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英语高分低能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观念认为,人的质显量主要是知识质量,教师把学科知识作为一堆现成的成果来教,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接受、记忆、再现这些知识成果,使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二十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变革要求开发人的智力,使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选拔人才手段的考试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考试标准逐年提高,为四化建设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考试逐步在各行各业中显示出它的绝对性和权威胜。但不容忽视的是,它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一一高分低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繁育思想更新不彻底,考试制度改革力度不够。
繁育思想就是培养人才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核心内涵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一是为什么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是如何培养人。教育思想的变革就是要确定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亦即是变单纯的应试教育为国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现在虽然我们已经在大力提倡本质教育,但由于长期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现行的考试制度都是为选拔人才而设制的,考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升学率变成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硬性指标。对于普通中学来说,会考和高考就成了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考核教师教学水平最具权威性的准则,在这种环境下,“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教多难,考多难;考多难,教多难”就成了中学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年复一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上就围绕着这个指挥棒转,而社会上又往往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杜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此,无论重点中学还是一般学校,都崇尚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提高‘升学率”。所以,只要还继续保留现有的教育体制。再加上现行的考试制度,素质教育就很难在中学真正地全面贯彻执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患知识狭窄、偏科严重的残疾,便是靠死记硬背,被教师“灌”出来的高分低能儿。
第二、教育管理措施不当,没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积极因素。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它具有创造性,迟效性,交叉性和隐蔽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传授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的结晶,教师劳动的效果很难在短时期内作出全面的评价。教师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由此而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很难用数量来全面衡量的,一个教师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其劳动强度往往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一个学生的成长,是他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综合教育,是各学科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结果。如果一律以简单的、纯量化的标准模式去予以衡量、评判,非但起不到推动促进的作用,反面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它很难客观、全面、公正地衡量一个教师工作成效的好坏,其结果常常会激化矛盾,影响人际关系,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三、部分教师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繁师。这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箴言警句。一支德才兼备且掌握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所在。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更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多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不能只看到终结性评价,还要注意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现在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教师的教学不是按照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展现学生的个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而是站在“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难,教多难。”的立场上,挤占学生时间,毫无同情心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让学生不加思考,重复机械地抄写,节假日都要加班加点补课,一天到晚都为了考
试而疲于奔命,没有机会也没有闲暇来提高自己,学校成了名符其实的考试训练场,教师教学只为考试,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变成了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取得高分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名师出高徒,试问,一个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教法落后的教师,怎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人才?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泯灭了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好奇心,形成了“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校长管的辛苦,师生终日辛苦”的苦行僧式的教育教学体制,使整个教学变得越来越僵化,目标取向的片面性,导至了教育的畸形发展,高分低能成了它发展的必然结果。综上所述,高分低能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观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想攻克这一“顽症”,只有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旧的考试、评估制度,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振兴中国的教育,全力以赴将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