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艺术创作灵感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灵感是一个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语。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往住帮助艺术家启动艺术思维,灵感有着偶然性、开塞性、亢奋性、差异性等特点才使得它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但是灵感也不是万能的,有了灵感还要经过艺术家的整理加工,把灵感融合在艺术品之中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
关键词:灵感;偶然性;开塞性;亢奋性;差异性
或许是喜欢书画的缘故吧,只要看到各种线条、丰富的色彩就想用它们画点什么,特别是心灵之弦受到拨动时,瞬息之间用线条、色彩表白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时,自己是最激动的,也是最快乐的。这个拨动艺术家心灵之弦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灵感,没有灵感,艺术家的创作源泉就会枯竭,艺术家就失去了创作的动力。但是灵感不是艺术,灵感要经过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来,它才成为艺术。
“灵感”一词首先出现于古希腊,由“神”和“气息”两个词合成。灵感的宝贵在于它迸发的火花。我国《辞海》(1989年版)解释“灵感”说:“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过程。即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思虑成熟而突发出来的创造能力。”这一界定牢牢抓住了灵感的创造性特点。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往往帮助艺术家启动艺术思维。那么灵感有什么特点使它能够帮助艺术家创造出有价值的艺术品呢?在我看来,有着其它心理现象所不能比拟的优点正因为灵感有以下特点:
一、灵感的偶然性。
灵感往往是期而不至,却可能不期而至,主体不可预料到它到来,更谈不上有意识地驾驭它了。恰如谢榛所感叹的:“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四溟诗话》)瓦格纳在《自传》中谈到,他在创作描绘莱茵河的三部曲时,一个开场调一直未想出来;不期某次乘船过海,午后微睡,梦中听到仿佛乐曲的激流声,醒后谱写下来解决了疑难。
当灵感来临时,诗人仿佛得到了神灵的帮助,能够毫不困难地赋予作品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诗人们都知道:在灵感中写成的作品,事后往往无须多加修改。它们的形式是那样完美,它们的结构是那样和谐,它们的韵律是那样美妙,一切都仿佛只能如此而不能是别一种模样,正像荣格所说:“它们好象是完全打扮好了才来到这个世界,就像雅典娜从宙斯的脑袋中跳出来那样。”这说明完美的艺术形式常常并非来源于外在的技巧,而是直接来源于灵感。许多诗人往往在技巧并不成熟的时候就创作出惊天动地的作品,而到了老年,技巧日臻圆熟,却再也创作不出那种天然浑成,不假雕饰的好作品来。[1]
灵感有时来有时不来,于是艺术家想出种种方法来招邀它。招邀灵感的方法也很可注意。意大利戏剧家阿尔菲那里(Alfieri)在听音乐时想象力最盛,他的作品大半是在听音乐时想成的。李白在饮酒时创作力最大,杜工部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语。美国爱伦·坡(Allenpoe)和英国德·昆里(DeQuincy)都借助于鸦片。法国的伏尔泰和巴尔扎克都借助于咖啡。卢梭有所思索,则露顶让赤热的太阳晒头脑。尼采要在散步时思想才容易涌现。中国的李长吉也有“驴背寻诗”的故事。欧阳修在《归园录》里说:“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尤可以属思耳。”这些招致灵感的方法、目的不同,有的是在提起精神,但是大部分是要造成梦境,使潜意识中的意象容易涌现。音乐、鸦片、酒、强烈的日光以及骑马、登厕都有催眠的功效。[2]
二、灵感的开塞性。
陆机在《文赋》中说:“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艺术构思中的突然“开塞”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的扩散与泛化使某些神经细胞脱离抑抑而产生。
在创作中,由于意识活动的惰性及知识经验的凝集性,使新形象很难构建。在灵感状态时,大脑各个部分的兴奋性均有所提高,使大脑机能系统的高度可塑性得以实现,并从而脱离原来思路的常轨。这种机能系统的可变性与可塑性是灵感的重要机制。正如刘勰所说:“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3]
灵感是突然迸发又倏忽而逝的,在灵感没到时就算你满腔热血也是无济于事。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艺术家苦思暝想要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来可是却设计不出来,最后当他在失望之时想起她以前流产掉的那个自己的孩子,突然灵感一现,他想起可以用自己帮未出生的儿子做的小木马作为原形来创造一个好的作品来,他的思路顿时开悟。或许真的如那句话:“有故事的人才能创造出璀璨的艺术品来。”以前所经历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如果不能忘记,不妨把它化成你创作的动力。当以前的一切化为灵感引发你心中点点涟漪,让你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那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三、灵感的亢奋性。
亢奋性,即柏拉图所谓“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此时作家往往精力充沛、高度兴奋、才思敏捷、浮想联翩,正所谓“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陆机《文赋》)。由于灵感是心灵深处迸发的创造性火花,意味着对日常自我的辉煌超越,因而总是伴随心境的亢奋,前人称之为“迷狂”。郭沫若曾自述经验道:“每当诗的灵感袭来时,就象发疟疾一样时冷时热,激动得手都发抖,有时抖得连字也写不下去。”据说《凤凰涅槃》是他一天之内写出来的,前一部分是上课时诗兴袭来的记录,后半部分是夜里忽来“意趣”,激动得牙关打颤时伏在枕头上完成的。[4]
任何时候,只要人摆脱了意识的羁绊或获得了某种特许,他就可能在特定的场合陷入这种高度亢奋的迷狂状态。酒神仪式、狂欢节、宗教游行,甚至精神病,都是在解除压抑或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发生的。
四、灵感的差异性。
在灵感状态的表现上,人与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有的人很少有灵感来“拜望”他,而有的人则有用之不竭的灵感。苏轼在《文说》中写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泊泊,虽一日千里无难。”诗人歌德曾多次指出,拜伦有着惊人的灵感。他说:“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被迫似的老是不停地做诗,凡是来自他这个人,特别是来自他的心灵的那些诗都是卓越的。他做诗就像女人生孩子,他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5]这个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生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够创作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而有的人就算再努力,他的作品也是一般般的原因。
在一个人身上,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灵感状态的表现。古代诗人江淹,在其青少年时期不乏灵感的表现,在其高官厚禄之后,他的灵感也就稀有了。唐代诗人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而在做左拾遗的时候他没有创造出不朽的作品来。
人类产生灵感的能力,随人的生理机能的发展而发展。据心理学家研究,在十八个月的婴儿身上开始出现灵感的能力,随生理机能的逐渐成熟,青年的灵感尤为旺盛。同样,它也随人的生理机能的衰退而枯竭。古稀老人,知识与经验达到某种“高峰”,但其灵感能力则十分鲜有。
灵感的来源很广,可以是记忆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所积累的经验将是创作时灵感的来源之一,当艺术家童年时父母亡故或离异、家道中落等的痛苦经验对其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6]
灵感虽然美妙,但也有其局限性。灵感在艺术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艺术思维的主干是形象思维,并且含有抽象思维成分。I·里布特说得对,灵感“并不能导致一个完美的作品”[7]。这首先是因为,灵感一般只作用于艺术构思的关节点,艺术构思过程还需要其他思维形式的参与,如英国诗人霍斯曼谈到自己的切身体验,一次他穿过一条街道的角落时,整整花了他一年工夫才完成。应该说,鸿篇巨制尤其如此。其次,艺术构思还须赋予意象世界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而仅从灵感中迸发出来的形象大多是粗糙的雏形,一般需要冷静的加工和完善。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当你从情感里去写的时候,有那么多思想涌进你的脑子,有那么多的意象涌进你的想象,有那么多的意念涌进你的心,以致字句成为不精确,不充分,不顺从,粗糙。”[8]比较一下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和闻一多的《死水》,就能见出托翁所言非虚。
艺术创作犹如高温炼钢,一是足够的优质矿石,另一是足够的高温。艺术家的知识、技能、熟练乃是艺术创造的“矿石”,而他的灵感状态乃是艺术创作得以完成所必须的“高温”。这两者的“巧合“方能制作出优秀的艺术品来。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既要好好利用稍逊即逝的灵感,同时也要对灵感进行整理加工,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来。
参考文献:
[1]冯川.文学与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80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1~192
[3]周冠生.文艺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97
[4]胡家祥.文艺的心理阐释[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45
[5]朱光潜.歌德谈话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64
[6]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5
[7]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文艺理论争鸣辑要(上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498
[8]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