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解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后方法理论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在这一思想下,英语教学的开展需要遵循特殊性、实用性以及可能性原则。基于后方法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教学目标“功利化”、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教学评价“理论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弱化感知错位、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师生互动以及注重社会关联等策略进行解决,从而构建出更具实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关键词:后方法理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学模式
后方法理论是在基于语言教学提出的新型概念,而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后方法理论并不是从“方法”角度进行探究,而是集中于对语言教学的综合性考虑,其中包括学习机会的创造、师生互动的强化、语言输入语境的营造等多个方面。特殊性、实用性与可能性是英语教学在后方法理论指导下的使用原则,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而后基于自身与学生的特征来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从这一层面分析,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理论上的无限化与具体化,这对于英语教学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后方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一)特殊性原则
基于特殊性原则,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突出“灵活性”特征,即要摆脱教学方法的桎梏。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十分重视对外来教学方式的借鉴,但同时也存在借鉴“过头”的现象,比如在交际法的影响下,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会全程用英语进行教学,但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会让他们进一步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在教学中形成消极学习的心理[1]。在特殊性原则的指导下,教学方法的采用要考虑到多方面内容,比如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特征、具体的教学环境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特殊性原则要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因为在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才能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二)实用性原则
实践验证理论,并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实践验证理论的过程是漫长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两者通常是处于“分离”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论的提出者与实践者并不是同一人,而实践者在根据相关理论使用教学方法时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对于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来说,通常会被已经存在的教学理论束缚思想,从而在教学中难以基于教学实践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在后方法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探索教学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得到针对性培养。实用性原则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离问题的关键,这要求理论家与一线教师要从实践中进行理论总结,从而使教学理论更具指导性。
(三)可能性原则
在可能性原则下,英语教学应该尽可能扩大开展范围,不能只集中于某几个方面,而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大范围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基于自身兴趣构建教学内容,而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反应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也要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从而在教学中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来适应“潮流”,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内容的关注度,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关知识[2]。可能性原则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表现在促进教学方式多样性上,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并对自身以及学生需求给予足够关注。
二、基于后方法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问题的探析
基于后方法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存在问题。
(一)教学目标“功利化”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通常是以满足各种考试为基准,比如大学英语的四六级、托福以及雅思等,这造成大学生在听力教学中主要是以训练答题技巧为主,目的是在听力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听力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会因为听力内容的单一枯燥影响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从而对学习英语造成极大阻碍。听力训练讲究由易到难,最开始是以简单对话为主,而后会逐渐变得复杂,慢慢地达到听懂简单新闻内容的程度,而难度更高的当属专业领域的英语内容,如果教学目标太过“功利化”,就会打乱学生听力训练的程序,并且会让在考试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能力产生错误判断,从而阻碍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
在听力训练中,需要对听力内容进行筛选,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到与自身听力水平相匹配的听力材料,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听力水平的提升[3]。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随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很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听力培养,造成他们的听力水平较为低下,但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仍旧是以既定框架开展听力教学,从而让很多大学生因难以适应而表现出退缩思想;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很多听力内容仍旧是“老生常谈”,并没有紧密结合当前时代,而这极大削弱了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兴趣,从而对听力训练造成不良影响。
(三)教学方法“单一化”
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经历了多次教学范式改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旧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以及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所导致。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也基于听说理论、交际理论等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但由于太过依赖理论而造成英语课堂呈现出“两极分化”特征,比如教师在采用交际教学法时,会因为全程使用英语让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却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处于这样的“泥淖”中难以自拔,而为了教学成绩,英语教师仍然会选择最为“稳妥”的“语法翻译法”,从而使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持续存在。
(四)教学评价“理论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对教学成果进行评判,从而为教学改进与调整提供依据。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的“理论化”特征仍旧没有得到良好改变。首先,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类型得到了丰富,加入了过程式评价、诊断式评价等类型,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这些方式的应用“机械固定”,完全遵循理论而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其次,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局限在小范围之内,而这样会造成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跨文化交际会成为主流,如果学生的听力水平得不到切实提升,其他方面的培养就会徒劳无功。
三、基于后方法理论构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一)弱化感知错位,提升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追求统一,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制定,并且要通过良好互动来弱化感知错位,从而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更加理解,比如有的学生听力水平较弱,可以选择简单的听力内容进行训练,但是在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训练方式与训练态度及时掌握,如果学生仍是以应付考试的方式与态度来对待,则需要做出及时指导与调整[4]。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反馈”的习惯,当学生在听力训练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而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听力材料的难度,并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从而让学生能在与自身听力能力匹配的训练中逐渐获得提升。
(二)深入了解学生,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应该得到贯彻落实,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学生进行选择,而不是束缚在既定的教学框架内。在后方法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达到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以及范围足够大等目标,而这需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比如有的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找到与此相关的听力材料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借助学生的兴趣实现听力能力的提升;有的学生因性格内向而在“听说”方面缺乏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对话性强的听力内容,并让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复述。教学内容的“精准化”是切实提升学生听力能力的重要保障,这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与准备教学内容方面投入更大精力,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切实发挥作用。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想要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尝试与创新,并结合教学实践开发更具实效的教学方式。从目前情况看,英语教学领域中充斥着多种多样的教学理论,但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应该理性地应用这些理论,而不是一味遵循与照搬,这样才能摆脱教学理论的束缚,从而在教学中更具主动性[5]。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类型,会因为语言的“交流”性质而要求英语教学中充满互动,具体到听力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放”学生“听”的固化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听力材料中的“对话者”,然后在对话中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与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通过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比如“语法翻译法”的“严谨性”可以与“交际法”的“交流性”融合,使学生的发音、听力等更加精确。
(四)注重社会关联,突出教学评价的“实践化”
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在使用过程式评价方式时,除了要将学生平时的听力成绩作为指标外,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听力训练方式与态度,从而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在终结性评价中,评价内容的选择要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比如可以选择反映社会就业态势、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听力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更真实地呈现学生的听力水平,还能引导学生增强对这些实用性知识的关注度,从而为未来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评价要从“理论化”向“实践化”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使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萍.以听力能力为目标构建大学英语融合式教学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9(23):129-130.
[2]张瑾.“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自主发展[J].江苏高教,2018(1):49-51.
[3]吕岩.后方法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5-27.
[4]沈丽娟.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研究十年回顾[J].文教资料,2016(16):180-181.
[5]焦伟云.基于后方法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戚博蕴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