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旨在寻找一些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相吻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进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体育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加快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院校;体育教学;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在校学生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很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忽视,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而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大学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1大学体育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体育教学相对忽视

就目前的大学教育而言,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于体育教育的正确认识,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很多学生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专业学习、未来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很多的大学生在缺少健康体质的同时,内心比较脆弱,抗压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也较差。

1.2体育授课模式相对落后

虽然很多学校都在积极的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但仍然有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身体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也缺乏有关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案的制定,标准化、统一化的体育教学难以适应单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

1.3心理健康教学相对缺失

很多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有很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大部分在于大学学校的学生多是高考落榜生,对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比较迷茫,加上学校心理疏导平台的缺失,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方面,大学学校以技能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严重缺乏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加上现在很多的大学学校将体育成绩与学生评优、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等直接挂钩,导致学生只重视体育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对身心健康的关注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很差,现在很多学校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都只是单纯的讲解,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导致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灵活性、适应性,抗挫折能力差,在面对生活、学习、情感中的很多挫折时,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2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2.1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观念

首先,大学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并且积极的创建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体系。只有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才能够找到体育教育中的本质规律,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体育教学的方法,进而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其次,要结合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体育兴趣特点,开展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热情。再次,要为学生安排一些特定的体育项目,比如说在足球、篮球等常规体育教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登山、能力拓展类的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拓宽学生的健身视野,提高对于身心健康的认识水平,最终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2加强体育授课模式的创新

针对当前大学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偏低的现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授课模式,提高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最为重视的是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教学,而在体育、德育等方面教育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体育教学模式也相对落后。要想实现传统体育授课模式的创新,就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主动权,并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同时,要重视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本着将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门综合性的体育学科,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此,不仅要考虑到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还要将体育教师教育角色的丰富与转变考虑在内,体育教师除了要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加强教学研究,更多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2.3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要想弥补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缺失,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去了解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疏导。首先,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养成不怕艰难,勇于挑战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体育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最好的发展机会。此外,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并加强同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案。

3结语

总之,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希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夏开荣.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当代体育科技.2013(7).

作者:马玲 周斌 单位: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