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对象与方法
包含家庭生活方面、工作学习方面、社交及其他方面,共48条国内常见的生活事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受生活应激事件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研究者在保留原评分方法及维度的前提下,选取42例社区居民开展质性访谈及预调查后将原始问卷修订为74个条目;选取心理学、社会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专业领域的5位专家开展两轮咨询,内容效度比为0.962,研究者在专家意见的指导下经过增删修改将条目数量修订为80个;采用离散趋势法、t检验、信度分析法进行条目筛选后,保留家庭生活方面、工作学习方面、社交及其他方面,共77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α为0.86,其他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均>0.7,内部一致性较好。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思维、情感、行为等较为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共90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质量控制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及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使用统一指导语对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居民介绍调查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发现错误及遗漏及时返还补填纠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1.乡镇社区居民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较高,有待改善本研究采用修订版LES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乡镇社区居民的生活事件应激水平为0~266分,平均为(87.34±79.68)分,较郑严平等研究结果高;3个维度中家庭生活方面的应激水平得分最高,社交及其他方面次之,工作学习方面最低。考虑可能的原因为研究者在质性访谈及专家咨询基础上对杨德森等的生活事件问卷进行修订,分别于家庭生活、工作及社交3个维度增添条目,例“与各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家庭责任、购房、居家环境等”“工作变迁、职业安全防护、福利保障等”“自身压力的宣泄、本人及家庭成员就医及养老、担心环境污染及自然灾害等”。该类条目均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转型期所凸显并加大人们生存压力、诱发不良心理卫生问题而切实存在的现象,进而导致本研究中居民生活事件处于较高应激水平。此外,本研究所选择的是经济竞争力较为落后的4个乡镇社区,其中在家庭中承担较大责任的50岁及以下社区居民占89.3%(746/835),无固定工作的农村居民及自由职业人员占55.6%(464/835),因而调查结果为家庭生活方面的应激水平最高,工作学习方面的应激水平最低。
2.乡镇社区居民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解释的总变异为27.9%。家庭生活方面受婚姻状况、年龄及居住地区3因素的影响,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12.1%;工作学习及社交方面分别受性别、文化程度差异的影响,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0%、6.0%。方差分析结果还显示,50岁及以下居民所受生活事件应激较大,可能由于中年群体作为家庭或社会群体的中流砥柱,受到涉及事业、经济、婚姻、人际关系、侍奉老人、教育子女等方面的压力较为集中,所遭受到的生活事件多,应激随之加大。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对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较高,并随着转型期政策体制的改革,既要面临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各种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还要应付工作及家庭生活所带来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更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而文化程度较低居民较易满足于自身的生活现状,心理状态趋于平稳,生活事件的应激较小。此外,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无工作的务农人员所受生活事件应激量较城镇居民高,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信息化步伐加快,农村居民的生理、心理需求与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产生冲突,为满足其消费需求,在迫切融入于大城市中面临更多文化再适应等应激事件,而应对方式的不完善导致其心理症状的出现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其他婚姻、性别方面的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乡镇社区居民的生活事件应激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正相关生活事件的应激越大,居民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不良,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居民生活事件应激与SCL-90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SCL-90总分与居民的家庭生活维度相关性最高(0.823),社交及其他维度次之(0.651),工作学习维度最低(0.562),这与各维度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排序相一致。自20世纪30年代Selye提出“应激”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原影响身心健康的理论受到广泛关注,尤其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躯体及心理社会紧张反应的影响较大,而好事或中性事件则影响较小。以上提示可通过对个体生活事件的测量来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以修订版LES进行调查,高分组占38.0%,尤其家庭生活方面得分最高,即乡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应受到关注,相关人员需考虑采用相应护理治疗措施来予以改善。此外,本研究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即个体能否恰当处理与社交人群的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的维护有重要影响。WHO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状况”作为健康定义的重要组成内容,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与研究也从传统单一身体模式转变为身体-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因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来改善乡镇社区居民社交关系的处理对减轻其生活事件应激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本研究采用修订版LES对4个乡镇社区的部分居民开展调查,了解其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但尚未能建立我国乡镇社区居民生活事件应激的常模,问卷得分也仅能作为推测居民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并进行相互比较的参考标准,需在后续研究中增大样本量及样本代表性,为建立全国社区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常模奠定基础。
作者:雷慧段莉郭奕嫱贾秀忠李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