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特殊教育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特殊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特殊教育美术课程的更新是否适应时代的需求,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对残疾学生的培养有什么样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待各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美术课程中融入地方美术元素,将非遗等传统手工艺传授给特殊教育的学生,让特教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可以为学生踏入社会的自立、谋生之路开辟一个新天地。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2.营建体现“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非遗展览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校园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定期制作相关课程的非遗文化介绍展板,定期聘请漳州艺术馆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陶瓷馆以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非遗传承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央视频、新浪网也对学校的非遗课程进行了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也都进行了学校非遗课程的深入报道。非遗文化教育环境的搭建在美术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门类的非遗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传统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在学习中继承、创新非遗文化。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阳光微课堂,上传非遗相关课时内容,布置课后延时服务的学业内容;录制相关非遗视频上传微课堂,方便学生在课后更快捷地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潜移默化地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墙,在学校楼道、观赏柱等休闲空间展示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学生作品。学生优秀的非遗作品展示,对特教学生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学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课堂形式,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还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校园的优秀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开设非遗文化讲座,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讲解、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同时学习谋生的技术。非遗大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理念,如木版年画传承人为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作品图案采用木版年画,设计后可作为纹样,印在T恤、杯子、贺卡、明信片上,或制成学生用书签,还可印在学习用具、宣传海报上。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网络问答、剪纸比赛、木版年画技术大赛、水仙花雕刻展等活动进行作品展示,以赛促学,充分营造学习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二、专业层面——培养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1.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教学生能够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重要。特教学校要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象,规划人才培训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要确立地方特色非遗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育理念,设置非遗课程考核体系。通过非遗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非遗制作专项技能。进行可视化的成果展示后,可请专业非遗传承人对教师、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专业评价,展现学习效果。
2.以非遗项目为纽带促进美术课程融合建设
美术教育课程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培养特殊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素三彩瓷为例,其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中几近失传,但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教师通过研究,还原了素三彩瓷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素三彩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国陶瓷展览中荣获金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素三彩引入陶瓷艺术学院,引入特殊教育,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素三彩相结合,给作品注入了活力。漂亮的素三彩瓷可作为装饰品放于各展览馆、酒店、家居,点缀生活。基于市场需要,特教学校可开设设计、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基于“非遗”项目构建的美术课程包括:素三彩,陶瓷雕塑艺术课程;木版年画,图样设计、文创作品开发与研究;漳浦剪纸,色彩构成、包装设计课程;棉花画,立体构成、成品展示;水仙花雕刻,到水仙花基地调研。作为美术非遗传承学校,要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编写美术校本教材,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在特教教材中增加非遗知识,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践行知行合一,打造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软硬件设施,在美育实施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带学生走进文创园,走进非遗相关的手工坊、展览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充实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人生规划、需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美术相关的高考或非遗文化专业,定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必修和选修课,普及非遗文化教育。制定完善的以师带徒、师资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学科专业优势,设置相关非遗课程,推动地方美术与非遗学习的融合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非遗专业、非遗文化研究所,以培养专业人才。
三、课程层面——多元非遗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在筛选出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非遗美术课程之后,要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在课程层面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完善的方案外,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进程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对非遗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台、项目、活动形式、线上线下课程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非遗美术课程为核心,构建非遗课程群,围绕这些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要打破课程边界限制,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如,素三彩的陶瓷艺术遵循了作品外形古朴的特点,但在造型及颜料上有所创新;木版年画艺术在图形设计、地方特色元素设计上均有所创新;漳浦剪纸融合区域艺术特点,采用单色或套色等形式在色彩构成及纹样设计运用上有所创新;棉花画在棉花材质上进行改良创新;水仙花雕刻在雕刻工具及样式上有所创新。特教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的时间流程图,为多元非遗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好铺垫。采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课、实地观摩、课题报告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为每一个非遗文化项目建立班级群,双师授课,将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特殊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美育成果进行可视化评价,在评价中悟出道理,在改革创新中进行提升。建立非遗项目工作室课程实践平台,学校与相关的普校、传承人及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建立教研联系,将非遗文化课程项目作为一个专项课题、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交流、研讨,制定美育细则。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基地研学,如:龙江颂文创馆、洪树德陶艺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美术非遗课程的观摩与学习;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团队的培养,充分挖掘多元的非遗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开发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研究更多的是请进来,但是要转化为成果,就需要走出去。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经济价值,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外数字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争取多方财政支持、注重沟通与协作、打造新技术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省、市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特教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发各种资源给予指导与帮助,以大数据为导向挖掘其新的价值。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政府、学校在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为筛选适合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非遗文化课程耗费了很多资源,因此这些课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成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大众的、可调取的、可视化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特教学生随时有机会去学习这门传统课程。特殊教育学生对全面开放的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资源云空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当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组织联手,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优势,增强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社会要为志愿者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大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非遗技艺传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断层。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将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进行保护、积累和传承,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非遗”美术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美术的教育功能,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提升、就业探索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模.国外文化遗产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16-17.
[2]张涛,张域,孙丽.“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42-50.
作者:陈宜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阳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