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充斥着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在这其中,对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产生的改变尤为明显。生活在新媒体环境当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现代的发展来说,首先需要对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以及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开放和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的心理展开互动,提高对于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时代以及各种通讯技术、娱乐技术不断的出现和发展,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多的优点,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信息的广度上都较传统媒体有很大的改进,除此之外,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改变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交流上的限制。作为大学生来说是接触新媒体最主要的人群,因此他们的思想意识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当下的发展之中,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创更加新颖的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对于大学生的分析

1.1学生的心理变化

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网络成了人与人之间互动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大学生的虚拟世界当中,可以表现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心理反应,并且可以脱离社会对于学生的一些限制,在虚拟环境之中产生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从而在虚拟世界中能够更真实的表达自身对于社会的认知及看法,而且作为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相对比较旺盛,因此,对于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有更强的敏感度和好奇心,容易被网络环境上的虚拟信息所误导,就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沉迷,并且将一些虚幻的信息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从网络世界带到现实生活当中来。

1.2个性盲从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活跃,而且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比较旺盛,对于社会上的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方式,在现实生活当中会出现与虚拟世界中差别较大的反应。尤其是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之上,很容易可以看到大学生的踪迹,并且他们会根据某一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些虚拟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针对平台内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权威的团体的言论,大学生的关注度也相对比较高,这就导致很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上某些言论的影响,而误导学生的理性思考。

1.3自我展现的欲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一些社交软件当中,可以经常性的到一些学生自身生活轨迹的分享,通过一些社交平台,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的生活环境,但是尽管如此,在生活展示的过程当中,它们还存在一定隐私的心理,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隐私的平台,会产生与其他陌生的平台上不同的展示信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当中,相对来说比较孤僻,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却可以大胆地展现自我的魅力。

2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2.1教育模式更多样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新媒体时代之下,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多了更多新颖的途径,在传统的教育当中,以教师对学生的讲述为主,这样的形式导致课堂的吸引力以及知识的吸引力不够强大,无法引发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因此得到的教育结果也相对比较差。而从新媒体平台上可以更加多样的视角,或者是陌生人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疏导,也可以通过一些短视频互动的形式展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隐私的环境。

2.2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从新媒体的特点来说,它的平台相对比较多样化,而且信息的提供渠道以及信息本身相对更加多样,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可以获得更加多样的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新媒体平台与他们的市场生活更为接近,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更为便利。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大大降低在课堂上对学生教育的压力,提高整个课堂教育的效果,使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达到轻松的氛围下去进行学习的状态,并且可以取得相对比较优异的教学成果。

2.3促进学生进行交往

新媒体平台对当下的学生甚至是社会大众来说是更为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因此,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密切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而且通过学习的形式可以结识更多新的朋友,开放自己的社交圈,促进自我的发展。除此之外,大学生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上对于自己的生活进行展示和开放,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并且通过生活方式开展更多的交流和思考,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有益的发挥。

2.4消极影响

尽管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来说多了更加可能性,但是也很容易使大学生沉溺在网络环境当中,并且过于沉迷于手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而导致实际的交流与生活圈相对比较狭窄,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渐渐疏远。新媒体平台由于发展还并不完善,因此,在信息的传递过程当中,包含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误导或者干扰的负面影响。如果学生过于沉迷于在网络世界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就会导致自己真实的信息,容易在网络环境当中暴露,容易引发一些安全问题,并且在与网络世界的陌生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容易对于自身的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并且由此引发违法犯罪事件。

3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

3.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来说,提供了更加多的便利,但同时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新颖的网络平台之下,促使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作用被减弱,面对于这种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树立新媒体思维,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新媒体平台运用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新媒体平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新媒体采取更加健康的使用方式,发现问题是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价值理念进行纠正。

3.2建立更加多元的教育模式

对于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来说,新媒体平台无疑已经慢慢地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加科学的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规划,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措施上,可以在一些平台上开定期的公众号推送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或者是录制一些有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视频,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引发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互动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课程的开设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这样保护学生隐私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缓解学生对于现代生活的压力,解决在实际生活当中他们遇到的问题。

3.3搭建预警平台

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心理的压力,但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和明显,尽管新媒体平台不断向前发展,但是除了线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之外,还要注重线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是进行这项工作,单靠学校里的教师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搭建一个对学生的心理预警的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可以制定一些应急的方案,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动向,并且针对一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这样的形式,及时的关注到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更加迅速高效的处理好心理问题,对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

3.4提高教师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达到高度重视的层次,因此,学校内部专门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相对来说并不完善,但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普遍,这也就导致对于教师来说产生了一定的教学压力。并且由于新媒体平台对于整个教育模式带来的影响,需要高校教师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全新的思维去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对于心理健康教师招聘的过程当中,需要具体的去考虑学生的状况,以及整个学校内部老师和学生的配比等多方面的因素,提高当前校园内部师资的力量,打造一支更具有新媒体意识的教育团队,可以以更加熟练的能力去运用和发挥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工作效率,学校内部也可以对于心理健康教师展开定期的培训,并且向其传授有关系媒体的知识,保证能够提供给学生更有价值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容达到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学校内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改进,并且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和困难,尤其是针对新媒体环境之下,要求专门的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理念,根据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能够积极地发挥新媒体对于学生带来的正面作用,提升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并且可以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符合大学生这个特殊时期,它的心理变化以及思想变化的真实状况,能够做到真实的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保证学生可以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子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思考[J].智库时代,2019,(26):77+80.

[2]朱永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16,(05):34-36.

[3]蔡文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87-89.

作者:张薇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