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及学生就业的特点,构建符合艺术类高职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这对提高学生就业和竞争力有现实意义。
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特点
(一)职业选择灵活
艺术类高职学生毕业后灵活就业多,协议就业率低。造成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艺术类学生个性比较鲜明,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目的是便于跳槽;二是因为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主要用人单位类型为民营企业,这些用人单位愿意根据业务的多少决定员工的数量,不愿意跟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三是因为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自己开公司、工作室揽业务做设计,愿意做自由职业者。
(二)善于自主创业
艺术类学生性格独立,他们习惯于独立进行思考,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主创业意识较强。另外,艺术类学生自主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注册成立一家设计公司或设计室只需要几万元资金,可承担策划、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因此,学生更愿意自主创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艺术类高职学生一般在毕业阶段才有就业意识,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很多低年级学生,上学期间意识不到就业问题,到即将毕业时才急于找工作,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分析,对自己缺乏合理定位,能找到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跳槽频繁,离职率较高。
(四)择业功利化
大部分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只选择一线、二线城市及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就业,拒绝去边远地区工作。可见,在现实面前,艺术类高职毕业生重点关注的是个人利益,轻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择业功利化,缺乏奉献精神。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想
(一)设置专业教研室,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专门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服务于学院“高素质高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课程应注重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知识模块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和探索职业世界的基本方法,合理规划未来,把个人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职场适应能力,帮助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准职业人。
(二)明确课程的定位与属性
根据中共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文件精神,课程应定为公共必修课,面向所有的学生开设,由专职教师讲授,强调职业生涯发展与教育,包含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本门课程属性主要有三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经验课程。为保证课程质量,授课学时不少于38课时。
(三)设计艺术类高职特色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
按照教育部课程教学要求,需要深入实践,应将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思想动态等相结合,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要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实际,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数设计有艺术类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课程可由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模块构成,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三个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坚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依托课程中心网络课程平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践课程采取参与体验式,以兴趣驱动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三位一体”的课程范式注重教师教学信息推介、学生自我信息能力构建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四)加强特色教材建设
虽然这门课在国内开设时间不长,但课程教材版本很多,各种层次的院校都在编写,有些教材侧重就业指导,较为肤浅;有些是翻译国外的教材,不太适合我国国情;还有些是本科类的院校教材,不适应高职类院校。因此,需要尽快开发具有艺术类高职教育特点的特色规划教材,教材设计应以案例为主,以项目训练为特色,以知识学习为辅助。
(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应采用网络自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可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分享、社会实践与调查、模拟招聘、模拟创业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使学生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得到启发。
(六)建立全程跟进式考评机制
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全程跟进式考评机制。确立以“过程考核为经,成果考核为纬;能力考核为主,态度考核为辅”的指导思想,实行课堂考核、网络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全程跟进式考评。课堂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理论考核等;网络考核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长;实践考核包括实践过程考核和实践汇报考核。
(七)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之举。为此应逐步设置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培训,使其逐步具备职业资格。同时,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资源库由行业专家、杰出校友、创业典型、企业人士等组成,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
三、艺术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一)注重创业教育
由于艺术类学生职业选择的灵活性,善于自主创业,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创业教育。艺术类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升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创业能力,使其成为潜在或实际创业者的教育,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注重实践教学
为配合理论教学,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力争通过实践实现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实践教学要有教师精心设计实践选题并指导学生实施。实践项目包括生涯人物访谈,专家讲坛,观摩招聘会,模拟招聘,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意创业活动等,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与职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体会和感受职业氛围,在活动中认识自己,锻炼能力。
(三)全程化指导、全员化参与
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手,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始终。新生入学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其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和规划意识。二年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与相关政策,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掌握简历和面试的技巧等。通过全程化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并走好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四、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熟悉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的技能与方法,把握自己的职业前途,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作者:罗玲云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