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目标,并分析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关键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从而探求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和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重点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类型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类型的阶段过程,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面临的教学条件在发生着改变,我们的教学也应该面临着相对应调整和改变。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要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具备大量的实践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比如能熟练地应用英语在未来的职业上从事英语翻译或管理等工作。当前是国际化的时代,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看重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教育部要求高校的英语教学与高校的实际发展相结合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培养具备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普遍单一

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关系着教学发展的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是大多数高校的必修课。大学英语是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必修基础课程而存在。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英语基础知识的讲授。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方向主要是综合教程。并没有针对本校自己的定位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去构建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于单一,选择教材单一和落后,没有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难以调动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当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其在校园里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与岗位需求难以有效结合在一起,做不到学以致用,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根本得不到提高。

(二)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大学英语教学还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和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数以万计的单词、复杂的语法规则无不让学生对之望而生畏,同时,现在的学生还要面临各种考试的压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只会把学习英语当作是一种任务和负担,而不是需要和享受,这些问题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中出现效率低下和“哑巴英语”的主要因素。教育学家已经指出,获取知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应该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通常以教师翻译讲解为主、讲课文和练习的单一、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基础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固守于教材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选择学习方式,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发展不利。

(三)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传统的考核评方式以笔试考试为主,比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专业英语等考试,这些考试的结果往往成为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核心标准,导致学生和老师常常以考试为导向,重视对学生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是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的根本原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和实际的应用严重脱节。等到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

(四)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订计划,分析学生需求,制作课件,辅导学生,课后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师德和专业能力建设也是我们需要提高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缺乏知识渊博,能力高的英语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扎实且具备从事教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教师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参加培训,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重视课程设置多元化

在当今世界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已成为世界文化、经济、科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好的体现英语的重要性,结合学生所选专业更好的提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足世界各行各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不应该只定位为通识教育类型的基础英语,各高校更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特点设置出具有专门用途英语定位的大学英语课程,为将来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这也符合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专门用途英语。将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在将来的岗位上得以真正的应用。这样的课程结合专业的专业化英语课程可以在大二实行,比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计算机英语,医学专业可以开设医学英语等。这样特色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于所选专业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仍然以单一化知识教授为主。所有知识都是围绕教材展开,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班型过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以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全面照顾,很难达到培养个性化人才要采用小班授课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级管理;其次,要与时俱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延伸学生的课堂学习,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再次,教师应当主动学习目前的主流的包括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开发网络资源,可采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等的应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考核方式评定改革

目前,所有的英语学习到最后都是为了考试,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烙印,这样的培养方式的最后只会导致学生只会做题不会思考,只会考试不会交流。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提高。考核评定改革,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创新能力、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有主次的考核,引导学生发展为全面应用型人才。为此形成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的英语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在我校,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试成绩,口语测试成绩,这些方面占期末总成绩的50%,也就是平时上课态度不认真,期末笔试卷子即使考了100分也很难及格,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平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终结性评价则是指期末考试,也就是笔试,我校终结性评价占学生期末总评的50%,如果所占比例太低则没有考核意义,同时能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

(四)加强英语师资力量

虽然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大学英语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科研能力都是影响教师素养的因素,而教师的素养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不可或缺的。在我校,非常重视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去参加专业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鼓励英语教师主动出国放学深造,提升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重点研究课题,称之为“师资培训”或“师资发展”。其次,为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建立考核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奖励措施也是必要的。这些措施对加强学校的英语师资力量都具有重大作用。

(五)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国际化理念越来越普遍,单纯的学术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英语技能以及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社会在改革中不断地发展,英语教学改革也应顺应社会发展不断的变革才会进步。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急缺的人才类型。大学英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可以将大学英语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能只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准,单单局限于书面英语,反而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树光.201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英语广场,2011,(04):108-109.

〔2〕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J].外语界.2002,(05):10-16.

〔3〕黎兴桥.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95-97.

〔4〕张建梅.独立学院大学公共英语结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四川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5):99-100.

作者:雷宝娟 单位: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