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途径

摘要: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体育素养内涵的解读,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整体水平,实现高校体育培养终身健康合格人才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

0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倍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学校体育做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1]”的战略部署.2016年国办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体育要达成“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2]”的目标,2017年9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学校体育工作要发挥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功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学校体育要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中央领导的重要部署和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教育就必须把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也是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强化学校体育地位对改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有现实意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学校体育教育的层面,对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推进体育教育的全程育人,同时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和视角.

1体育素养的内涵

体育素养是指以先天遗传为基础,通过家庭熏陶、学校体育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在运用身体锻炼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在追求的综合性文化素养[4].体育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它不仅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组织能力、体育锻炼习惯等认知性素养,还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道德等非认知性素养,体育素养即是一种健身的需求,又是一种精神追求理念,有价值观、人生观在里面,体育教育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体育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体育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体育素养教育培养的主阵地,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体育素养,不仅是学校体育的目标追求,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策的现实要求.

2.1拥有强健体魄,优化心理健康

坚持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人的心肺功能、肌肉骨骼、耐力、体力、体能等,塑造大学生强健体魄和匀称体型,还能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消除负面情绪,愉悦身心,消除疲劳,减轻消极、抑郁心境,增强自信心,保持心态阳光、性格开朗,能优化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2.2形成运动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学校体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更要让学生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爱上体育运动,享受体育乐趣.坚持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身体素质,就会练有所得,满足求知欲,获得成就感,从而“乐在其中”,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进而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2.3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完善健全人格

体育锻炼不仅能给予一个健康体魄,还能教会团队精神、公平意识、尊重他人、诚信、尊重规则、积极地面对竞争,理性对待输赢,赋予人人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勇于挑战的品质,更能促进人的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健全的人格.

2.4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人文情怀

体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文化教育,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健康的、优秀的体育文化,引导其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英才气质,展现朝气形象,创造卓越的人生.体育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通过体育文化如体育精神、爱国精神、公平和竞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的感受和熏陶,学生的心里就有了文化的情感和情怀,使人文精神的光辉指导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2.5提升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

体育运动具有健康形体之美和运动之美,体育运动中每个动作姿势都包含这一种美感,坚持锻炼就是在这种美感中去健美身心,去追求和捕捉美,去培养提升审美的情操,用这些美的体育动作去愉悦身心,体育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诚信、礼貌、“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等优良作风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道德情操.

3高校体育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的问题

3.1重体育竞技,忽视体育普及

提高和普及是学校体育的双重任务,竞技体育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只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但不是主要标准,大多数学校重视“奖牌体育”,认为学校运动队获得奖牌和名次,学校体育就做的好,否则就认为学校体育只投入没产出,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不在少数,学校毕业生进入社会,既没有体育兴趣,也没有健身能力,谈何体育素养,这是学校体育的失败,也是教育的失败,学校体育应针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尖子体育”,少数人的体育.

3.2重体质提高,忽视体育育人

学生体质的增强只是学校体育功能的一个方面,学校体育重在育人和育心,传统观念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于是育人和育心等功能就放弃了,育体就成为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学校体育教育过程的程序化,内容的竞技化,考评的一刀切使多数学生心灰意冷,学生厌学、畏学,锻炼的积极性也受到极大影响,丧失了体育教育的魅力.学校体育是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结果是育人,即对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手段方法教育,更要重视对其进行拼搏、团结、奋进的意志品质和爱国爱校的思想品德教育.

3.3重体育教学,忽视课外锻炼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并有相应的文件保证体育教学过程,规定课的内容、强度、密度等,课外锻炼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课外锻炼国家和学校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处于无组织、无管理、无指导的状态,大多数学校还在课外锻炼都排了其他课程,再者也没有课外锻炼的氛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多数学生从来不参加课外锻炼.学校体育教育止步于课堂教育,和课外锻炼严重脱节.

3.4重校园体育,忽视社会体育

长期以来,人们将学校体育看作是校园体育,把学生的体育活动限制在校园内,随着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学校体育已经融入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空间,社会上开展普及的体育项目受到学生青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往将更加频繁密切,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表演、讲座、培训等将更多的出现在校园里,实现共享共建协调发展的全民健身氛围.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只有和社会体育实现交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实现双赢.

3.5重技能实践,忽视体育理论

当前的学校体育属于“应试教育”,练什么考什么,重视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而忽视了体育理论教育.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素养的关键和保证,成功的运动情感体验要靠体育理论知识指导认识的不足,又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对运动规律的理解,进而合理地指导运动的行为,科学地评价锻炼的效果,提高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3.6重场地“硬件”,忽视文化“软件”

由于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体育场馆设施并未完全对全体学生开放,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校园体育文化是多数学校的硬伤,没有传统和影响力的赛事,没有规范的俱乐部和协会,没有热情的观众和氛围,活动的单调化,形式化,参赛队员的熟面孔,这都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缺位导致的,致使体育教育改革只能在“硬件”部分进行,过程流于形式,难以拓展.

4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

4.1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

学校领导应带头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形成运动锻炼习惯为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民健身意识代替金牌意识,建立良好的体育育人校园环境,增加人均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场地器材的数量质量,创造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5].创新院系体育考核机制,把促进每个学生锻炼行为和具备体育素养作为考核重点,强化体育教育的基础地位,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2践行多维体育育人观,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完善人格,首在体育.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育人系统,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三大方面多维因素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本身是对学生的健身健心、思想行为、组织纪律、意志品质的良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乐观、踏实奋进的心理素质.课外校外竞赛不仅能培养争创一流、团结拼搏的精神,还有助于树立责任感和团队意识,重友谊守规则意识,充实了校园闲暇生活,带来情感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高校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个性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4.3课内课外并举,促进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学校体育教学必须与课外锻炼相结合才能实现体育育人的总目标,课堂教学是传授各运动项目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课外锻炼是学生依据课堂所学和兴趣爱好,通过锻炼巩固或训练达到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愉悦身心的过程.体育教学效果必须通过课外锻炼来加以强化,课外形式有辅导课、训练课、运动队、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并列入教学计划内,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复习、巩固、提高.这样才能把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意志的培养、心理的需求满足、情感的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课内课外的统一,促进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4.4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融合发展,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融合发展,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场地场馆承接和服务于社会体育比赛,社会体育活动吸引着大学生的参加和间接参与,学校体育也在慢慢地把生活化体育理念引入课堂,使之与将来社会生活接轨,密切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锻炼,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社会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拼搏等社会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5加强体育理论教育,强化学生的体育认知和素养水平

体育理论有丰富的内容且本身思想性很强,包括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我国体育的成就、体育项目的技术分析、裁判法规、野外生存、运动损伤与急救等,内容的扩充、时数的增加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素养的培养目的,学生们的体育意识、观念的建立、体育能力的增强及锻炼习惯的养成,只靠体育实践课的内容方法是不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体会理论课中所获得的理性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对体育锻炼的深刻理解和认知,进而建立正确的体育观,逐步提高体育技能.通过讲座、报告、座谈等各种形式加强体育人文理论教育,能有效强化学生的体育认知和素养水平[5].

4.6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现体育育人长远效益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发挥着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激发和熏陶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手段[6].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要深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举办传统赛事、健全学生身边的体育组织、建设和开放锻炼场馆设施、开设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课程、强制和引导课外体育锻炼、打造文体艺术节等,使奥林匹克文化和体育休闲融入学生的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师生都受到教育陶冶其心灵,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从宏观的、长远的角度,从硬、软件方面加以投入,严格管理,认真组织,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实施.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了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氛围,传递了尊重、自强、合作、包容的人文理念,提升了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实现体育育人长远效益.

5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着眼于现实,放眼于长远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多方位的教育、渗透和整体优化,学校体育在对大学生体育素养教育培养的地位和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不懈追求,努力把体育价值观的确立、情感的熏陶、意志品质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气质的优化寓于教学和文化教育之中,发挥体育教育的整体作用,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对于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化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

[3]刘延东.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水平[EB/OL].

[4]杨献南,鹿志海.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2015(4):89-92.

[5]林霞.沈阳市高校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

[6]吴文峰,王鑫,肖谋文.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68-72.

作者:张俊毅 闫文伟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