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校中艺术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校中艺术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艺校中艺术教育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了科技兴国、教育为本;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方针。办好艺术学校,抓好艺术教育,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生产的主体———艺术家、艺术人才,是我们崇高和神圣的使命。四川省艺术学校是面向祖国大西南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之一,艺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如何贯彻落实党提出的“素质教育”并培养“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是摆在我们每位艺校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须用实践来回答的问题。我以为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须作如下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为人师表者,必须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可以理解为对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加强各种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如戏剧院校培养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院校培养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等。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因为现代社会,360行,行行都或多或少地要涉及艺术,或读小说,或看影视,或听音乐,或欣赏舞蹈,都要与艺术发生关系。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加强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启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言而喻,在人欲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当然,作为当下的一名艺校教师,更多则是偏重于狭义的艺术教育,最终才是汇归于广义的艺术教育。不论广义和狭义,“艺术教育”这项职业,它都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对象)进行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还应该以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对象)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引领和示范他们通向未来的艺术殿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但凡综合素质高、人格魅力强的老师,学生(对象)对他都会产生一种既尊重又信服的心理倾向,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效仿。我们常讲的“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就含有教师行为规范对学生(对象)的有形无形影响成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说明教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正如有人说,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象)的学习习惯,感情培养和行为取向。

艺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生产实践前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是艺校主要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艺校功能逐步增强。艺校除了要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之外,还应使学生具备未来生活和艺术生产的能力,方能适应与时俱进的变化。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形势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须有相应的提高和增强,而不是“量”的堆积。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只局限和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教学做人相关的各个环节。只有教师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求知欲,以优秀的品格引导和示范学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艺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本校中专毕业留校担任教学工作的,只有少数教师通过进修取得了本科、专科文凭,其中还有只重文凭不重知识的教师。

除此之外,大多是中专毕业教中专,这种“先天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到“学高身正”,这给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思想、业务的全面提高。要根除这种现象,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必须从长期着眼,进行必要的经济和智力投资,对艺校师资进行分期分批培训、进修。例如,对一些艺术骨干可采取先自己投资在高等艺术院校去进修,并对进修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进修教师(除特殊情况外)的学习费用可在返校工作两年后报销。这样对学校的工作可带来以下优长:其一,可变教师被动进修为主动进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避免了一些教师借进修之名行休闲之实;其二,可使进修者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倍加珍惜,进而调动其主动性。办法上,可用“请进来”,如学校聘请高水平的校外客座教授来校作示范教学,艺校教师必须参加,课后还须及时研讨,总结得失,这样教师既可达到进修的目的,又可多快好省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又如,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学校亦可“走出去”,即组织部分教师到全国各地的兄弟艺校取经,其费用可采取“包干”和“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既可解决教学的单一性,又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再者,还可以开大课讲座,邀请校外社会知名学者、名流来校作学术报告,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学校亦可定期奖励为人师表突出的教师。

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增强,教师就应逐渐放手学生,有些强制性、被动性的课目,就逐渐变为自由性、主动性地任其发展,进一步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深交朋友,以“为人师表”的综合素质及人格魅力启发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仪表、性格、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意识等方面都能与教师拉近距离。课堂上,提倡“教学互动”,听取学生对教学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给学生更多一些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须注重以自己爱岗敬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品格,

身体力行的榜样为学生作出表率。

二、注意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近些年,由于社会影响和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校的学生大多是带着“明星梦”、“大腕梦”、“玫瑰梦”步入艺术殿堂的。许多学生家长也是抱着孩子将成为“未来之星”的美好希望把他们送到艺校来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条件。让他们明确,艺术家这个光辉的名字的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包括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方式,许多作品和艺术形象是由艺术家组成的创作集体共同来完成的。艺术家首先须具备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艺术家须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艺术家须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艺术家还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总之一句话,任何艺术家和明星大腕,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是一夜成名,一蹴而就的,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美好回报。辛劳结硕果,勤奋出天才。

据近年招生情况,也有部分学生是奉家长之命“要我学”的,这些学生家长是把艺校当成锻炼孩子增长“艺术细胞”的场所,至于能否学好专业并无多大关系。这部分学生,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独生子女,他们进校后不能正确对待学业,怕艰苦,光想成名成家而又不愿作艰苦的付出,在学生中充当“大哥大”、“大姐大”,打扮“前卫”、超群,举止不凡、“另类”,谈吐“帅呆”、“酷毙”,既影响自己学习,又给周边同学带来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些同学的厌学情绪和不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价值观,是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采用一些制度来约束纠正。第一,要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年龄大的同学要不厌其烦地以规劝为主,必要时“响鼓也用重捶”。对年龄小的同学则多以鼓励为主,肯定成绩、发扬优长,激发其好奇心,循循善诱地将他们的好奇心及聪明才智引上正道;第二,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厌学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和成绩的优劣;第三,培养他们良好的广泛的学习兴趣,并让其在愉快地完成专业学业的同时,也耳闻目染一些琴棋书画的艺术作品;第四,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并为学生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个人可行性计划,使之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学习并完成学业。

此外,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偏课思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艺校在“进出口”的把关上不够严格,致使学生偏学,教学重心偏移。如学校注重请专家教授加强专业教学而忽略文化基础知识的群体熏陶。其结果,今后势必要出现许多后遗症。鉴于此,笔者以为,首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明确现阶段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果综合素质的基础不打牢,将来“高”也高不上去,“精”也精不起来,“尖”也尖不到哪里。有不少同学这样错误认为:“我来艺校是学习艺术的,今后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文化理论之类学不学没关系”。这就要反复地给他们讲明一个道理:“演好一个戏容易,可要一辈子都能演好戏,这就要看你的文化修养了。”偏课的人,是不能做到“德艺双馨”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一、艺校领导要重视文化理论课的教学。据统计,每年学校专业课汇报、比赛演出花样繁多,而文化理论课的单科成绩展示却是空白。适当开展一些类似作文比赛、讲演比赛、知识问答来激发学生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其中的佼佼者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未尝不可?二、要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调整文化与专业课程比例。国家教委规定艺体类文化课比例不得低于35%,我校却大大低于这个比例。且有个别专业文化课全都安排在晚上进行,其收效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现象须作及时调整;三、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兴趣的办法。根据年龄大小、文化高低,分班、分组,不要“一锅煮”,也不要“一刀切”,要因人而易,因材施教。

三、关照学生成长的可塑性和脆弱性

当前,人欲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使人的精神变得焦虑不安。席勒早在18世纪时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分裂,“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冲突,在当代社会中变得更加尖锐突出。这种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所造成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人的精神空虚,找不到精神寄托和归宿,人们被分工所束缚,被物欲所掩没,人的创造性精神遭到泯灭,降低为只追求生理需求满足的动物,从而丧失了人的本质,孤独、荒诞、颓废、悲观弥漫于精神领域。这种社会氛围,在改革开放,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当今中国社会,得到了泛滥,这对成长中可塑性和脆弱性都很大的艺校学生影响甚大。艺校周边的社会和学生之间关系复杂,学生限于社会经历简单,辨别不清美丑善恶,经受不住金钱和物欲的诱惑,稍不注意很容易被掉进其中而无力自拔。学校周边的社会不良影响,常常让学校感到头疼,觉得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把学校和周边社会看作是两片磁铁,把学生看作是一块生铁,其结果会是哪边吸引力大,学生就会往哪边跑。这就给我们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个尖锐而现实的课题。

如何才能把学生都吸引到艺校这边来而不往社会那边跑,这就要求艺校从管理到教师,千方百计狠挖潜力,除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正确引导,还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化艺术娱乐设施,开展一些文化艺术活动,通过使用这些娱乐设施和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基本能辨别美丑善恶而不致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