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西习语翻译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西习语翻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西习语翻译

[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写作论文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不同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几种有效翻译的方法,旨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清晰,易解的目的。

[关键词]习语语言文化翻译

习语是指在一种语言的漫长演变中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每种语言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习语,它们具备强烈的民族、历史和地域特征。从广义来看,习语包括固定短语、谚语、通常用语、谜语和名言警句,等等。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所有语言的习语能够最佳诠释其语言的特点,与此同时,习语的翻译又是最有难度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化背景旨在探讨以下问题:中英文习语的不同之处;中英文习语翻译的规则及方法。

一、中英文中习语的不同

1.比喻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必须考虑到一些因素,比如,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知识层面等。例如,中国人通常使用“雨后春笋”描述某事物的快速大量的发展。但在英语中,同一件事物人们用“bejustlikemushrooms”比喻。因为竹子不是英国当地的本土植物,即使“竹子”一词是外来词,英国人还是很难接受用竹子来比喻上述语意。

2.习俗的不同。最关键的不同点是对于“狗”一词的所持的态度。狗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献谄的动物,在汉语中有很多对狗含有贬义的习语。例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英国人生活中有很多含有狗的习语。例如,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Todogone’ssteps(跟某人走),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等。3.自然环境的不同。习语的诞生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风”是指“春风”。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其中的“东风”就指“春风”。但是,英国地处西半球,属于海洋季风气候,因此在英国刮西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因此,他们的“西风”来指代“春风”或“春天”。

4.宗教信仰不同。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

5.历史、文学典故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典故形成的习语,通常取自历史典故、传说及寓言等,具有历史性和强烈的民族特征并广泛传播于民间。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汉语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如Achilles''''heel(惟一致命弱点)、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以上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习语的不同,直接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相互使用上的难度。因此,译者必须掌握好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源语言和目标语。

二、习语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对于翻译原则,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著名僧人玄奘曾立下准则,即翻译对于百姓而言必须真实、易懂。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鲁迅尤其注重翻译的真实性。张培基则注重于翻译内容逻辑的一致和真实。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r强调“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意思都肯定了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以下笔者谈谈习语的常见翻译法。1.直译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有些习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含义,也因为人们相同的情感和社会经历,有些习语在中西语中含义相似或相同。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则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例如,“Goodluckwouldnevercomeinparis”(福不双至)、“Longhairandshortwit”(头发长,见识短)……

文学手法的翻译可以保留习语的比喻、民族特征和语言方式等特点,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读者熟知另一语言的基础上。

2.意译

意译指的是在掌握某一内容大概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流畅、自然的翻译,而不用过分注意细节翻译。意译也要注意原句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而不是自由的添加或删减。鉴于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保持原文比喻、形象的民族、地方色彩等。例如,“acatonhotbricks”(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与汉语“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有“非常狼狈、异常焦虑”之意,因此易于读者理解。但有时候时,我们无法保留原本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例如,汉语中的“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将该句直译成英语会使英语读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很难理解汉语的“风云”一词。如果译为“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则容易让英语读者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breakoutofthepotthatholdusin”被译为“打破这个把我们关在里面的罐子”,许多非英语的读者对于这句话感到困惑,因此译为“出人头地”更合适。

3.注解

严格意义上讲,注解不能够作为翻译方法解释,但它确实影响到翻译的内容。因此,当习语被第一次介绍给译入语时,注解起到关键作用。“叶公好龙”一词被直译为“LordSheh’sloveofdragon”,并注解为:“叶公很喜欢龙,在他住的地方画的、刻的都是龙。有一条真龙听说这件事后,亲自拜访了他,叶公由于惊吓过度而发疯。”这则注解起到了恰当的解释作用。

4.直译和注解的结合

虽然有些习语广为人知,但非本语言的读者不知道其来源。因此,有些汉语习语翻译时将直译和注解相结合达到保留原句形象的目的。例如,“theplannerwerebusybypassingtheGordianknot.”计划制定者为躲避戈尔迪之结——棘手的问题而忙得不可开交。

以上讨论到的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不同的习语有其特点、形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时应采取不同手法灵活处理。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各语言包含的习语丰富而多样。因习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不同,故传达的内容有差异,人们对于习语的理解容易造成困难,因而习语的翻译往往是个难点。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意译,注解等翻译技巧和原则,将原文内容灵活处理,相互补充和完善,紧密联系习语的文化背景,回归原文内容以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JinDi,EugeneA.Nida.OnTransl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J].中国翻译,1999.

[4]宋德胜.(圣经)故事与成语典故[J].英语知识,2000,(12).

[5]吴平安.源于莎士比亚作品的英语习语[J].英语知识,2000,(6).

[6]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7]褚雅芸.也谈典故翻译中的欠额翻译[J].中国翻译,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