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青少年双性人格培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潘蓓蕾
作者单位:上海市七宝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等电视选秀节目受到各地电视观众的热议和追捧,中性气质的选秀明星也成为亿万青少年崇拜的偶像。2005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凭借其超酷的外形和接近男中音的嗓音将自己定格在了万众瞩目的时代焦点;2007年“好男儿”向鼎、师洋以其甜美、乖巧的形象在选秀舞台上无往不胜。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中性狂潮席卷而来,而被卷入狂潮的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愈演愈烈的中性狂潮,也使得人们在思索当今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开始关注中性的人格特征。
事实上,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很多少男少女冲破了性别刻板印象的框框,显示出新时代青少年独有的特征。笔者曾在高中校园里进行了调查,一个班的26位女生中有22名女生特别喜欢李宇春式的直爽、开朗、不拘小节,有15名女生不喜欢穿裙子,更爱穿牛仔裤或运动裤。而另一项“你心目中理想男生特征”的调查显示,除了传统的勇敢、坚强、大方等特质外,更多了爱心、善解人意、细心、周到等词汇。由此可见,“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中,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将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一个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应该具有刚柔相济的双性化人格特征。
二、双性化人格的起源与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背姆(s.Lbem)于1977年提出“双性化”的概念,Androgyn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男子Andro”和“女子gyne”,指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或优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并不是生理上的两性错位(易性癖)。
其实在我们国家,双性化人格的思想由来已久,很多成语如“静如淑女,动若英豪”“柔中带刚”等都是对双性化人格特征的生动描写。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明显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双性化人格更具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双性化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
有关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双性化者90%担任各级学生干部,成绩优异,在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不仅能恰当地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而且兴趣爱好广泛,人们常常可以在舞台上、运动场上看到他们的英姿。
三、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却能经常看到性别刻板印象的烙印。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女性角色固定、僵化的看法。即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成就动机等品质,而女性具有敏感、柔弱、重感情、被动、顺从等品质。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定型观念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被传承接受下来,给人们的性别思想意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倍;而在男女能力方面,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男性则具有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读物,其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势必会对学生的性别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钱铭怡对中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的性别刻板印象实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他们认为: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都超过女性,且成就动机高、坚强能干;而女性应善解人意、重感情、被动、顺从。这恰与古代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性别刻板印象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的现代社会里仍根深蒂固。著名人类学家米德通过对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的考察得出结论: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极少与性别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
性别刻板印象并不是生理性别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结果。社会环境因素不仅通过生理成熟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而且还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促进不同性别个体的不同社会化过程。因此,社会环境因素应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通过一定有效的教育策略改变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是可行的。
四、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建议
如何消除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推进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呢?笔者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建议。
1.开展科学的教育宣传,建立新型的男女平等观
科学的性别教育,就是打破关于两性的刻板印象,对性别差异进行科学的宣传教育,形成尊重差异基础上的新型的男女平等观。通过性别教育,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构建校园和谐的两性关系,保证男生、女生的全面发展。近一个世纪的性别差异研究一再表明:在人的一般能力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甚至在创造能力方面也不存在性别差异。Feingold(1988)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两性的认知能力进行分析,认为两性在认知能力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对男女两性在空间能力上的差异研究目前仍无一致的看法。张厚粲(1989)运用瑞文标准测验对我国5~70岁年龄段被试进行了大范围的测试,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不显著。赵叶珠、林仲敏(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此外,对有关领导有效性方面性别差异的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和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领导者都表现出相同的领导能力和效率。所有这些研究结果,都给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巨大的冲击。
2.重视因材施教,消除学生自身存在的性别偏差
要消除学生自身存在的性别偏差。许多高中女生受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影响,对理科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焦虑和畏难情绪。此时,教师应帮助这些女生,端正学习理科的态度,勇于面对物理等学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还要帮助她们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使她们在理科学习中取得成功。同时,教师还可以请一些数理方面学有所长的女专家、女教授,到学校来“现身说法”,为女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多向女生提问,多给她们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消除学生自身存在的性别偏差。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主题活动,为男女学生创设交往的机会,促进他(她)们之间的交往。在活动中,男生的阳刚之美、雄健之美和粗犷伟岸,强化了女生勇敢、坚毅、竞争等现代化意识的确立和发展;女生的文雅、温柔、甜美,可以给男生以信心和支持,从而使男生体会到真情和母性的伟大。这样就激发了彼此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他(她)们走上社会后,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机遇和挑战、困惑与冲突,在事业与生活中做真正的强者。总之,教育工作者要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做到因材施教。
3.将性别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范教材,为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提供保证
一方面要将性别教育纳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分析、感悟中认识性别刻板印象,跳出性别刻板印象的框框,充分吸取两性的优秀特质,完善自我、优化自我。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改革,修订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男性优势”的一边倒传播,使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没有性别歧视,起到促进性别教育的作用。
4.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运作,形成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合力
男女性别刻板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及家庭、学校、社会给未成年人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以及自身的个性特点影响着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父母是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的第一人,父母的态度会使孩子主动或被动地获得包括“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内的一些行为角色。因此,应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家长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的性别特征,纠正原有的错误认知,并指导家长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自己对子女性别认同的榜样作用,为青少年双性化教育奠定基础。
在学校,教师的期望效应对青少年形成双性化人格也同样重要。教师在班级活动中对任务的分配,对活动的指导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先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念,鼓励并指导学生从事传统上的属于异性的活动,习得双性化人格。
当然,“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形成也不可忽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尽早抓起,尽量避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性别刻板印象。不应仅在有着明显生理分化的青春期,而应在孩子有了性别意识起直至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在全社会倡导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实施科学的性别教育,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