进生),有“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的信念,就一定能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