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音乐欣赏对素质教育影响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音乐欣赏对素质教育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音乐欣赏对素质教育影响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素质教育艺术教育

加强青年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面向21世纪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呢?其共识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既牢固掌握专业本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高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基于上述认识,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倡导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艺术教育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英明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当前的教育状况是艺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开设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造成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以介绍音乐宝库中的精品为主要内容,最易于向“德、智、体”三方面渗透,并对“德、智、体”具有辅助和促进功能,使四育协调发展。它主要通过聆听和讲解的方式,如阅读分析总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是每个人提高自身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证明:音乐对人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获得与形成,有着极有成效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力是人才的首要标志。智力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智力素质包含多种内容:感知、记忆、想象、专注、敏捷等等,而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帮助获得的。无论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还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而非智力因素往往直接关系到科学家创造活动的效率、价值和成败。所以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素质包含多种内容,如意志、性格、理想、世界观、体质、美感等等。实践证明,音乐对这些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音乐欣赏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欣赏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的认识和理想,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

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音乐作品又总是具有一定社会的政治和道德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这些作品歌颂好的、鞭挞坏的,而欣赏这类作品,能帮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教育他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在优美乐声的感染下,受到美好、高尚的情感熏陶,使情感得到升华,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正因为音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工具,而实际上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

音乐作为一种感染力十分强烈的艺术形式,经常以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身心,陶冶人们的情操。如《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它是产生于抗战时期的一部最成功的音乐作品之一。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齐唱、轮唱歌曲。节奏鲜明轻快,音调铿锵有力,乐声此起彼伏,风格雄壮豪迈、生动活泼、乐观明朗,生动地刻画了活跃在万山丛中,出没在青纱帐里的抗日健儿的英雄形象。这一作品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给民众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号召大家奋起抗战、保家卫国,给予了人民无穷的力量。通过上述讲解,让学生在欣赏前就对整个曲子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为后面的欣赏打下了基础。在欣赏的同时,也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思想上受到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思想素质。音乐欣赏课的这一功效是抽象的道德说教、深奥的理论灌输所无法达到的。

(二)音乐欣赏课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

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会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在美感的作用下,人的情感会趋于高尚,进而引发出诸如道德感(包括爱国感、事业感、责任感)、理智感(包括求知欲、自信心)等高级情感来。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歌颂了他们真挚纯洁的爱情。尤其是乐曲的展开部,描写“英台抗婚”和“楼台相会”的情景。铜管乐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阴森可怕的大锣和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拉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由于封建礼教的摧残,一对青年男女无法摆脱即将降临的厄运,他们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倾吐了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切肤之痛。缠绵悱恻的音乐使学生在深切同情梁祝的同时,也对封建势力摧残青年的幸福和自由表示出极大的愤怒和憎恨!通过讲解和欣赏,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欣赏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美化了学生心灵,而且培养了他们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认识美、评价美、创造美的美感能力。

(三)音乐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

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深切地认识到,形象思维及艺术想象力,在科学事业上有着重要作用。而音乐长于幻想,正是借(转第69页)(接第53页)助形象思维的。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十分强调创造,鼓励创新。特别是在欣赏音乐时,必然引起联想和想象——一种带有创造性的人类心理活动。

德国伟大诗人兼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和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该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察和欣赏。”那么对待音乐作品也是这样。在音乐欣赏课上,切不要把老师的文字解释看得太死、太狭窄,而要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欣赏、去领会。但在关键时刻,老师要善于用语言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想象,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发展思维、创造思维的能力等得以不断丰富和增强。而且这种想象和联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思维活动自由驰骋,进而推动人的好奇心和创造欲。这种活跃的形象思维方式和能力,如果培植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就有可能开导科学家的想象力,进而诱发出无尽的科学幻想,促使他们勇于创新,甚至会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对音乐的爱好不亚于科学,是音乐启迪了他的灵感和信心,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由此就不难理解著名学者郭沫若所说的:“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了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四)音乐欣赏课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欣赏高雅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并能引导他们对美的追求,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欣赏低品位的庸俗音乐,会在潜移默化中腐蚀人的心灵,使人意志衰退,情绪低落,甚至会令人想入非非,宣传的音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有不少学生反映:“对于那些艺术价值较高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很喜欢,想接受,但就是听不懂,所以也就不去欣赏。”音乐欣赏课以介绍中外名作经典为主要内容。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及引导、启发,完全可以教给学生一把打开音乐神圣殿堂的金钥匙。一旦学生欣赏水平提高了,他们自己就可以分辨什么是健康、高雅的音乐,什么是低级趣味的、庸俗的音乐。所以对青年学生应提倡严肃高雅的音乐,以丰富其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从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在美学家看来,音乐是艺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艺术中的艺术,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类最高精神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从根本上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加以影响和指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自觉地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