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大地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借助于大地和自然景观,设计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大地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景观,所以将其用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大增加了园林的可观赏性。园林设计师应对大地艺术的理念进行了解,对大地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有所肯定,还要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风景园林中大地艺术的设计。
关键词: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地艺术;运用
大地艺术符合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就是设计后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可以体现出生态平衡,使生态得到保护。本文主要针对现代风将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1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1.1开拓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思维理念
大地艺术改变了风景园林传统设计思维,使风景园林设计不局限于动植物,还可以借助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使风景园林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大自然,使园林的生态更加平衡,这也算是取之于大自然,用之于大自然,使大自然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这对于初次利用大地艺术的园林设计师来说,其设计思维已经打开了[1]。
1.2艺术化的地形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风景园林设计中往往地形很单一,或者不能很好地体现大自然丰富的地形地貌,大地艺术的运用,则有效改善了这一现象。大地艺术最善于借助自然,然后创造新的自然环境,所以可以在风景园林原来的地形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使地貌形式更为丰富一些,这样风景园林整体看起来也是有层次感的,艺术化后的风景园林和当地城市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统一。
1.3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环境场地恢复的影响
城市一般将风景园林建造在环境比较差的地方,以其能废物利用同时,改善此处以及周围的环境,在以往,风景园林设计面对这种环境时,改善效果是有限的,但是大地艺术就不一样了,第一幅大地艺术作品就是借助废弃工地设计创作的。所以将大地艺术运用到风景园林中,能使风景园林环境中的诸多要素都能与大自然结合好,使风景园林显现出不一样的生机[2]。
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
设计人员要想将大地艺术与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在一起,首先要对风景园林现场各种环境的实际情况调查好,包括气候环境、土壤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周围的社会人文环境等,只有摸清这些情况,才能对组成大地艺术作品的要素进行考虑,选择现场能被废物利用的东西,才能对相关的植物进行种类选择,使其既能适应现场环境,还能和现场环境的各种要素融合在一起,使风景园林整体呈现和谐统一关系,使风景园林的生态价值更大。(1)设计师在运用大地艺术进行设计时,可以在原来的地形基础上,进行人工设计,使风景园林的地貌形式能丰富多彩一些,能与实际自然对应起来,成为缩小版大自然。这样高低起伏的地形,使园林整体层次感更为强烈一些,在每一层,都对植被和石块形状进行选择,还要对每一层的走廊进行大地艺术设计,可以使其呈盘旋而上形式,还可以对具有不同地貌的某处进行总体设计,使其整体成为一幅立体图案,这样的多地貌作品既可以成为园林的象征,还能给人登高望远的机会。当人处于最高处时,就能将整幅作品尽收眼底,满目多彩的颜色,多样的地形,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官。(2)设计师要善于运用原来的植被、地形以及周围的建筑,将它们结合起来,在不使它们发生移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设计,可以根据某个主题设计图案,也可以根据它们表现出的抽象表象进行作品设计,使成品能由抽象变为具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植被的色彩进行选择,使其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人工的痕迹不要太明显,要让其显得自然一些,灵活一些,更能显得设计者独具匠心。(3)大地艺术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洁,简单的作品往往能使人视觉和身心放松,所以设计师要抓住这一点,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用简单的元素,简单的图形来体现作品。比如在巨大的草地面积范围内,设计螺旋状通道,无论是外围的观赏者还是螺旋中心点的观赏者,都会有种视觉错位的感觉,尤其是身处螺旋中心的观赏者,他们所受到的视觉冲击更为强烈,感觉自己像是处在漩涡中心,一不留神,就会被大地吸收进去,另外,草地是绿色,所以整幅作品的格调就是生机与活力[3]。
3结语
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大地艺术,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格调与观赏性。在园林设计中,就算就地取材,大地艺术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若是保证风景园林的艺术价值,还是要看设计师是否独具匠心,能巧妙利用现场多种元素,还能将其与大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大地艺术的理念,使作品更加自然。
参考文献
[1]刘楚佩.浅谈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110~114.
[2]毕迎春,张骏,王未.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123~21126+21130.
[3]刘聪.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实践[J].规划师,2005(02):107~110.
作者:么健旭 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