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应以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育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笔者在对这些定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专业学生所构建的相关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和完善这一结构的方式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育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以及教育实施过程.[1]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与窘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体育教育专业要想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关键是要转变教学思路、更新陈旧落后的办学观念,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科学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管理,坚持文理渗透和整体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学科专业的课程整合[2].构建“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了很多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书籍,同时查阅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创新型高素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专题,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目标与定位、课程的设置、课程的体系等具体问题走访上述院校的专家、教授12人,更深刻地了解目前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专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运用的建议,从而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是否科学的试金石,它要求各高校要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科学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备扎实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基本功、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朴实敬业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基础体育教育师资[3].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一直是面向中小学校,在政策上和实际操作上实施的是对口教育,从而导致了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模式非常单一,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狭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这一中心议题,对上述八所院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均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学体育师资”为培养目标的,其结果必然造成各高校培养规格和模式大同小异,只是在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而已.如北京体育大学提出“将狭义的培养体育专才——体育师资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转变为以培养教学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或相近领域的体育通才的培养模式”,即把培养目标定格在为社会体育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4].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长期为基础教育服务、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
1.2课程体系的设置
调查显示,有一定比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拘泥于“以掌握竞技运动技能为主”的教育模式上,课程设置针对性强,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差,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偏窄;对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课程体系也局限于体育教育方面,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开设不多;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创新性不够;必修课开设多,选修课开设少;专业课开课比例高,通识课比例低,总体来看呈现“倒三角形”,这势必造成了基础狭窄的状况;术科比例偏高,理论课比例偏低,又会造成学生知识的拓展面不够宽,创新能力低下等情况,这是所调查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环节,对“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育类课程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特别是对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这一环节重视不够.未能及时调整“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教学内容,未能着重夯实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小学校学生学习心理和中小学校班级管理等内容.因此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既要改革课程的结构体系,又要改革课程的内容体系,使课程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1.3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采用的是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是通过“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这样的模块式教学形式来完成对学生进行课堂内知识的传授和培养;通过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形式来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被调查的8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时间都为8周,另有1周的教育见习,社会实践均由团委和学生处组织,而各高校的第二课堂却无人问津.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需要有一个感知、分化、泛化和巩固提高的过程,而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如果实习时间不足、实习形式单一、实习内容匮乏,将会严重地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4].
2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根本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师范大学都是按照固有方式培养学生,结果培养出来的教师有的不会教学、不懂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受到基础教育的强烈诟病.教师教育的使命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近些年,特别是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以来,部属师范大学都放低了身段,不断加大基础教育的合作力度,不但把一线优秀教师、著名校长等“请进来”做兼职教授、开坛授课,还“走出去”在知名中小学设立实践基地,将课堂从象牙塔搬到校外.资料显示,在培养模式方面,各高校也在规划中作了许多新的规定.其中有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也有自身创造性的探索.这些新模式总体看来,有两个思路.一是“一体化”,比如“本硕一体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北师大在规划中提出实施“本硕一体化”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在“本硕一体化”的思路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师范生培养层级,逐步从本科师范生培养过渡到教育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这种趋势在华中师大也有体现.东北师大在职前一体化和职后一体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二是“拔尖”,也就是通过选拔更优秀的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进行更为精细特殊化的培养、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来培养卓越教师、教育家的方式.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卓越教师实验班”建设,就是在这方面做出的新探索.
2.2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与融合,全面培养学生作为高素质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网络教学资源,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强化第二课堂的作用,提高通识课的效率,以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提升选修课的开课质量,鼓励高职称教师或者博士开通通识选修课程.结合网络的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追崇虚拟情境”的思想动态,删减重复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将部分课堂讲授转为学术讲座,尽可能多地设置社会实践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扩展通识课的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积极选用“网络+”和“体育+”的课程[5],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或结合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完成课程获得学分,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化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专业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让教师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创新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理论,坚持文理渗透和整体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学科专业的课程整合,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且能够密切关注体育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集教学训练与学术研究于一身,使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训练实践,要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6].目前,各高校都应积极采用以学生“探究式”“合作式”和“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课堂和实践活动把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设置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根本”“摈弃结论为目的”的思维定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消化、吸收、提炼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另外,要在课堂上针对在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研讨和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重“渔”而不只是重“鱼”[5].
2.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认真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办学理念不同程度脱离社会实际、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以此作为着力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为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文件精神.许多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必修、选修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充分渗透到专业教育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创新实践教学全程化,有效利用实践周等教学环节,通过实行分类施教、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应尽可能多地开设跨学科的主修和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从多维度、多方位地感知和了解他们自身的情况,了解外部的社会环境,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技术和技能基础,使之能够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5]并通过体育比赛的成败得失来锻炼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关创新创业实践必修与选修课.比如开设“创新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学科及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专利等,并予以量化评价,将其转换成相应学科成绩,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结论
为了提高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量身定做、量体裁衣;以培养目标定位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落脚点,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操作有序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7].
参考文献:
[1]祝家贵.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20(7):35-37.
[2]李舟.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3]刘毅.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4):51-52.
[4]蔡金明.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9,31(6):31-33.
[5]王丽萍.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6):83-86.
[6]聂永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4).
[7]夏贵霞,舒宗礼,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4):95-98.
作者:林勇 潘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