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印象派绘画艺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印象派绘画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印象派绘画艺术

内容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派印象派画家艺术特色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不气馁,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了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及后印象派画家凡·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不仅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而且影响了整个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要自然生动多了。

二、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三、印象派的色彩

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整个美术史的绘画作品全部打开,你就会发现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都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在印象派之前的色彩与线条之争,也就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争,就已经说明色彩在向古典艺术进行了挑战。印象派的色彩实际主要是研究条件色,谈条件色必然要涉及固有色,固有色简单说就是“物体本来的颜色”,是达·芬奇在他的画论里的“真颜色”概念。其实,条件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被达·芬奇观察到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你如果将一球状物体安放在一群物体之间,使一面受阳光照射,另一面是绿色或其他颜色的墙,也受阳光照射。承托它的地面红色,两侧面黑色。这样,就可见物体的本色之上已渲染各物的颜色。发光物的颜色最强,被光墙照射的颜色次之,阴影居第三……”[1]据记载,中世纪的科学家维泰罗就已经观察到光在折射下的色散现象,就是说他让白光通过六角形晶体产生了有色光。[2]这比文艺复兴要早二三百年。我们从达·芬奇的作品中难以见到条件色,是他与印象派所见的物象色彩不一样还是作为观察者的眼睛有某种“基因变化”?看来画画虽然是用眼睛观察,但观念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观念的牵引下,眼睛是有选择地分辨颜色,而不是简单到看见颜色。马奈则说:“早在100年前,委拉斯贵支就进行着印象主义画家们所进行的探索——向色彩的奥秘进军。”[3]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要素。印象派画家们打破一成不变的“固有色”观念,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那种受一定的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的颜色。

经常被援引的一个有关印象派画家与光的故事是:1867年,莫奈画《草地上的午餐》,肯定是在室外阳光下来画,用写生的方式直接完成创作。全新的方法引来了已经成名的库尔贝,库尔贝看到莫奈为了在户外完成这幅巨作,不得不在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以便画上半部的时候把画放进坑底。库尔贝奇怪的是莫奈为什么没有动笔却停笔呆着,莫奈说:“我在等太阳。”在库尔贝看来,他完全可以先画别的地方,莫奈不同意,他说:“那样的话,色彩关系不对。”[4]莫奈曾反复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为了捕捉瞬间阳光下物象色彩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关系。

印象派画家一反古典画风棕色的“酱油调子”,画出了物体的环境色彩和色彩的相互渗透,他们精确地记录下了大自然里朝晖夕阳的万千气象。犹如现代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印象主义派要求画家们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实地记录下那些于特定时刻和特定地点知觉到的最小色彩单位。”[5]

四、印象派的“写”意

印象派的表现技法强调“写”,有一些类似中国写意笔墨那样的方法。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就是“书写性”,它的基本要求是“书写”有别于“描摹”,在书写中,对线的轻重把握和疾涩枯润是通过笔的运转所用的体力、臂力和腕力,通过提、压和拖,诉诸于画面各种痕迹。而印象派画家运用小笔触的排列,时而摆、时而刀刮、时而重叠、时而揉擦、时而横涂纵抹、时而积点成面等多种手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直接放到画面上去感觉和组合,并进行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的互补对比,使绘画性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这种“写”的作品,在当时的巴黎,许多反对印象派的人这样描述印象派画家,大意是说印象派画家拿起画布、画笔和颜料,漫不经心地涂上几笔,然后就签上自己的名字,正如智力不健全的人在路边捡起一些石子就自以为得到了宝石。这些人还认为印象派的作品不过是在3/4的画布上涂抹黑色和白色,其他空余处点上一些红色、黄色和蓝色,就算成功了一幅春天的印象。在我国也有“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入生”。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半”观赏。曾经有学生就说印象派的画怎么像没有画完一样,这说明学生没有理解印象派在笔法上的个性解放,没有熟知“写”的意匠和神采。

在第一次印象派展览后,当时的评论家勒鲁瓦在《喧噪》杂志上发表的攻击文章中,借学院派信徒文桑先生等人之口,把莫奈、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挨个攻击一番之后,接着写到:“现在来看看摩里索小姐!这位年轻小姐对于再现微小细节是毫无兴趣的,她要画一只手时,有几个手指她就画几笔,这样就算完事了。对一只手的素描要刻意求工的人们,是一点也无法了解印象主义的……。”[6]

五、印象派的主观精神表现

在印象派绘画出现之前,法国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画坛,都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所谓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占据统治地位。印象派从精神上是对立于古典传统绘画的,强调创新。创新在什么地方呢?风景、人物、裸体这些题材早已被前人画过几百年了,这些题材是不会触怒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他们不屑于像宗教和文学那样主题性地再现现实,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注重画家对于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于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的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的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因此,他们的创新主要在于画法以及对于题材的态度,其实,印象派画家并不是反对以自然为师,他们离开画室,采用小尺寸的画框和便于携带的油画布及其他材料,就是到大自然中去研究转瞬即逝的色彩变化规律,去寻找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自己的思想。

凡·高认为:“为了绘画,如果必须的话,我愿意永远忍受贫困。归根到底,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个人自己的安逸……走出画室到现场作画……直接根据生活创作绘画,意味着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些农舍里,像农民那样在田地里劳动;夏天要忍受太阳的酷热,冬天要不畏霜雪,而且要呆在户外而不是室内,不仅仅是出去散散步而是像农民那样天天如此。“[7]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他喜欢把很厚的油彩一笔笔涂在画布上,造成厚涂的结实效果。因此被称为是‘用手枪描绘的画’。”[8]高更关注思想,他说:“如果一个艺术家为画的和谐需要,他就有权随意使用色彩。”还说:“用来自人的生活与自然的某些题材作为依托,我通过线条与色彩的安排而获得的交响与和谐,并不表现普通字面上所说的‘真实’;它们不是直接表现思想,但是它们应该使人去思索。”[9]看来,印象派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很多相近之处,特别是关于“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自由抒发”,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面对大自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注重表现个人新鲜感受和最有生命力的直观感觉。

正如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从中世纪摆脱出来一样,“印象派”的出现,则标志着艺术家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从客观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等。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达·芬奇论绘画》,第12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古今数学思想》第一集,第245页

[3]《美术》2005年第6期,第109页

[4]《画布上的创造》戴士和著,第55页

[5]《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第165页

[6]《摩里索、卡沙特》第48—4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7]《凡·高书信选》,第286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

[8]《塞尚》,第1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9]《高更》第8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