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构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构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构建

摘要:生命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既能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又能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创新,确保学生安全,同时提升学生生存技能。本文针对辽宁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基于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生命安全教育

一、高职院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当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安全教育较为片面,不够系统,形式单一,学生没有融会贯通;存在只在发生了危害大学生安全事件后的特定时期里,讲解安全事件的教训和预防,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和长期相关的制度管理。

(二)安全演练少形式化

辽宁省生命安全教育开展较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辽宁高职院校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所选择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说教听”的形式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真正的安全演练实践体验较少;相应的安全课程设置比较匮乏,操作性较差。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学生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巧来自安全讲座、网络媒体以及重大危害学生安全事件。

(三)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出台的相关生命安全教育保障机制和具体落实实施细则,由各院部,各辅导员制定针对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在宿舍消防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在教学计划和教务安排上的体现少之又少。

二、高职体育教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

(1)在自然生命层面上,深化高职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增强生命安全理念,强化学生的职业体能,让他们通过学习之后,有效掌握运动损伤防治技能,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和职业安全知识,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技能。(2)在精神生命层面上,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健全的人格。(3)在社会生命层面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高职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拥有良好人际关系,最终促进高职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二)合理构建课程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两年。一年级自选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终身体育意识;二年级职业体育课程,根据学生未来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选择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

(三)创新区域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结合体育教学和生命安全教育目标和要求,将其划分为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运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志愿者服务、体育艺术竞赛等不同模块,同时每个模块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

1.低温寒冷防御知识类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长夏暖。由于冬天较长可能引起冻伤、甚至由寒冷引发的突发性疾病。可借助田径、足篮排项目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耐缺氧能力。不仅如此,人们会在天气寒冷时使用一些取暖工具,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电热毯暖手宝起火、煤气中毒、取暖漏电造成伤害等。这些都是辽宁地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

2.滑冰、滑雪安全类

辽宁地区尤其是冬季冰雪体育项目在这里非常流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项目特点存在危险性,因此,教师在初学者教学时应该教给学生们如何选择安全摔倒和摔倒后如何站起来。以及参与冰雪运动项目会出现许多损伤后,应如何应对等,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生命安全教学是辽宁地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其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将教学内容纳入期末考试之中,占体育课程考核的10%。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志愿者服务、体育艺术竞赛等进行考查。

三、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合生命安全教育,有必要明确课程目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创新区域性教学内容、改进考核评价方式,不断推动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机融合,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建成.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宏斌.当代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与生命安全教育[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

[3]廖可人.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269.

[4]曹湘.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结合的思考[J].运动,2010,(11):111-112.

[5]郑建芝,朱新红.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1,(06):105-107.

作者:孙阳 单位: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