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留守小孩人格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留守小孩人格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留守小孩人格发展

本文作者:徐礼平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就开始进入国内外学者的视野,成为焦点论题,被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颇丰,所涉领域涵盖教育管理、心理行为、人格发展、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综观文献,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留守经历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层面。事实上,留守儿童并非是一个分化的群体,其中既有因留守而产生适应不良的个体,但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为什么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条件下,有的留守儿童能健康发展,而有的不能?“在面对不利或者危险环境时,个体的心理弹性这种心理机制就会起保护作用,使个体能较好地适应环境,避免适应不良。”那么,心理弹性在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作用如何?本研究通过考察留守儿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从心理弹性理论角度理性看待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一、心理弹性及其相关理论

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我国的研究也在积极跟进之中,并在研究对象、研究侧重点方面有所创新。在心理弹性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前者是指那些能减轻处境不利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弹性发展的因素,后者则是指能够降低或减少心理或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积极因素。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外部保护性因素是指周围环境变量,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监护类型等;内部保护性因素则是指个体变量,主要包括个人气质、能力、技能及自我效能等。研究发现,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个体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个体仍有机会正常发展。

二、留守儿童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一)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范方(2005)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圆滑世故,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心神不定。蒋怀滨(2008)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乐群性低、淡漠孤僻、自卑拘谨、紧张焦虑,但独立自立性较强。曾红(2010)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大都表现为抑郁、自卑、内向、不信任他人、人际关系较差的人格特征。可见,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不容乐观。

(二)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徐建财(2008)的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拘谨,与人交往缺乏主动性,不愿冒险,缺乏进取心,做事着重现实、理智,缺乏自信,凡是力求妥善处理,较为镇静,不鲁莽,独立性较强,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高。然而谭杰华(2008)的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大都较为内向、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易波动、易生烦恼,喜欢冲动任性,但独立自强,遇事能当机立断。温义媛(2009)的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更为孤独、内向、情感冷漠。不难看出,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特征大都较为消极,但也存在一些积极的人格特征。

三、从心理弹性视域理性看待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

通过对留守儿童与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发现,这两者人格特征似乎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大都表现为不健康的人格特征。那么,留守儿童消极的人格特征是否由留守经历而起?留守经历是否必然导致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是否具有延续性?本文将从心理弹性的视角进行探讨。

(一)留守经历不必然导致留守儿童的人格问题。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从留守至进入大学这一时期,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较为积极的人格特征。留守儿童在经历情感缺失、亲子关系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仍可以同普通大学生一样步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生,这本身就是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巨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在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身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留守经历也并不一定导致留守儿童人格等各方面的缺陷。从留守儿童与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现状可以看出,似乎留守儿童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大都表现出不健康的人格特征,但是从留守经历大学生看,其积极的人格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不是留守经历在其儿童阶段所起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而在大学时期所起的负面影响更小?诚然,这与个体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密不可分,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可以断定,留守经历不必然导致留守儿童人格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人格问题不都因单纯的留守经历而起。在有关留守儿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的研究中,如发现其存在某种人格缺陷,则会以留守经历来解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然而,不少留守儿童在儿童时期并没有出现人格问题,而是在大学时期甚至以后才出现人格问题,这又当如何解释?综观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大都以“父母缺位致使家庭教育不足,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人格问题”为假设而展开研究,其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即便这些人格特征并没有明确的社会化特征,但留守儿童会据此在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制造某种隔阂,使自己封闭起来,避免与社会或他人接触交流,进而出现退避、消极、孤独、内向的人格特征。此外,留守儿童这一称谓的标签化经过了媒体、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不同程度的渲染加工,留守儿童已变成了一个群体化的标签,这些实为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的人格偏离。

(三)心理弹性视域下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延续性。从留守儿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特征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两个不同年龄阶段有着极其相似的人格特征,由此,不少学者得出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具有延续性的结论。部分留守儿童早年出现人格问题,但步入大学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格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比普通大学生更为和谐。此外,部分留守儿童早年人格良好,而在成人之后,却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问题。从留守儿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人格特征一致,就给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下“具有延续性”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学者探讨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是否会产生影响,实则是探讨环境因素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生活经历或环境对其长大以后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法都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其论著中并未指出个体人格发展具有延续性。埃里克森的人生周期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一生都会经过八个阶段,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如未完成就会阻碍个体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心理发展。”个体的人格发展亦是如此,在未成年期间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任务。那么又该如何理解留守儿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一致性呢?或许应该从个体心理弹性的视角去看这一问题,即个体在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下,其人格可能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反之,在诸多危险性因素作用下,其人格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