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国文学研究思考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国文学研究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美国文学研究思考探析

[摘要]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交汇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断的涌现和努力之下,经历了从湮没到发现再到进入美国文坛的过程,最终获得了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和接受,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伴随着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立足华裔美国文学文本,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华裔美国文学进行解读和研究。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中国;文化;研究

参照近年来华裔美国文学的湮没、发现到主流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认为,凡是以华裔美国人的视角书写的华裔美国人经历的事情的作品,都可以归属于华裔美国文学,而最典型的是有美国国籍、华人血统的作家所书写的文学作品,他们书写的故事有的是对中国历史的复述、对中国神话故事或经典的描绘,然而由于作家的视角不同,这些历史故事不再是中国所家喻户晓的故事,而是另类视角的再创作,如汤亭亭、赵健秀笔下的关公和孔子。

一、分析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特定历史性

华裔美国文学是亚裔美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最初的华裔美国文学湮没在亚裔美国文学之中,一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才被发现,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区别于其他口头文学开始的国别文学,最早的华裔美国文学可以追溯到张维屏的“金山篇”和黄遵宪的“逐客篇”,继而引起美国读者关注的是获得美国图书奖的《埃仑诗集》和《金山歌集》,这些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山之作”反映了动荡形势下的华人进入美国受到的凌辱和愤怒以及艰难的处境。另外,还有雷霆超的《吃碗茶》、伍慧明的《骨》,都反映了在亚裔美国历史上存在近百年的畸形华人“单身汉社会”的生存状态。直到二次大战后,华裔美国文学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由于二战之中,中美成为了盟友,一些留学生描写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在美国畅销,拥有众多读者,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即可谓时代的催生产物。还有刘裔昌的《父亲和裔昌》讲述了二战期间在美华人筹集资金帮助抗日;汤亭亭的《中国佬》反映华人开发夏威夷、反对二战、越战等。总体而言,华裔美国文学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初期开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华裔美国文学表达了早期移民寻求宽容、抗议歧视的早期移民文化内容。为了生存和被接纳,华裔移民开始了最初的创作,这期间出现了李楚的自传《一个华人的故事》、“天使岛诗篇”;李恩富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创作的《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等,这些初期的创作作品在情感上与中国联系紧密,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也非常熟练,保持了较多的本真特性。

2、逐步发展阶段

这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华裔身份和第一代父辈移民者的影响,这时期的华人移民群体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文学创作品方面,也多是以自传为主,表现出中美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的文学主题,强调美国身份的认可,淡化中国华人的概念,逐步争取美国主流社会的接受。其华裔文学作品主要有:刘裔昌的作品《父与子》、黄玉雪的《华女阿五》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反思和模糊。

3、繁荣绽放阶段

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改变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景观,这对于少数族裔的政治地位和意识都起到了较大的冲击,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赵健秀的《鸡仔的中国佬》、《龙年》;汤亭亭的《女勇士》和《中国佬》;谭恩美的《喜福会》;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等,另外还涌现出大批年轻的新生代作家,如:黄哲伦、伍慧明、雷祖威等,他们的“中国记忆”较为模糊,由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创造与自由随意运用,使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有了改变,使华裔形象在美国主流社会得以重塑。

二、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冲突与认同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跨文化课题,它是基于中西文化双重背景之下的华裔作家所带来的中西文化的对话,显现出现实性和前沿性的特征,从文学现象的本质而言,华裔作家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成熟,他们在创作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中国文化符号,这种创造性的使用呈现出“中国性”的族裔特点,使得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游走,开创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飞地”。美国著名的文明史和政治史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客观地反映了世界冲突的基本事实,借用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视角,我们可以寻找中美文化冲突的主线,并发现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存在的不适和苦痛,它是无法避免的由原生文化进入“寄居国”文化的阵痛,当然,在这个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伴随有文化融合。以华裔美国文化中的“鬼”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美文化冲突和认同的困境:中国文化对于“鬼”的猜测体现于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和《西游记》之中,其中年轻漂亮的女鬼、青面獠牙的厉鬼显现出中国文化的符号。“鬼”的文化符号随着华裔来到了美国,并在美国社会“大熔炉”文化政策的推行下,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鬼”具有更为丰富的意旨。如在《女勇士——一个在鬼魂中长大的女孩记忆》之中的母女冲突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冲突,文中母亲把女孩的舌筋割断,其本意是让女孩“割了以后,你的舌头就能够泛了,可以诉说不同的语言。”而在女孩看来,这是母亲对她的摧残,母女交流的代沟横亘其中。最后,汤亭亭回归现实,在回顾了童年往事之后,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并用蔡文姬的故事隐喻华裔美国人的遭遇,显示出对中美文化的调和。作者借助于“鬼”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中美异质文化的冲突以及华裔后代在身份认同的矛盾,显现出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艰难。再以华裔美国文化中的“茶”为例,茶原本是中国文化社交中的工具,小小的茶在中国文人的诗文称颂之后,成为中国民俗的一部分,富于中国文化代表性。这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朱路易创作的《吃碗茶》和布鲁斯.爱德华.何的《茶壶烈酒》为代表:在朱路易的《吃碗茶》之中,主人公王宾来和妻子美爱的婚姻都有“茶”的踪迹,年轻的王宾来利用中国传统习俗获取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说明了年轻的夫妇对于族裔文化的认可。在布鲁斯.爱德华.何的《茶壶烈酒》作品中,用茶壶装烈酒,凸现出中国茶文化在美国文化上的断裂和演变,在美国社会的现实语境和文化内蕴中,隐射出华人的文化身份,将中国的古老文化与美国的社群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由此看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鬼”和“茶”都是中国华裔历史与美国现实的纠结,体现出华裔在美国现实的语境下,为了生存而做出的适当调适和让步,从而使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

三、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沟通与诠释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之中,汤亭亭的《中国佬》借用了“屈原”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作者仿照“骚体”的风格,运用押韵的手法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改写,它不仅讲述了这个古老的中国文化故事,还对中国民间祭祀文化和华人生活进行了描绘,在这个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故事的改写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美文化的沟通答案:表象上来看,《离骚》之中的屈原品德修养似乎被扭曲,然而,仔细参详我们不难发现,“屈原”流浪的历史似乎与华裔早期的奋斗史相参照,并且在作者对于屈原誓死效忠楚国的精神被解释为“你为什么只想要一个国家?”、“尽管看不见他的家乡,他却看到了整个世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意图,他与华裔在美国遭受歧视和排斥但没有离开美国相对照,显现出中美文化的挣扎与文化意义上的“流放”者形象。在汤亭亭的《女勇士》作品中,引入了“蔡文姬”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借用蔡琰是不同民族理解与信任的典范,讲述了她被迫离开家乡远走匈奴,最后获取了匈奴的理解和信任,成为了民族联姻的典范和象征。汤亭亭对这个中国故事进行了富于想象力的改动,她致力于创造被匈奴和汉族两种文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作品,这其实蕴意汤亭亭是想利用这个作品,表达出借用华裔美国文化沟通中美文化,实现两种不同文化的诠释和超越。同时,在作品中的蔡琰进行诗歌的创作,用类似汉语的语言进行歌唱而获得匈奴认可的“永远流浪”的语句,汤亭亭认为这是一种类似“漂移”的文学,并且认为蔡文姬将“胡乐”和“汉辞”完美地融合和诠释,是两种文化的商谈和调适,从而也折射出作者所创作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同样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将自己的作品喻为中美两种文化的沟通实践。

四、结束语

华裔美国文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诸多变化,也在不同的典型代表作品上反映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曲折历程,当然这与中美政治背景分不开,但是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华裔美国文学体现出对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并且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语境之下,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面,引领华裔美国文学创造繁荣、共存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秦璇.全球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文化元素[J].山花,2015(22)

[2]侯杰.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同化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卜太山.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7)

[4]王建会.华裔美国文学批评30年回顾与反思[J].英语研究,2013(01)

[5]张雅伦.简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海外英语,2013(16)

作者:刘松 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