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音乐高校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一个时期以来影视及新闻媒体广泛报道通俗音乐,使得通俗音乐在高校广为流行,通俗音乐成为了高校音乐的主流,如何让民族音乐走进大学并使之成为学校音乐流行的主流大,这是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后提出的思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走进大学调查报告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全民族的使命。一个时期以来影视及新闻媒体广泛报道通俗音乐,使得通俗音乐在高校广为流行,通俗音乐成了高校音乐的主流,让民族音乐走进大学校园并趋于主流,成为许多人的强烈愿望。
一、对民族音乐在高校的抽样调查
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程度我们在广西大学抽查了一百名来自各个学院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关于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中所处位置”的问卷调查。在这一百份有效问卷中,我们一定程度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接受情况,发现了民族音乐在走进大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及问题。这次任务主要是从各个渠道收集资料,重点探讨研究如何提高民族音乐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方法,旨在找到一条适合大学生提高民族音乐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
下面我们将首先分析“关于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中所处位置”调查的情况。
这次调查我们采用的是问卷的形式,共发放了一百份调查表,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该问卷采用了单选、多选和问答等题型,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其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及主观态度接受情况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
我们所抽查的这一百名同学分别来自广西大学的各个学院及各个年级,文科生有37人,理科生有63人(广西大学的理科生占多数),这些同学分别来自农村、城镇以及少数民族地区。
在民族音乐认知的选择题中,所得到的数据是让人忧心的。对于“中国民乐的产生”,没有一人选择“非常了解”,而选择“有点了解”的占了总数的42%,“不怎么了解”的占了58%。对民族音乐的整体概况上,选择“非常了解”的只有一人,“有点了解”占了总数的62%,“不怎么了解”的占了37%。
在问答题中,回答“中国民乐有哪些著名曲目?”和“中国民乐的演奏乐器有哪些?”这两道问答题时,很多人都做了回答,经统计回答率及正确率都高达90%。虽然数据喜人,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写的曲目及乐器都是类似的,而且都是平时熟知的那几个,如曲目方面,大多数人回答的是“《梁祝》、《茉莉花》、《二泉映月》”,乐器方面答的则是“二胡、笛子、古筝”。并没有多少人能说出其他的。
以上可见,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它反映了大学生对民乐认知的匮乏,间接反映了民乐在大学校园中的不被重视。
二、高校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态度
那么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主观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他们对民族音乐接受情况方面的调查数据。
在比较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上,有60%的人喜欢流行音乐,只有36%的人喜欢民族音乐,而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比较上,61%的人喜欢前者,只有39%的人喜欢后者。
在大学生活中,接触过民族音乐的占了87%,在问道是从什么渠道接触的(可多选)时,有51%人是从课堂接触的,另有42%和7%的人从外界媒体和朋友聊天中得知,其他原因的占了21%。绝大多数人接触民族音乐是自愿的,只有10%的人是非自愿。
在民族音乐的现状和发展上,认为蒸蒸日上的有9人,占9%;停滞不前的有52人,占52%;后继无人,渐渐消失的有39人,占39%。可见,目前的现状使大多数人对民族音乐的前景持一种比较悲观的态度。
在认为造成民族音乐难以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的原因上,有30%的人认为是“大学生主观上不喜欢,认为落伍”,51%的人则认为是“教育体制不重视对学
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而其他原因的占了19%。从被调查者列举的原因中,很多同学认为民乐需要较高的欣赏水平,大学生在鉴赏民乐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所以也缺乏相应的兴趣。多数也提到还因为是社会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还有的则提到了民族音乐本身问题,比如创新能力不够,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离现代人生活太远等。也有人认为,媒体对于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大家对民乐接触较少。
虽然目前的现状使得民族音乐无法在校园广泛兴起,但是对于“你认为民族音乐走进大学有必要么”这一问题,同意有必要的人数占到了94%。在说到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使“民族音乐走进大学”(可多选)时,选择率排在最高的是“举行民族音乐演出”,占59%,而“开课”占了52%,“组建民乐社团”占51%另外,“媒体宣传”占29%,“办讲座”占18%。
在“民族音乐要发展,必须解决什么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做了回答,总结了一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重视家庭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自身的主观意识,端正态度等等。
三、关于民歌新唱的态度
最后我们根据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都举办的这一情况设计了一道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选择题。它涉及到对“新民歌主义”的看法。如下:
在调查中,60%的人都表示赞成“改良民歌、包装民歌,用摇滚、电声、重金属、交响乐等现代音乐元素激活民歌,这种尝试,58%的人认为它体现了民族性,67%的人认为有利于民歌的传播,50%的人喜欢这种新民歌。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新民歌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四、如何让民族音乐在高校得到发展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其实大多数大学生也是渴望了解民乐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着比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对自身在民乐的传播及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对于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起来。
1、在媒体宣传方面,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以播出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大力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以“享受音乐•感悟人生”为主题词,其频道定位是,在欣赏性的基础上加大普及音乐知识的力度,为电视观众搭建一个了解、欣赏、认知音乐的平台。
2、在教育方面也有了重视,如北京市宣传部与北京市教委发起了“千场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而大学生的音乐教材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五、几点观点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我们一定程度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接受情况,发现了民族音乐在走进大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困难。也从同学们的问卷调查及交流中得到了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及困难的方法。总结如下:
1、是改革现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普及民族音乐教学,提供更多接触民乐的场所和机会,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2、是要提高媒体宣传的力度,对民族音乐进行适当的包装,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使民族音乐形成一种潮流,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全民意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3、是提高自身的主观意识,端正态度,提高对民乐的重视,发挥主动性,提高音乐素养,提高自身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4、是民族音乐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时代接轨,适应社会,贴近生活,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5、是重视家庭对民族音乐的教育,从小抓起,培养兴趣。
六、结束语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有着及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对华夏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它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什么时候民族音乐能重新辉煌起来,才算是华夏文化辉煌的开始,我想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在期待着,并在不断努力!在面对世界文化狂潮袭来之时,我们应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传承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