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民族音乐欣赏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不容忽视。民族音乐欣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他们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探索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没有音乐系,也不招艺术特长生。学校有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全校的艺术选修课,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理论类的,如《音乐欣赏》;艺术实践类的,如《合唱艺术》《钢琴表演艺术》等。大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学习鉴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既要介绍西方经典音乐作品,更要重视民族音乐作品的鉴赏,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丰富和价值,提高审美能力,从心灵深处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为此,开设了一门《民族音乐欣赏》课,在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从而丰富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一、结合中国悠久的音乐史,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音乐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极为丰富,就传统音乐来讲,有民歌、民族器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五大类。虽然有部分同学对诸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民族音乐经典有所了解,甚至在中学也欣赏过。但是,有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音乐史知之甚少,这就像有的人知道《清明上河图》,但是并不了解美术史和创作的技法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显得知识面狭窄。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音乐历史非常重要。实际上,中国音乐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根据出土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可知,它们距今有八九千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证明了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想见,我们的先人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音乐艺术活动和音乐实践。又如,在湖北随县出土的400年前的编钟,被国外学者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上的铭文,使我们了解了很多失传的音乐信息。“它的出现,导致音乐学术界对先秦音乐史的彻底改写和对近大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整部中国音乐史的重新认识”。①对于古代中国音乐的历史,很多学生是不了解的,或者说是了解得不系统。这必然导致对中国音乐难有深刻的认识。以乐器来说,实际上每一件民族乐器都承载着漫长的历史和文化,例如古琴、二胡等等。每一部传统音乐作品也都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学生对此往往了解得非常少。通过音乐史讲解,学生有了更宽广的认识,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个乐曲或人物上。例如,欣赏乐曲《流水》,就要把古琴的历史进行讲解,甚至乐器的制造以及古琴所蕴涵的人文内涵都要进行分析,学生从而从宏观上认识到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对乐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把原生态音乐歌舞纳入到音乐欣赏教学中来
006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电视歌手大奖赛和当年0月举行的民间歌舞盛典极大地吸引了全国的观众,人们尤其对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歌舞没有经过繁复的雕琢和加工,是人民群众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和舞蹈是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源泉和基础,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民族音乐欣赏中,笔者有意识地加进了原生态歌舞的欣赏。在课堂上,学生对于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音乐特点、舞蹈特色等等。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当家乡的音乐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共鸣。记得有一场音乐会,当演员用粤语演唱广东传统民歌《咸水歌》的时候,广东的很多学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很多人对于少数民族的语言虽然不懂,但是对于演员(也是少数民族群众)贴近生活的表演完全能够理解。欣赏了原生态歌舞后,许多学生非常激动,有的学生甚至说:“太震撼了,第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迷人之处。”
三、模唱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经典旋律
很多民族音乐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旋律优美。有的旋律如泣如诉,如《二泉映月》;有的活泼热闹,如《百鸟朝凤》;有的典雅精致,如《春江花月夜》……再加上各地优秀的民歌,这都是上好民族音乐欣赏课的重要基础。音乐欣赏不是音乐技能课程,如钢琴、声乐等等,从本质上来它说是理论课程,是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美。但从教学上来看,单纯的讲解和欣赏是不够的,还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一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需要交流对音乐的体会;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旋律的模唱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导致不少学生乐理知识十分匮乏。笔者曾经在学生当中做过调查,很多学生都有迫切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机械地教授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课程又有一定的脱节。“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很有用的,但是它们毕竟属于手段,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对音乐的欣赏,把理性知识融会于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是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也是学习音乐知识的正确途径。”②为此,可以把音乐欣赏和乐理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模唱优秀的民族音乐旋律,学生不仅学习了乐理知识,还记住了优秀的旋律。既动了手(划拍、打节奏)、动了口(唱),又动了脑(记忆、感受音乐),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而且对欣赏过的内容(尤其是旋律)记忆深刻。这些都丰富了民族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
四、介绍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扩大学生的兴趣
民族音乐欣赏,除了介绍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精品外,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也要介绍。如《梁祝》《彝族舞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赛马》《春节序曲》《瑶族舞曲》等等,这些作品或者有优美的旋律,或者有着动人的故事,因此课堂效果是非常好的。除了这些作品,笔者有意识地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当今活跃在世界乐坛上的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兴趣。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以后从专业院校毕业的作曲家脱颖而出,有的甚至活跃在世界乐坛上,如谭盾、叶小纲、周龙等等。这些作曲家具有中国文化的背景,有的从中国专业音乐院校毕业之后又到西方继续学习音乐。他们的音乐往往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因素,创作的作品曾在某一个时期被称为“新潮音乐”。这些作品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如谭盾的某些作品。那么,这样的作品,是否要给学生做介绍,他们是否能够接受,仍然是未知数。但是,这些作品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作曲家的群体,我们需要对此关注。笔者把谭盾创作的一部作品《鬼戏》给学生作了介绍,让大家欣赏讨论。出乎意料,欣赏以后有很多学生对这样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作曲家运用许多“音乐形式”,诸如石头、水、奇异的人声创作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排斥感。有的学生甚至说“深受启发”。在随音响配备的作品介绍中,摘录了《深圳商报》《让莎士比亚与中国和尚对话——谭盾与乐迷一席谈》的一篇文章。谭盾在回答乐迷提问时曾经说道:“所有技术上的突破,也都是观念带来的……现在的音乐的优劣就是观念上的对比……”笔者认为谭盾的作品可能给了当代的大学生某些启发,他们可能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创作理念。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民族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只能是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优点是可以浓缩很多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还有很多形式可以作为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补充。
.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如选修一门民族乐器。学生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演奏技巧,了解乐曲的风格,逐步感受音乐的美。
.实地采风
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音乐文化。笔者所在的地区是潮州音乐的故乡,被有的专家赞誉为“绿色的音乐”。如果带着学生实地去采风,他们的感受肯定会更深。
3.现场聆听民族音乐会
记得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经对戏曲兴趣不大。但是有一次,笔者在剧场看了我们广东省的戏曲调演,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优美的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现场观众的热情,都使笔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以前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戏曲表演,不同之处在于剧场欣赏却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如果有时间和机会,可以现场听一些民族音乐会。作为教师,一定要多注意演出的信息,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把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让学生认识、了解、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注释:
①王子初,王耘.文物与音乐[M].北京:东方出版社,000年,第8页.
②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99年,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