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汉语习语欠额翻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汉语习语是一种富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汉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实际翻译中常会出现欠额翻译的现象。文章依据等效翻译理论,探讨了汉语习语英译中欠额翻译加以补偿的途径。
【关键词】:汉语习语;欠额翻译;等效;补偿
1.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习语更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广义上,汉语习语包括谚语、成语、俗语、典故、歇后语、楹联等,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之后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对习语进行英译时,译者既要保持原文的忠实、可信,还要保持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等特点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汉语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作品质量的高低,影响到英语读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影响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汉语习语翻译是汉译英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拟依据等效翻译的理论,就汉语习语英译过程中的欠额翻译及其补偿进行探讨。
2.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是中外翻译家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1]提出了动态对等,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1986年,翻译家金堤[6]指出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这就叫做等效或基本等效,这个目标应该是用于一切种类的翻译。
因此,可以说,翻译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原语基本信息和文化的传递,即让译语读者尽可能的了解原语所要表达的基本信息和语言文化。具体来说,汉语习语的英译应做到:⑴意义或内容的对等;⑵文化信息的对等;⑶形式上的对等。从此意义来讲,在译者掌握了两种互换语言各自的特点时,翻译的等效是可以实现的。
3.欠额翻译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族、宗教、思维方法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习语具有其特有的语义多重性和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难以避免出现翻译中意义和风格笔调方面的一些损失,欠额翻译也就在所难免。奈达[2]指出任何翻译都有义丢失,但必须设法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
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的探讨》一书中提到了欠额翻译。所谓欠额翻译指原语的词义内涵大于译入语词义内涵的现象。[4]
乐金声(1999)对欠额翻译下了准确的定义:欠额翻译……,它是译者无视译文的理解性与可读性,或过高地估计了译语读者的知识,以至于译文读者在译语中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所必需的信息,因为原语信息被译者忽视或被打了不应有的折扣。
4.汉语习语欠译的补偿方法
4.1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一般如果采用直译就能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和文化信息的就直译。如果不能译出原文意义,特别是不能准确译出隐含意义的就采用意译。一件好的译作总是既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4.1.1直译
汉英习语中有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不仅比喻意义和感情色彩相一致,而且连形体设喻也相同或大体相同,也没有很深的含义和难以理解的典故。汉译英时,可直接借用英语中的同义表达。
4.1.2意译
有些习语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无法保留汉语的字面意义和表达形式,只有牺牲原文某些形式上的个别因素,从而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深层内容,折射出其文化信息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意译为好。例如,生灵涂炭-plungethepeopleintomiseryandsuffering。
4.1.3直译加意译
有许多汉语习语往往包含两层意思:本意和引申意。这样的习语直译不能达意,意译又使文化信息丧失,因此需要直译加意译。如: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打破沙锅--问(纹)到底breakinganearthenwarepot-(lit)crackedtothebottom;(pun)interrogatethoroughly;gettothebottomofthematter。
4.2直译或意译加注法
加注法是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习语所需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从而既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蕴涵,又能确保原文意义或内容很好的传递给译文读者。汉英语言中都有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的习语。在不违背英语语言规范,并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或意译加注方法以保留汉语的文化信息或民族色彩,以向英语读者展示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3归化和异化
归化是以译语文化为归宿,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外国文本的特点。[5]采用归化法,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英语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很大程度上易导致习语中许多的文化内涵的丧失,从而使英语读者没有机会了解其中的深厚的中国文化。
4.4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译文中直接增补理解习语所需的相关信息。[3]例如,班门弄斧-showoffone''''sefficiencywithan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为了便于英语读者理解,首先在译文中增译了showoffone''''sefficiency,点明了班门弄斧的喻义,又增添了理解该成语所需的文化背景信息,即鲁班是一名mastercarpenter。这样的处理方法既简洁明快又兼顾了意义的传达和文化的交流。
5.结语
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不同的文化渊源和语言差异的汉语习语恰到好处的翻译为英语并非易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额翻译。绝对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的等效也是相对的,但只要坚持翻译是基本信息即意义或内容、文化信息和形式的传递,遵循等效翻译理论提出的总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等效论原则,并在实践中灵活机动,不断变换方法,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既准确地传达基本信息,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民族特色。因此,汉语习语的翻译是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文化上的等效的。
参考文献
[1]EugeneA.Nid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64
:159..
[2]EugeneA.Nid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o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0.
[3]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76
[4]陈金中.英语习语的欠额翻译及补偿.上海科技翻译[J].2008(1).
[5]黄亚慧.论汉语歇后语的汉译英的异化问题.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2006(1).
[6]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J].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