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英语隐喻理解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英语隐喻理解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英语隐喻理解

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及其教学作了探讨,希望对学习者和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隐喻理解想象力词汇运用

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揭示“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及语言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所以长期以来语言学和哲学家对隐喻怀有浓厚的兴趣。

事实上,隐喻是极其难以理解的,其中涉及到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还要求读者具备较宽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经历,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作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Ufile,你的论文中心

1隐喻的意义取决词汇的运用

在隐喻中,词汇可以用来抬高和贬低、祈祷和宣传、描写和规定。不同的词汇运用反映了作者不同的用意,也表达了各种话语的不同意义。隐喻中的词汇运用,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去注意那些具有非命题性质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给人以想象、回味的空间。比如“Ideasarefood”这一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我们可以至少作如下几种诠释:

(1)Ideascanbedigested.

(2)Ideascanbeswallowedordevo-

ured

(3)Ideascanbenourishing.

(4)Icanleaveagoodorbadtasteinourmouths.

(5)Ideascanofferussomefoodforthought.

(6)Ideascanbespoon-fed.

词汇的运用有拙劣和高明之分。如果用“wind”代替“food”,那么“Ideasarewinds”这一句话就没有什么隐喻的意义可言。又如:Ufile,你的论文中心

(7)Thepianistisabutcher.

(8)Thesurgeonisabutcher.

(7)句中“pianist”和“butcher”之间没有什么隐喻可言。(8)“surgeon”和“butcher”之间有相似点,意指“surgeon”在技术上的粗劣。总之,隐喻属于运用领域,其意义是由词汇独创性运用来决定的。

最常见的是“名词化(nominaliza?鄄tion)”。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试见以下各例:

(9)isimpairedbyalcohol→alcoholimpairment

(10)theyallocateanextrapacker→theallocationofanextrapacker

(11)someshorter,somelonger→ofvaryinglength

(12)theyareabletoreachthecom?鄄puter→theiraccesstothecomputer

(13)technologyisgettingbetter→ad?鄄vancesintechnology

Ufile,你的论文中心

同样,本来由名词词组体现的参与者可隐喻为过程,如butter和knife原为表实体的名词,被隐喻化为表物质过程的动词:

(14)Webutteredthebread.

(15)Themanknifedthelady.

2从关系过程及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来理解隐喻

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都是及物性的关系过程的隐喻化。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区分为“集约型(intensivetype)”,“环境型(circumstantialtype)”和“所有型(pos?鄄sessivetype)”。例如:

1a.Thegovernmentstillhopestostemthetideofinflation.(隐喻)

b.Toresisttheforceistostemthetide.(集约型关系过程)

2a.Keepyoureyesontheball.(转喻)

b.Thegazeis(directed)fromtheeye.(环境型关系过程)

3a.Atthispointthestringstakeover.(举喻)

b.Violinshave/containstrings.(所有型关系过程)

以上各个例句表明,像“tostemthetide”,“keepyoureyes”和“thestrings”都是各种关系过程的转喻。也就是说,1a、2a和3a的斜体部分都是喻体,1b、2b和3b说明这些表达式如何转成隐喻。

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下例所示。

1a.Theyclimbedthemountainonthefifthday.(物质过程)→

b.Thefifthdaysawtheirascentonthemountain.(心理过程)

2a.TheydancedinHungarianstyle.(行为过程)→

b.TheydidaHungariandance.(物质过程)

3a.Weatethereintheevening.(物质过程)→

b.Wehadsupperthere.(关系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onthefifthday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状语,但在1b中转喻成了Thefifthday,是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or)”,体现为名词词组;以动词体现的“过程”climbed则转换为ascent,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phe?鄄nomenon)原来的themountain的语义功能为“范围(range)”,变成onthemoun?鄄tain后,隐喻为环境成分,句法上是个介词短语体现的状况。对其余两句我们也可做类似的分析。这样,这类语法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本来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如1、2、3例中的a句,叫做“一致式(thecongruentform)”,把隐喻化的句式叫做“隐喻式(themetaphoricalform)”,如各例中相应的b句。

3隐喻的理解需借助于想象力

不论作者的创造还是读者的诠释,均离不开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等于头脑的空想,其根源应追溯到现实世界的生活经历。正是由于这种经历,我们才得以知道哪些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相似之处。

例:Thisshipplowsthesea.

“plow”用来表达船过大海的情景,读者仿佛可清晰地看到一艘雄伟的船只在蓝蓝的大海中沉稳有力快速地鼓浪前进,船身两边湛蓝的海相互辉映,一张绝妙的海上破浪图。

如何区别隐喻和非隐喻呢?只要看句子是否含有想象的成分即可。

(1)Marriageisworkofart

(2)Marriageisaschoolofthought.

凭想象,我们可判定前一句含有隐喻,后一句话则是毫无意义的单词拼凑物。前一句婚姻被想象成一件艺术品,从而使我们对婚姻可作许许多多的诠释。

(1)Marriageiswork.

(2)Marriageisanaestheticexperience

(3)Marriageinvolvescreativity.

(4)Marriagerevealsyourpersonality.

(5)Marriagecallsfortimeandenergy.

(6)Marriageneedsinvestment

(7)Marriagerequiressacrifice.

4隐喻的理解与应用建立在说话者和听者之间共享要领的基础上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两种文化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对事物认知的迥异。例:(1)Icanonlysaythatheispig-head?鄄ed.(我只能说他长了个猪脑子)(2)Ire?鄄gretsomuchthatIwastedmygoldenagesbyplaying,goingdancingandgettingdrunk.(我很后悔我黄金时期都浪费在玩耍、跳舞和酿酒中了)

例(1)中作者的本意不说他像猪一样蠢,在中国文化中猪经常被看成愚蠢的动物,而在英美文化中猪则被认为是很聪明的动物。例(2)中“goldenages”汉语是黄金时代、金色年华,还常指精力、身体及记忆等处于顶峰状态的时期;而在英美文化中“goldenages”是指人退休以后的岁月,也就是说60岁以后的阶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交流中的偏差,甚至误解,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体内涵,才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国的语言隐喻也是如此。

Ufile,你的论文中心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语的动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常晓梅.英语暗喻的认知、理解与施教[J].外语教学.2001(4).

3陶文好.论隐喻的层次[J].外语教学,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