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英语语法教学和语境设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脱离语境的语法教学容易造成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分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结合语境理论,提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将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语言事实,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设计不同的语境,在语境中使语法知识的形式、功能和意义达到和谐的统一,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语法知识的灵活使用问题。
关键词:语法教学;语境;语篇;情景语境
一、引言
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即使学生已经能背诵语法规则,仍然不一定能在实际使用时正确的运用。Willis认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熟能生巧”这句成语并非永远适合语法教学。当学生做机械性语言练习时,他们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在语法形式上,可能看起来暂时掌握了所学习的语法结构。而一旦让他们用语言去交流,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时,却仍然不能表达正确。本文将从教学法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语法教学中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相统一的问题。
二、英语语法教学回顾
从十六世纪后期起,各种不同的英语“语法”开始出现,但都没有产生广泛影响。到十七世纪,在英国的法国教师开始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在英格兰的法国人,而且开始重视以拉丁语为基础的规定性语法,讲英语的发音、拼写、句子结构,英语教学从原来的拼音、文字转到了语法。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开始在欧洲盛行。在随后的十八、十九到二十世纪,英语语法教学法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纵观其发展历史,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方法。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是随着语言作为外语进入教学而形成的
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方法,也是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教学法,而且目前仍然被一些教师所使用。语法翻译法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和语言练习方式;以母语和外语的互译为主要学习活动形式;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并用母语进行教学和讲解。语法翻译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了英语的一些基本结构,但忽视了语法形式在自然语境中的交际意义和功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忽视了口语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以致学生在做试卷或作业时,能够把一个句子很正确完整的翻译过来,但一旦到了真实的语境中却不能灵活的使用语法真正的功能。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强,而听力和口语方面比较薄弱。
(二)直接法(DirectMethod)
直接法是十九世纪欧洲外语教学改革的产物,是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直接法认为外语学习者能够象学母语一样学会外语。因此,它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整句话整句话的听、模仿,然后反复练习,直到学习者养成语言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只用外语讲课,并利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手势等直观手段来呈现外语,避免使用母语。直接法在培养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忽视了学习者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直接法强调语法学习的习惯性,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地认识和运用语言规律,这与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并不相符。我国的学生缺乏充分的机会接触英语,难以完全让学生从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自然地认识和运用语言规律,这和儿童学母语或生活于英语环境里的人学英语条件迥异,不可同日而语。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Method)
听说法产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外语教学要从口语开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进行强化刺激,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听说法在课堂上不用语法来解释语言结构,认为语法知识会阻碍语言习惯的机械形成。听说法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听说是一种机械性的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言使用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地能力。
(四)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为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对外语的需要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以话语语篇而不是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吸收了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目前影响最大、最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交际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注重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笔头能力的培养,另外交际法没有处理好语法知识的教学问题:用意念功能范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语法知识,强调语法教学只学使用(use)、不学用法(usage),培养语法意识会影响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等,导致了语法教学曾经一度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又重新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思想实质上是在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理论框架之内,其主要教学原则和理念与交际语言教学的主张是相同的。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质上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地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因此其教学核心思想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完成社会生活中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教语法的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可以怎样用于达到交际的目的。认为语法教学不应该受到排斥,反而应该受到重视。
以上几种主要的外语教学法在外语教学的发展史上都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从它们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外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经历了重视—轻视—重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经过历史的检验,人们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不但应该重视语言规则、语法形式的教学,而且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准确的运用语法形式在社会中进行良好的交际,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二者兼顾的问题呢?
独雪梅: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设计
C.Kramsch提出了英语学习应以特定含义、环境差别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核心,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言教师即要教规范的语言,又要教不同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方式,因此必须兼顾语言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需要设计一种以语境为核心的教学法。
三、语境理论与语法教学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最先提出来的,Wegener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1923年人类学家Malinowski第一次较系统的提出语境框架,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这一概念,又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这一概念。伦敦学派的创始人Firth吸收了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把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并对情景语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者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Firth的理论,并在其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进一步完善了语境理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结合语言课堂教学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并认为在交际能力包括的四个参数中,第三个参数“得体性”与语境研究的关系密切。他对语境变量作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归纳为SPEAKING.。指出语境对于语言研究和使用的重要性。胡壮麟在“语境研究的多元化”一文中对语境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的“语境特征的二元化”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种。语言语境指上下文语境,即通过语篇来理解语义。非语言语境即情景语境,包括使用该单位的直接情景,作者和读者共同意识到的此前说过的内容,以及恒久的信念系统(即与该语篇相关的信念和预设)。
语法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资源,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是连接语音、文字系统与语义系统的枢纽。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语法规则的传授如果只是以词、短语、句子等静态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操练而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语法规则只会形成一个短期记忆,而且不能够活学活用,从而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如果将这些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语言事实,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设计不同的语境,在相应的语境中让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感受和发现语法规则,认识某一语法规则的具体使用情况,并理解其语义限制和使用条件,语法教学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语境设计
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已了解或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因此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所以在设计语境时,根据各项英语语法规则的自身特点并结合语境理论可以做以下几种设计。
(一)利用语篇设计语境
语篇是含有一定语境的各种语法形式的有机组合。因此语篇可以为语法规则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提供良好的上、下文语境。在语法教学中,一些语法知识如:时态、冠词的使用、主谓一致关系以及非限定性动词的使用等都必须处于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所蕴含的意义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理解。如以时态教学为例,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各种时态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句子的形式进行的,时态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往往是句子中出现的一些标志性的词,如:often,always,now,yesterday,justnow,bythetime等。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使得学生不能够全面的掌握某个时态的用法,而且也使学生不能够根据语义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具体的时态。因此不论句型操练多少遍,当一个具体的语篇语境出现时,学生们仍然不能够正确、熟练的应用各种时态。这样导致了语法规则的形式、意义及用法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如果利用具体的语篇进行时态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语境和大量的时态用法实例,也能够充分展示各时态之间用法和意义上的区别。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高层面上全面掌握时态的用法和意义。当然,语篇的设计和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做精心的准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语境
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特点,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为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教学提供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具体的情景语境。使枯燥、静态的语法知识变成有趣、立体和动态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法教学中,一些学生较难感知和掌握的语法知识,如虚拟语气在虚拟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假设情况的用法,由于平时接触和使用机会较少,很多学生会产生遗忘或者混淆语法规则的现象。再如情态助动词can,may,must,shall,could,would等,很多学生自认为熟练的掌握了语法书中的规则和意义,但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实际交际时,却经常因用词的不恰当而给人以语言不到位的感觉。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简单的动画或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短片,再现实际的交际场景,再配以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语境中去反复使用语法规则,体会、感知、比较和总结语法规则的用法和意义,从而达到完全掌握语法知识的目的。
(三)利用现实场景设计语境
由于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和场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来展开的,因此表面看似单调的日常教学事实上蕴含着鲜活的情景语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现实场景,根据语法规则的特点来设计语境。如祈使句和被动语态的教学就完全可以做到。以祈使句为例,祈使句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命令、指示和请求,也可以表示建议、劝告、欢迎、祝愿等意义。现代英语祈使句分为两种类型:第二人称祈使句,第一、三人称祈使句。第二人称祈使句以听话人you为祈使对象,you通常不表示出来。第一、三人称祈使句都以let为引导词,第一人称祈使句以说话人自己me为祈使对象,第三人称祈使句以him/them为祈使对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就完全可以利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再配合以不同的场景来开展情景教学。
五、结语
“精讲多练”是贯彻语法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语法规则是相对静态的,而语言的使用却是动态的,因此语法规则的传授不能仅仅以机械性的、枯燥的操练为主,必须使语法规则与相应的语言事实结合起来,设计一种符合语法规则特点的语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直观性的语言环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认识、感受、总结、练习语法规则,在不同的语境中使语法知识的形式、功能和意义达到和谐的统一,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语法知识的灵活使用能力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怡.英语语法教学探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S1).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Willis,J(1996).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
Longman.
[4]黄和斌,戴秀华.英语语法教学回顾与点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6).
[5]陈朝晖.关于英语语法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的认知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1).
[6]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Nunan,D.(1993).“Task-basedsyllabusdesign:Selecting,grading,andsequencingtasks.”InCrookesandGass(eds.),TasksandLanguageLearningIntegratingTheory&Practice.MultylingualMattersLtd.
[8]章灵舒.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信息[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9]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