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不同维度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
(一)家庭维度家庭是我们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父母教养模式和家庭文化等,这些都将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认知水平。首先,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社会地位低下,会使得个体成长期间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压抑心理聚集,贫困生会常处于愤恨、焦虑等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其次,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生活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贫困生家庭一般采取专制型和放纵型的教养方式,少部分为民主型。一则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往往渴望能从子女身上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对子女进行专制型教育,导致子女背负太多压力而郁郁寡欢。二则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养问题,听之任之,放纵式培养,导致子女极其缺乏安全感和自控力。再次,贫困家庭内隐着的价值取向和三观认识等也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如穿衣打扮、言谈举止等各种有形无形的表象,都折射出家庭的若干情况。贫困生长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较为落后的环境下耳濡目染,自然很难融入同学的生活圈和校园文化氛围,往往表现出孤僻、冷漠和内向。
(二)社会维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科技的加速进步和国际化程度的加剧,在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方面,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比如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价值观的衰败和信仰的迷失等不良因素,充斥着校园里的贫困生。由于对物质利益的狭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攀比,盲目消费,人际关系势利等,冲击着贫困生的价值观,扭曲了良好的人性品格。加之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贫困生心理负担更是日益沉重,出路难寻。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剧增,大学生回乡种地等报道屡见不鲜,使得越来越多的渴望通过上大学摆脱贫困的学子对上大学产生了质疑,对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感到一片茫然。
(三)个人维度影响和制约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观原因:⑴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境贫寒而立志脱贫,但现实生活的种种制约又难以实现,故当理想与现实矛盾时,自卑感骤然而生。⑵心理调适能力差:有些贫困生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怨天尤人,感情用事,总是对自我心理缺乏恰当的调适,日积月累后便情绪悲观、心理失衡。⑶性格内向: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们常不敢轻易与人交流,往往对自我信心不足,做事小心翼翼,使得贫困生更加的漠视自身潜能,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压抑、孤僻等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环境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上可将其分为三个内容层面:调适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和促进心理发展。针对贫困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具体方向:
三、提高贫困生的认知水平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对人对事的全部认识上必然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观念,难免会造成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偏差。因此,高校应客观积极地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和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着重培养贫困生自强、自信和自尊的主体意识,能够学会自主独立地分析和确定自我发展计划,树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贫困生不能因经济的压力而把自己全盘否定,抹杀自我优势,将其与整体的自我评价等同起来,造成心理贫困。牢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始终坚信暂时的贫穷并不意味着一辈子的潦倒,只有拥有了知识的财富和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走出贫困的阴霾,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校园里,应以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师生、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为主体,形成团结互助、宽容友爱的良性互助关系,使得贫困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贫困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比如:培养贫困生的社会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帮助和关心别人;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从中彰显自我价值,也赢得了他人尊重。努力为贫困生创建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使之在人际互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自我信心,克服自卑消极心理,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增强贫困生对抗挫折能力
加强贫困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活中,多数贫困生往往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过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感情和人际交往受挫等原因,备受打击,情绪低落,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这样对个人对集体都是不利发展的。高校应有效开展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力,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注重家庭正面教育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会辩证地认识挫折,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挫折和失败中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调整自己,提高自我抗挫折能力。
六、培养贫困生健全的人格
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保持头脑开放、胸怀宽广,同时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使身心得以平衡,思维更加活跃,才能拥有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高校应正确引导贫困生了解并正视自己的人格现状,指出其人格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教会贫困生重塑健全人格的方法,从而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未知的考验。
七、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注贫困生成长,使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进行,使其提高人生质量,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在贫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一)外部引导与自我调适相结合学校应组织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训练和个案咨询,比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外界的引导、支持和帮助下,以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为主体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主动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情绪的技巧、方法,以减轻内心的冲突和不安,缓冲心理负荷。
(二)扶贫与扶志结合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通过设立奖、勤、助、贷、补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社会企业、个人也设立各种爱心奖、助学金来鼓励芸芸寒门学子。但大量研究表明,物质扶贫效果甚微,反而容易纵容他们养成等、要、靠的惰性思想。高校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资助政策为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如何将扶贫资助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因时制宜,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能力培养、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等方式,使他们树立信心,引导其正确看待逆境和贫穷,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等,在调适贫困生建立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在逆境和困苦中成长成才。
(三)助人与自助结合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我们往往侧重“外部给与”,而忽视了贫困生“自主造血”的功能。要实现高校贫困生群体“助人自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主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加强责任意识和健全自我意识。首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从思想上正视现实和困难,树立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其次,经济扶助与自我成才有效结合,比如在劳务型勤工助学的基础上,大力扩展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后,经济资助由暂时性的“他助”转为可持续的“自助”。有意识地向贫困生灌输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深化感恩教育,变社会的爱心为他们成才的动力,使他们明白今日人人助我,他日我助人人的观念。
(四)家庭、社会和学校结合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高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成才,使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最强合力,达到最佳效果。创建良好的社会关爱环境,争取各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利用媒体优势大力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抓住典型报道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先进事迹,倡议校企合作,鼓励社会资助资金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平等互助的人际交往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搭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平台:协调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保证三者关系中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原则,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保证能步调一致的帮助贫困生茁壮成长。
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参与及努力。高校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以疏导、管理、服务及人性化为核心的工作观念,坚持“立足于思想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思想教育于管理”的工作方针,确保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桂元单位: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