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也堪忧。本文以H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至今,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均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入校后,受到来自社会、学校、文化、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压力、冲突,极易产生不良心理,若对此疏于应对缓解,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学习基础整体不高、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准确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的起因,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H学院参考了权威期刊刊登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高校实施心理测评所普遍使用的工具效果评价,选择了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和SCL-90心理量表两部分组成最终测评问卷,对新生开展心理测评。下面以2017年的测评数据进行说明。对全院2017级3282名学生进行问卷测评,实际参测3230人,总参测率为98.42%。

(一)人口学资料结果与分析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部分人口学资料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尤其是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密切相关。H学院学生心理测评的第一部分内容是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学科性质、生源地、是否来自地震灾区(H学院地处四川,学生大部分为四川籍)、民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管教方式、是否曾经是留守儿童、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有重大心理创伤、是否曾有过极端的想法或行动、家族病史等方面。表1条目均为心理危机高风险项目,表明H学院2017级学生中有13.03%曾有过极端想法或者行动,12.38%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9.23%的同学曾有重大心理创伤。这些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较高,人数不少,提示在工作中要重视心理危机的高危因素,多了解关心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积极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和调整压力,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进行监测,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便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二)SCL-90量表结果与分析

SCL-90心理量表可以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适合大学生使用。SCL-90量表共有90道题,分为10项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该量表采用五级计分制,1表示没有,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偏重,5表示严重。1.整体测评结果根据SCL-90全国常模标准,量表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照此标准,H学院2017级参测学生中,未达到阳性学生人数为2955人,占总人数的91.49%,表示该学院2017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275人(8.51%)达到筛选阳性标准,需要进一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入校以来的适应、学习、人际及情绪等各方面的情况。2.总分大于等于200的调查对象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比较在达到筛选阳性标准的275人中,总分超过200分的有200人,超过220分的有120人。分数越高,提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不容乐观,需要引起老师及学生的积极关注。表2中因子分<3为轻度症状;3≤因子分<4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其中总分超过200分学生的因子分最高的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表明H学院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重的新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此三个方面。

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学生刚进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和群体,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有些学生可能过分重视自己的仪容整洁,会反复洗脸、洗手、洗衣服等。还有些学生可能因为高考没有考好而感到非常自责,以后为了不出错会出现反复检查的行为。刚进入大学,部分学生可能还未调整好状态,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压力比较大,脑中会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习惯了大学生活,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强迫症状会有所缓解。对于问题严重者,需要给予专业的支持和帮助。2.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开始过集体宿舍生活,因为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差异,可能会出现矛盾和纷争。有些同学缺乏沟通技巧,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H学院女生较多,相比于男生,女生更看重人际的亲密,渴望和谐的人际环境,因而对人际冲突也会更敏感,更可能出现人际关系的不适应。3.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氛围长期不和谐,造成性格内向、敏感,而自身心理调节方式单一,且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长期压抑,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可能会出现自责感、无助感、无价值感,重者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甚至出现疑病、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H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抗压耐挫、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足。如果不重视心理疏导,紧张、不满、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没有及时消除还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1.因为缺乏心理学专业学科支撑,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制度尚不完善,力度不够,影响面不足,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H学院虽设有心理健康中心,但挂靠在学工处,心理咨询室不固定,不仅几经搬迁,且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咨询服务工作宣传不足,工作成效性不大,学生认可度还有待提高。2.缺乏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且需对从业人员持续开展知识培训和业务提升。在H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队伍流动频繁,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类培训往往费用高昂,学院经费支持不够,心理老师难以得到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阻碍了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3.H学院虽然按照教育部要求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是课时安排不足,10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教学设计理念较陈旧,方法和形式不够丰富,照本宣科多,师生互动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心理状态是个动态的过程,各个年级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仅仅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够的。4.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H学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讲座和组织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活动内容尚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生参与面不广。5.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尚不健全。H学院虽然建立了学院-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院、系学生会设立了心理部、班级设置了心理委员,对学生日常心理危机的发现、跟踪和干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系和班级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工作,只能被动执行学院心理中心布置的常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深入。

四、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统筹规划

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心理健康中心、学工处、思政处、教务处、各系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规划指导。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制度,制定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各部门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

(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大框架

健康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没有正确思想的引领,可能导致认知偏差、心理扭曲,进而发生心理危机,甚至走上伤人、自伤的不归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仅有两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时期,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时展变化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三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做好分层分类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还应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状况和易发心理问题设置相应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教育部要求的32-36课时。应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高职生实际情况,将健康职业人格教育、行业岗位环境心理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就业挫折心理教育等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内容编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同时,注重运用实践教学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心理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增强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

一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首先要确保专职心理老师数量足够,应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保证师生比不低于1:4000,至少配备2名专职心理老师;其次要建立一支满足相关专业要求和专业技能、以辅导员为主的兼职心理老师队伍;最后还应组织培训一批肯负责、有爱心、能力强、掌握一定心理工作技巧的学生心理工作者,深入到广大学生中,倾听同学心声,及时帮助老师发现同学心理问题,在老师指导下有效开展心理陪伴和心理辅导活动,充分发挥朋辈支持关怀作用。二要加强专职心理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者培训,帮助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三要坚持心理咨询工作持证上岗,确保心理咨询规范开展。四要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的考评和科研工作,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

(五)以活动为依托,全方位全过程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组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等活动,还应结合学校各项育人工作全面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品质。比如通过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的精神;通过专业认知和实践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需求,激发学好专业的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爱护自己;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通过寝室文化建设活动,融洽学生寝室关系;通过运动会、艺术团、社团等活动平台,开展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学生纾解紧张压力,陶冶美好情操;通过耐心细致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使学生收获满意和幸福感。

(六)加快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睡着学生对网络和手机的使用日益频繁,高职院校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利用学生常用的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活动等,及时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七)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探索家校合作模式,构建密切联系制度,对家长开设简单心理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之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能正确面对,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卢勤,人口学资料在大学新生心理建档中的运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2]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

[3]夏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6(33).

作者:邓忠 陈蒂丝 陈越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