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文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特征,它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丰富、复杂,而后者简单、概括。这些差异准确地映射出其背后的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隐蔽在汉英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深层文化分别是由等级观念造成的长幼亲疏尊卑分明的中国文化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带来的人人平等观念的西方文化。
关键词:亲属称谓;等级观念;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Abstract:Kinshipsystemsareauniversalfeatureoflanguage.Theyarethelexicallyidenticaltermsanduniqueterminologicalsystemslabeledwithadistinctivesocialandculturalnature.Indifferentsocietiesandcultures,theremustbedifferentsystemsofkinshipterms.Behindthevast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kinshiptermsaredifferentsocialstructures(hierarchyvsequalit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powervssolidarity)andvaluesystems(collectivismvsindividualism)oftwodifferentcultures.
Keywords:kinshipterms;hierarchy;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
一、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比较
1.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
亲属称谓是所有社会所共有的语言现象,但是组成称谓系统的要素会因社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构成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要素明显要多于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见图1、图2)。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庞大的系统,不仅有辈分、性别的区分,还把年龄的大小、父系母系以及血亲姻亲严格区分开来。而在英语中,由于缺少了“年龄”、“缘类”和“父母亲属”三个系统,其亲属称谓系统就简单得多,能够构成的亲属称谓语也少得多。就以辈分系统中的中辈为例,汉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复杂与简单可窥见一斑。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汉英称谓系统中只有父亲——father,母亲——mother的意义是等价的,因为它们的构成要素相同。而英语称谓语uncle和aunt在汉语中没有一一对等词,因为它们的构成要素少,既没有长幼之别,也没有父系母系、缘类之分,分别可以包括汉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和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
2.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特征
①汉语称谓系统的描述性与英语称谓系统的概括性。汉语称谓系统具有高度的描述性,复杂、细致、严格,对不同类别的亲属关系分得非常细致,区别非常明显,对每一类不同的亲属根据辈分的大小、年龄的长幼和关系的亲疏赋予不同的称谓,形成了数目繁多的亲属称谓词语。据统计,现代汉语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由此而来的是汉语称谓语所指的唯一性,即任意一个称谓语都指称唯一的一种亲属关系,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以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堂哥”这一称谓词至少告诉我们如下信息:男性、平辈、父亲亲属、年龄比自己大、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堂哥”的所指就非常明确。
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不然,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单、笼统、模糊,只有核心家庭内部的四个称谓father、mother、son和daughter是描述性的,有明确唯一的所指。其他称谓概念比较模糊,所指不确定。有的不分长幼,如:brother(哥哥或弟弟)、sister(姐姐或妹妹);有的不分父系母系,如:grandfather(父系的祖父或母系的外祖父)、grandmother(父系的祖母或母系的外祖母)。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只有一个称谓cousin,不分大小、不论男女、更不管是父亲的亲戚还是母亲的亲戚,它至少相当于汉语中的八个称谓(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②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在非正式的场合,借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与称呼者没有亲属或亲戚关系的人,这在中国文化中是被普遍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语用规则。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常以亲属称谓来称呼。但在选择何种称谓时,必须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地位以及与称呼者的关系远近等因素。比如对长辈可以尊称“大爷”、“大妈”、“大叔”等,对同辈或年龄相仿的人称呼“大哥”、“大姐”、“大嫂”,对比自己年幼的称“小弟弟”、“小妹妹”。人际交往中,运用恰当的亲属称谓语,能够缩短说话人和说话对象之间的距离,能使交往、交际顺利进行。
在西方社会,家庭成员之间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子女对父母、孙子女对祖父母也是这样。在社交场合,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
二、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1]。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西文化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的具体体现。
1.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与平行/平等格局
在古代,中国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的农业文化(或大陆文化)特征。人们靠土为生,发展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居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或外延家庭extendedfamily),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组织。宗法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等级社会,这样的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的秩序为根本[2]。宗族内,由血缘和婚姻形成的纷纭复杂的亲属关系,不仅仅只表示血缘和姻缘的关系,还是地位、权威和距离的象征,必须严格按等级区分,也必须要从语言符号上加以明晰[3]。繁杂的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由此产生。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特别注重长辈与小辈、父系与母系、宗亲与姻亲、年长与年幼的分别。同辈分的要按年龄大小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使用非对等式称呼(asymmetrical),于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而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以示尊敬。对父亲兄弟的子女称呼“堂哥/弟/姐/妹”,而对母亲兄弟的子女则称呼“表哥/弟/姐/妹”。“堂”和“表”表明了内外有别,关系亲疏。这些都是差序格局的宗法社会的真实写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地发展了商业经济,创造了西方社会的商业文化(或海洋文化)。从事商业活动的希腊人很早就摆脱了血缘纽带,发展了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民主平等的契约社会。商业经济决定了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的结构模式,即家庭中只有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家庭成员少,亲戚也分居在不同的地方。这种松散的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也随之简单,日常生活中少量的几个称谓语就足够使用。契约社会不看重血缘,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重视个人,强调人人平等,在称谓上也就不讲究宗亲与非宗亲、上下辈分和长幼的区别了。最能反映这种平等的社会格局的称谓词就是cousin,它涵盖了除brother和sister以外所有平辈之间的亲属关系,没有长幼之别、内外亲疏,甚至不分男女。
2.人际关系:权势性与一致性
人际关系是一个社会和文化区别于另一个社会和文化的最为突出的一部分[4]。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普遍存在的权势性和一致性关系。简单地说,“权势”是指上下或尊卑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而“一致性”则指平等的关系。
以血缘为纽带的差序格局的宗法社会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呈等级取向的不平等关系。同时,中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孔子儒家哲学的影响,儒家哲学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伦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绝对而永久的,其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汉语数目繁多的称谓词就是用来梳理清楚纷纭复杂的家庭人际关系的,以明确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反映不平等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尊女卑的典型例证就是称谓词“外祖父/外祖母”(母亲的父母)和“外孙/外孙女”(女儿的子女)有别于“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和“孙子/孙女”(儿子的子女)。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而女性是外人,处于从属地位。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1]182,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
3.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
价值观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5],深藏在文化的最底层,但是可以由语言等表层文化体现出来。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各自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崇尚家族关系,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大家庭,和集体融为一体。在这个家庭集体中,为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必须克制自己,遵循家庭伦理。不仅如此,还把这种家庭观念延伸到家庭以外的社会,把个人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自然地,对家庭以外的人也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与之相反,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
显而易见,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特征,它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具有描述性,丰富、复杂,而后者具有概括性,简单、笼统。这些差异准确地映射出其背后的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隐蔽在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是由等级观念造成的长幼亲疏尊卑分明的中国文化,而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带来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孕育了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6]。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文化更是如此。如今人们摆脱了绝对化的群体取向和宗法观念的束缚,逐渐重视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人际关系趋向平等和谐。虽然主要亲属称谓语一直沿用,但它们只作为称呼而已,完全没有了中国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内涵。
①参见《外语学刊》2003年第1期张德禄的“符号的系统性与语言的意义系统”一文并作了适当修改。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61.
[3]张德禄.符号的系统性与语言的意义系统[M]//王菊泉,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10.
[4]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24.
[5]SAMOVAR,PORTER,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60.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