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地缘性影响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地缘性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艺术地缘性影响

摘要:研究艺术的手段有很多,针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其角度也是有各个不同的维度,可以从时空、材料、方式、经验等不同角度去切入并阐释其研究成果。这些方法和角度是过去大家曾常用的,但如果我们寻找一条非常规不和逻辑的轨迹时,不只是在艺术或与艺术紧密联系的事物关系中去研究,而是宽展开我们的思维与眼界,用一个更大的空间概念“地理”进行一项跨学科的研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新视角、新事物将被发现。

关键词:地理;景观;当代艺术

在我即将开始论述之前,首先强调一下在“艺术”研究中,依托于空间、地理位置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历史依据,对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意愿。艺术发展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提供场所去实施并展开,从艺术与空间上去分析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理层这个不可或缺的空间因素。因为在不同的空间属性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及延伸影响也大不相同,不同的艺术意识形态及文化景观正是从中孕育而生的。同时,艺术形式的不同也是因为自身独特的语言,所处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各自的艺术标准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并阐释。艺术有着内在的地理属性使得艺术语言个性独特鲜明,从地理纬度去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地理景观背景下清晰的描述艺术内在的复杂意义。本文将从宏观的空间环境去把握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影响及分析意义,希望探索出不同空间范畴中蕴含独特、丰富的艺术景观,给予更多人可能性的解释,使得以往单调乏味的艺术研究能够从抽象、空洞的叙述中更加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重新建立文化地域认同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意义。

一、历史研究的角度意义

对艺术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大都通过以时间和历史作为主导,艺术史家和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潜移默化的被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当时间、历史的这个纬度被我们提出去解读艺术,这样的方法确实比较灵活清晰的论证了艺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不过,这样往往使得人们忽略了艺术作品中一些特定的地域观念,导致了一些误读甚至是对艺术产生了很多混乱的认识,大多是因为当艺术作品脱离了产生它的具体空间地理环境的解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空间”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地理空间”滋养艺术的真实土壤。这才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前提。因此,在解构和重构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空间的描述,论证为艺术融合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更具说服力,这会是当代艺术研究的又一核心问题。当福柯曾经在《关于地理学的若干问题》中写到“空间被当作是死亡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这充分的说明了,地理空间与时间历史相互牵制的平衡被打破,历史主导了地理,空间的概念被更强大的有关时间和历史的学说所压制。在人类社会化组织进程中,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将时空概念打乱,使得人类的认识模式和地域意识,陷入碎片化、模糊的漩涡当中。著名的地理学家戴维哈维提出了“时空压缩”的概念,揭释了世界内在的崩溃,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预示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压缩空间。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逐渐脱离了自然地理空间环境,过于对科技的信仰追求。

二、艺术史论研究方法的开拓

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在《艺术风格学》以五对基本概念作为标准来描述早期文艺复兴、鼎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三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认为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都是不同艺术家为之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术》讲述了艺术有着完全的自律性和自我完善性,是对自由创作精神的赞赏,预示着艺术开始静茹现代主义阶段。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构建了一种独立的历史链,形成了艺术在对视觉经验的复制和模仿这样历史演变系统上,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动态发展,贯穿整个发展脉络的图式与匹配的模式。形成国际主义风格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意识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正是因为追求纯粹的抽象的美学,传统的艺术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逐渐退出人们的意识导致的结果。在战争时期,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博物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伟大的杰作避免毁坏得到了保护。但是这样也同时造成了“无联系性”“上下文失语”,“原时空语境对于作品的重要性本来是追根溯源的,但因为时代的转变已经变得无可挽回,艺术就是艺术品本身,愿境意识完全被消解。当《艺术的终结》提出“艺术界丧失了历史的方向,由于艺术的概念耗尽,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将不会再有意义。艺术的时代已经从内部瓦解。”这样的言论轰动了世界,同时凸显了对早期建立的美术史研究格局和方法程式化、体制化的不满,缺乏对原地理语境的关联性不够。

三、当代艺术地缘性的思考

让我们重新思考对美术史的学科边界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为消沉的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拓宽新的研究视野。在后来的德国学者《艺术史终结了吗?》以往艺术史结构体系研究的范围过于限定、狭窄,掩盖了绘画的社会性及其作为符号的现实,杜绝了其他定义绘画的可能性。在“新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资源上应该是极其多元化和开放的,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倾向:一是艺术社会学,分析艺术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二是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广泛吸取各个相关领域的思想理论等,对艺术理论惯有的观念进行重新的解构、定义。在一系列的社会思潮如“后现代思潮”“女权运动”等刺激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被完全的消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文学艺术广泛的介入,文化不再只是一种知识,而是成为了一种行为方式。多元共存的后现代思维取代了过去二元对立的解构主义思维方式。著名学者詹姆逊认为通过一种宏观的文化视野去反观另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观照、渗透,才能被彻底地拓宽,获得对事物完整全面的了解。提倡夸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为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艺术研究的范围被拓宽,给学科增加了更多的活力,显示了在艺术文化研究中地理空间因素的重要性,推动了地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产生了环境艺术和其中重要一部分的文化地理,以及艺术地缘性的影响

作者:杭天月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