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聋校口语有效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陈蕾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教学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聋生因听力缺陷,无法通过单一的有声语言来获取知识。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口语既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聋生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但现今的聋校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聋生的特殊需要,教学口语严重脱离聋生实际,导致教学口语的低效甚至无效,严重影响了聋生语言的习得。
一、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口语运用现状
1.教学口语主导地位缺失,忽视聋生语言发展规律
在聋校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手指语、手势语过多,甚至泛滥,学生上课依赖手语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的口语大多数成为无实效的装饰品,甚至出现只打手势不说口语的现象。这与通过口语教学培养聋生的有声语言思维,掌握语法规则,从而形成语言能力的聋生语言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
2.教学口语不规范,忽视聋生发展语言能力的需求
长期从事聋校语文教学的教师中,有不少教师的口语会受手势语的影响,常常出现语句不完整,句子成分残缺或前后顺序颠倒的现象,还有的会时常夹杂一些方言。这些现象都源于教师因为聋生的听力缺陷,而降低了自身在教学口语方面的要求和修养,忽视了教学口语对聋生语言发展的影响。
3.教学口语追求唯美,忽视聋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聋生因为自身听力缺陷,学习渠道受限,导致语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低下。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学口语繁琐、冗长,一味追求唯美。虽然教师的教学口语语言优美、辞藻华丽,但对聋生而言却犹如“听天书”。
二、提高聋校课堂教学口语有效性的对策
1.坚持口语教学,采用以口语为主导的教学语言形式
《聋校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聋校的教学语言应以口语为主,凭借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聋校实行口语教学的目的是使聋生形成有声语言思维,掌握语法规则,形成语言能力。对于残余听力较好的聋生,在助听器的补偿下,一定程度上能听得见教师的有声语言。对于全聋的学生而言,因为手语是不依照普通话的语法顺序进行的,如果教师只打手势不说话,那么留给学生的就只能是几个简单的手势,几句成分残缺、前后颠倒的语句。因此,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简练、规范的口语为主,切忌被过多的手指语和手势语所掩盖,造成学生对手势语的依赖性,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2.满足聋生的特殊需要,提高教学口语的规范性
聋生因听力缺陷,认识事物和学习语言主要通过视觉来感知。对教师的教学口语主要是通过看话来理解,获取教师传递的信息。因聋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较低,看话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口语要让学生看得懂,能被学生理解,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口语必须准确、规范
聋校教师课堂教学口语必须使用普通话,说话的口型要正确,语句要完整,语法要规范。聋生语言表达最常见的毛病就是语句不通顺,语法不正确。教师的口语作为引领聋生学习语言的一种途径,模仿的“榜样”,必须要做到准确和规范。
(2)教学口语务求简洁、精练
鉴于聋生语言水平和看话能力的限制,繁琐的长篇大论,学生看(听)不懂,也理解不了。教师要尽量用简短的话语表达清楚要传递的信息,必要时放慢说话速度或及时重现口形,前后重复口语时不能多变。否则,必将影响到聋生看话的效果和对教师口语的理解。
(3)教学口语要通俗、易懂
教师教学口语的选择和设计要符合聋生的现有知识水平,避免出现生僻、深奥的语言来“为难”学生。教学口语要通俗,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寻找聋生语言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教学口语内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远远高于个体现有的水平,而应稍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这同样适用于聋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教师的教学口语既不能在聋生原有的语言水平上停滞不前,也不能远远高于聋生的实际语言能力。
找准聋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是实现聋校课堂教学口语有效性的核心。聋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教师的教学口语浅显、通俗、易懂,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而使聋生的语言停留在一个水平阶段,没有发展。因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一个实践应用的过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反复刺激,聋生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这样聋生的语言能力也能随着教师的教学口语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那么如何来把握这个度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聋生实际语言水平,寻找其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口语,使教学口语能适应聋生的理解水平,并且稍微高于聋生的理解水平,以达成发展聋生语言的目标。下面以聋校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语言为例,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来谈如何寻找聋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师教学口语。
(1)聋校低年级段学生入校时间短,语言匮乏,语言能力很差
教师的教学口语应该以简单为主,少讲学生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话。课堂上教师的常用口语要稳定,学生看懂了这种说法,换一种说法就可能又看不懂了。如,低年级段词语教学时,聋校教师一般采用比较固定的指令性语言,以利于学生形成熟练技能,提高教学口语的有效性。如,“打手指语读词语“”不打手指语读词语”等等。低年级段语文课在导入新课时,一般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今天学习看图学词第几课”等,这样简洁、易懂、有效。例A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看图学词学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都见过哪些风筝?有没有做过风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筝》。”这样的教学语言远远高于低年级段聋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是完全无效的。
(2)聋校中年级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的教学口语可以适当加深难度
例,聋校语文四年级上册《放风筝》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了。“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会放风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风筝》,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放风筝的。”这样的设计符合中段聋生实际认知水平,学生能看懂,又稍稍高于聋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并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
(3)聋校高年级段学生的语言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学习语言的困难依然存在
教师教学口语的设计既要考虑到聋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要随着课文内容的深化而相应提高难度。例,聋校语文九年级上册《华罗庚“想书”》一课的导入,可以请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华罗庚的课文,说说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之前学过有关华罗庚的课文,但要求学生说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能够联系旧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概括小结。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针对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更要提升语言这一力量。坚持以口语为主导,从规范性入手,紧密结合聋生的实际,积极寻找聋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教学口语,不断提高教学口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