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篇连贯认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语篇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基本的认知机制如隐喻和转喻从认知角度探究语篇连贯。再者,建立在语义关联基础上的认知推理也能很好地解释语篇连贯。
[关键词]语篇连贯;认知;隐喻;转喻;关联
Abstract:Alongwiththefurtherresearchoftext-linguistics,moreimportanceisattachedtotextualcoherence.Thispapermainlydiscusseshowtoanalyzetextualcoherenceintermsofcognitionbasedonbasiccognitivemechanicaldevice,suchasmetaphorandmetonymy.Furthermore,cognitivereferencebasedonsemanticrelevancecanalsoaccountfortextualcoherence.
Keywords:textualcoherence;cognition;metaphor;metonymy;relevance
随着语篇语言学(Text-Linguistics)在20世纪60年代的崛起,语篇连贯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传统上,语篇连贯的研究是从语音、语义、结构和句法的角度来进行的,它主要侧重于表层意思的研究,例如Alliday和Hasan等人从衔接手段的研究入手,探索语篇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其实,连贯不是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上的连续。Crystal认为连贯是语篇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和关系必须彼此相关,从而能使我们对话语的深层意义进行合理的推理。Reinhart提出了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explicitandimplicitcoherence)。她认为显性连贯必须满足连续性(connectedness)、一致性(consistency)及相关性(relevance)。而隐性连贯通过某种语用阐释程序将其解释为具有连贯性。所以,在命题与命题之间缺乏明显连接的情况下,读者需要利用语用手段及其他有效手段推导出其中的隐性连接意义,从而建立语篇连贯。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Widdowson、Brown和Yule等则注重情景因素和认知能力等非语言因素对语篇连贯的制约和影响。国内学者如胡壮麟[1]、朱永生[2]、严世清[3]、王寅[4]也都论及言外因素对语篇形成的作用。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谈一谈语篇连贯问题。
1隐喻与语篇连贯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隐喻(metaphor)是源域(sourcedomain)向目的域(targetdomain)映射(mapping)的结果。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赵艳芳也论及,在隐喻结构中,各种本来似乎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也体现在语篇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在语篇的生成与发展中,从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规律来讲,说话人往往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隐喻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事物。从认知方式和认知规律来讲,说话人往往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隐喻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事物,交际过程中,发话人为保证语篇信息流的畅通,需要时常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作出假设,以便使信息具有最佳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对于受话者来说,信息的可及性程度越高,语篇的连贯性就越强。隐喻在语篇连贯机制中就起着一种纽带作用,一个隐喻就是一个语义场,制约着整个语篇信息的发展。为什么隐喻和相似的概念对于语言来说是那么基础性的东西呢,原因就在于语言的经济性和开放性。正如洛克所言,相似性的感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可思考性的(thinkable)。”它可以使我们从概念方面和语言方面适应新的情景而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虽然隐喻不能为我们提供单独的、古代的意象,但它们通过共通蕴涵来达到连贯和互补。我们的生活中弥漫着隐喻,所有的篇章中都弥漫着隐喻。而正是在日常的一般篇章中可以找到最重要的隐喻;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所以我们认为它应当能够帮助实现连贯。如果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实现篇章连贯,那么这种连贯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在许多的语篇中,写作者往往借助隐喻来说明和解释读者不太熟悉、不太了解的事物。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在许多写作或修辞学书中,把隐喻的这种现象称为扩展式隐喻,这种隐喻扩展重复,一方面使隐喻创造的形象完整一致,使隐喻产生的意境和谐自然,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是使语篇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隐喻能通过三种形式达到语篇连贯:单个隐喻﹑两个或多个隐喻﹑隐喻一致。
1.1单一隐喻
在语言使用中,单一隐喻有时形成语篇单位的一个主题,目的域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阐释和加深,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语篇连贯。例如:
(1)Inthesouth,weweretoldwearedogs,whosimplyhavetogetusedtoourkennels,andwewillgetaniceboneandakindword(SinclairLewis,KingsbloodRoyal)
在语篇(1)中第一个隐喻充当了主题隐喻,其后的隐喻意义由其阐发而来:我们被比作狗,由此我们住的地方比作狗窝;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作骨头(狗赖以生存的食物)。
1.2两个或多个隐喻
有时两个或多个隐喻能构建一个语篇的基本结构而使语篇连贯,例如:
(2)[ZK(]Holdfasttodreams,
Forifdreamsdie,
Lifeisabroken-wingedbird,
Thatcannotfly.
Holdfasttodreams,
Forwhendreamsgo,
Lifeisabarrenfield,
Frozenwithsnow.(LangstonHughes,Dreams)[ZK)]
语篇(2)是一首诗,其中“生活”分别隐喻成“鸟”和“土地”,不难看出,这种双隐喻结构的语篇也是连贯的。
1.3隐喻一致
隐喻一致的概念是Lakoff&Johns提出来的“当两个隐喻很成功地达到两个令认满意的目的,我们就可说隐喻一致”[5]。一致性决定概念的复杂性。许多隐喻能促成概念的建构,因为概念本身就是隐喻的。再者,既然隐喻是开放,一些隐喻与其关联的隐喻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组织而意义却是连贯的。
2转喻与语篇连贯
2.1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
Lakoff&Johns[5]认为转喻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其证据来自于心理学关于类典型效应的实验研究:受试人判断范畴的某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好地代表着这一范畴。例如知更鸟被认为能比鸡、企鹅或驼鸟更能代表这一范畴概念。因此范畴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被称为类典型成员并代表(standfor)整个范畴。同样在英语文化中“housewifemother”是“mother”范畴中具有原形效果(prototype-effect)。常用来指称“stepmother”“birthmother”“adoptivemother”或整个“mother”范畴。因此发生在概念层面的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整体或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vehicle)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转喻目标(target)的心理通道[5]。例(3)中的“Chicago”能分别激活转喻目标“芝加哥市民”、“芝加哥运动队”、“芝加哥政府”:
(3)[ZK(]a.ChicagoisallexcitedabouttheBulls.
b.Chicagohasjustwonanotherchampionship.
c.Chicagowaslateinspendinginitsapplications.[ZK)]
又如,你生病了去看医生,你告诉他你打喷嚏、咳嗽。医生说你感冒了。这一成功交际表明在医生思维中选取了范畴中的类典型成员“打喷嚏”、“咳嗽”来指称并激活整个“感冒”范畴。
2.2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
传统意义转喻限定为相关事物的替代,通常被形式化为“XstandforY”。其实这种替代不只局限于事物名称的简单替代,而反映了一个认知心理过程。例如:
(4)IfoundmyselfwhistlingMozartundermybreath.其中“Mozart”不指Mozart其人,也不简单替代“音乐”,而是指“Mozart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在这一认知过程中,"音乐"作为转喻目标(target)的概念实体(conceptualentity)和转体“Mozart"同时出现在概念层面上,只不过“Mozart”这一概念实体更具突显性而被我们选择作为参照点,以达到对客观事物整体“Mozart创作的音乐”的认知罢了。由此看来,转喻关系中也存在着概念的相加和选择。因此Langacker认为转喻的实质是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其中一个概念实体(转体,vehicle)为另一个概念实体(喻标,target)提供心理通道(mentalaccess)[6]。
语篇连贯的认知分析(2)2.3转喻能在理想化认知模型内操作
理想化认知模型是Lakoff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术语。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存储于大脑。理想化认知模型是对我们生活经历和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一个理想化的简约的认知框架。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相关概念和命题相互替代(部分代整体或其他部分)构成转喻。例如甲问乙“你那天怎么去机场的?”乙回答说“我招了辆的士”。其实有关“乘坐出租车”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里还包括“招出租车”、“上车”、“坐车”,以及“到达目的地下车”等一系列命题(子事件),而乙只不过是以整个模型中突显的一部分来激活,指称整个认知模型罢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eventICM)。理想化认知模型同样能很好地解释间接话语的同义反复句。例如妻子早上交代儿子整理房间,下午问丈夫“儿子把房间整理过了吗?”,丈夫回答说“孩子就是孩子”。关于“孩子”的“理想化模型”可能包括孩子的诸如“口无遮拦、没有自律意识、不守规矩……”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小孩性格特点的认知结构,丈夫的回答只不过是整个模型的一部分,在转喻概念层面,指称或激活整个概念喻或其他部分。由此看来,表面上答非所问的语篇,在转喻机制分析下有着深层的连贯[7]。
3关联理论与语篇连贯
关联理论是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把交际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指的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这就是说,说话人说话时不仅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目的,即“将隐含明示后面的意图明确起来”[8]。可见,交际的过程就是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改变,整个交际的进行就是人们依据认知语境对对方交际意图所作的推理。关联理论将言语交际看作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每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自动传递相关性假设,该刺激的关联性值得听话者对其付出加工努力,即同等条件下,认知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加工努力越小。关联理论建立在两条关联原则之上: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性)和交际原则(任何一种明示交际行为都应假定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由于关联原则反映的是人类认知系统中本能和潜意识的内容,因此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语篇的连贯性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有关,连贯性产生于听话人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对关联性的寻求,而衔接手段的目的在于制约话语的关联方式,从而减少听话者对关联性的寻求过程中所付出的认知努力。Blakemore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基础之上对语篇连贯的认知模式所做的探索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观点,连贯涉及语境。在认知模式框架中,语篇操作中的语境至少涉及两个方面:1)通过各种信息输入的信息,包括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等等;2)这些输入信息激活大脑中相应的语境知识,并向语言系统传递信息,由此成为语言系统的输入。语篇所描绘的事件和情景的线性排列会激活语篇接收者的心理操作,并以此还原或创造连贯关系。语篇的连贯性是听话人的理解创造了语篇的连贯性。比如:
(5)[ZK(]A:Whatdoyouthinkofmydress?
B:Thecolourisnice.[ZK)]
例(5)两句的连贯在概念中涉及两个部分:1)“女装”(dress)和“颜色”(colour)是直接连接的;2)问题的回答可以是褒扬的(Itlookspretty和Itiswonderful等),也可以是批评的(Itdoesn''''tlookpretty或Itlooksfunny等)。但问答之间却没有像mydress和it之间那样连通。由于“女装”是实体,“颜色”可以是实体的一种性状,两者可以是连通的,因而dress和colour也是连通的。由此看来,对语篇连贯性的理解涉及语篇接收者将语篇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认知推理。
4结语
语篇连贯是语篇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但传统的研究主要在语言的内部从语言结构或形式上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取向对语篇进行分析。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内嵌于人类的全部认知能力之中,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外部来探究语篇连贯的深层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隐喻、转喻和关联理论等对语篇的连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可以丰富语篇分析的角度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33.
[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9.
[3]严世清.语篇连贯的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1999:(3):11.
[4]王寅.语篇世界的认知世界的分析方法[J].外语学刊.2005:(4):4.
[5]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Chicago[M].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164.
[6]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4:(2):23.
[7]F.Ungerer&H.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14-116.
[8]DanSperber&Deirdre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